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704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电路控制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LED荧光灯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包括整流堆U2,整流堆U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串联有电感L1和电感L3,整流堆U2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感L4,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感L3连接有感性元件T1,所述感性元件T1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所述电感L1、所述电感L3和所述电感L4分别并联有用于抑制共振的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反激式变压器T2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降低电磁辐射的感性元件T4,所述反激式变压器T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4连接。采用滤波消除设计,抑制干扰,避免电磁辐射超标,达到降低干扰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
本技术涉及LED电路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LED荧光灯以质优、耐用、节能为主要特点,投射角度调节范围大,例如,15W的亮度相当于普通40W白炽灯的发光亮度,抗高温、防潮防水、防漏电。使用电压有交流110V和220V可选,外罩PC材质,灯头与普通白炽灯一样。LED荧光灯采用LED光源技术,寿命为普通灯管的10倍以上,无须经常更换灯管、镇流器、辉光启动器,光线柔和,光谱纯,有利于使用者的视力保护及身体健康,6000K以上的冷光源给人视觉上清凉的感受,人性化的照度差异设计,有助于人们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的LED荧光灯在电磁兼容EMI方面存在一些问题,EMI是指电子产品工作会对周边的其他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由于电子线路中忽略了吸收干扰的电路,例如,使用时会使收音机发出强烈的噪声,使电视机的图像出现横条干扰,影响收听和收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LED荧光灯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采用滤波消除设计,抑制干扰,避免电磁辐射超标,达到降低干扰的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包括整流堆U2,整流堆U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2端和电感L3的第2端连接,所述整流堆U2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感L4,所述电感L1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4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2端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为共模电感,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2端与第4端为其输出端,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1端与第3端为其输入端。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感L1、所述电感L3和所述电感L4分别并联有用于抑制共振的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反激式变压器T2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降低电磁辐射的感性元件T4,所述反激式变压器T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感L4连接。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括Y电容C14,所述Y电容C14一端与反激式变压器T2的二次绕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整流堆U2的负极输出端连接。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印制电路板外包裹有吸波材料。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感性元件T1的输入端并联有用于电压钳位的压敏电阻R2。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保险丝F1,所述保险丝F1串联在火线L上,位于所述压敏电阻R2前端,所述保险丝F1的第1端与火线L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第2端与所述压敏电阻R2的第2端连接。实施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滤波消除设计,通过感性元件和容性元件抑制干扰,吸波材料屏蔽,避免电磁辐射超标,达到降低干扰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部分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包括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通过贴片和插件方式安装有元器件。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流部分电路图,L与N分别用于连接市电的火线和零线,F1是保险丝,F1串联在火线电路上,当后级电路发生严重故障,产生大电流时,保险丝F1熔断,提供保护作用。R2为压敏电阻,R2位于F1后级,分别接在火线有零线之间,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U2是二极管整流桥堆,对交流电压进行整流。结合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电路原理图,电容C4为一次侧开关电流提供低阻抗通路,起到去耦作用,为使功率因数保持在0.9以上,需要C3、C4和C5的总和为较低电容值,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容C3的值为47nF,电容C4的值为100nF,电容C5的值为1uF。实现EMI滤波功能,本实施例包括感性元件T1、L1、L3和L4,电容C3,Y电容C14。L1与R1并联,L3与R3并联,L4与R4并联,L1、L3和L4两端的电阻R1、R3和R4可抑制输入电感、电容和交流输入阻抗之间在传导EMI升高时可能出现的任何共振。具体地,整流堆U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串联有电感L1和电感L3,整流堆U2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感L4,电感L1和电感L3的连接有感性元件T1,感性元件T1的输出端分别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电感L1、电感L3和电感L4分别并联有用于抑制共振的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感性元件T1为共模电感,感性元件T1的第2端与第4端为输出端,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1端与第3端为输入端,感性元件T1的第2端与电感L3的第1端连接,感性元件T1的第4端与电感L1的第1端连接,感性元件T1的第3端与保险丝F1的第2端连接,保险丝F1的第1端与火线L连接,感性元件T1的第1端与零线N连接,压敏电阻R2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1端连接,压敏电阻R2的第2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3端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芯片U1采用了PowerIntegrationsr的LinkSwitch-PH系列IC中的LNK406EG器件。该器件由集成控制器以及725V功率MOS管构成,用于LED驱动器应用,配置为应用于单级连续导通模式反激式拓扑结构,提供一次侧调节的恒流隔离输出,同时使AC输入保持高功率因素。二极管D1和电容C5用于检测峰值电压,此电压通过电阻R6、R7和R8转换为电流注入U1的V引脚,U1也会利用此电流来设置输入过电压或欠电压保护阈值。V引脚电流和FB引脚电流在内部来控制平均输出LED电流。U1的R引脚通过电阻R10接地,R10可选为24.9K欧,用于设置非调光模式,在非调光模式下,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对电源进行优化,保证在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输出电流。电阻R10还用于设置内部参考,以选择输入电压渐升和渐降过程以及输入过电压保护的工作阈值。电阻R8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堆U2,整流堆U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2端和电感L3的第2端连接,所述整流堆U2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感L4,所述电感L1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4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2端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为共模电感,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2端与第4端为其输出端,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1端与第3端为其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堆U2,整流堆U2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2端和电感L3的第2端连接,所述整流堆U2的输出端串联有电感L4,所述电感L1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4端连接,所述电感L3的第1端与感性元件T1的第2端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线L和零线N连接,所述感性元件T1为共模电感,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2端与第4端为其输出端,所述感性元件T1的第1端与第3端为其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L1、所述电感L3和所述电感L4分别并联有用于抑制共振的电阻R1、电阻R3和电阻R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荧光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反激式变压器T2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降低电磁辐射的感性元件T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祥宋娟刘中焱冉崇胜邓玉仓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先进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