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14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包括:承载筒、多个支撑柱、底座和环形板,承载筒为筒体结构,多个支撑柱平行于承载筒的轴线,呈环状设于承载筒的外周,与承载筒之间有间隙,上端延伸出承载筒的上端面,下端固连有多个连接块,连接块与承载筒连接,底座呈环状结构,设于多个支撑柱的外周,与连接块连接,底座的下端面低于承载筒的下端面,环形板可拆卸连接于多个支撑柱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能够将承载筒支撑起来,在加热炉内对承载筒内的物料进行加热时,使承载筒与加热炉不直接接触,达到内外同时充分加热,从而使整个料架上下及四周均有热量循环,提高了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
本技术涉及热加工装置
,特别涉及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
技术介绍
热处理炉是指供炉料热处理加热用的电炉或燃料炉,常用的热处理炉有箱式电阻炉、井式电阻炉、气体渗碳炉和盐浴炉等,通常使用连续式炉,物料从加料门连续装入,通过炉膛,从出料门连续卸出。目前工厂内使用的井式热处理炉在使用过程中,先将物料放入料架内,将料架放入井式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料架的作用在于避免了物料与井式热处理炉的直接接触,使物料受热更加均匀,现有的井式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通常是一个承载筒,加热时热处理炉直接与承载筒接触,进而将热量传递给内部的物料。但现有的井式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热量只能由外向内单向传递,无法形成热循环,使加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可以使物料内外侧同时充分加热,从而使整个料架及物料上下及四周均有热量循环。本技术提供了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包括:承载筒,为筒体结构;多个支撑柱,平行于承载筒的轴线,呈环状设于承载筒的外周,与承载筒之间有间隙,上端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筒(1),为筒体结构;/n多个支撑柱(2),平行于所述承载筒(1)的轴线,呈环状设于所述承载筒(1)的外周,与所述承载筒(1)之间有间隙,上端延伸出所述承载筒(1)的上端面,下端固连有多个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侧壁与所述承载筒(1)的底部外侧壁连接;/n底座(4),呈环状结构,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柱(2)的外周,内壁与所述连接块(3)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底座(4)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承载筒(1)的下端面;/n环形板(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多个支撑柱(2)的上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筒(1),为筒体结构;
多个支撑柱(2),平行于所述承载筒(1)的轴线,呈环状设于所述承载筒(1)的外周,与所述承载筒(1)之间有间隙,上端延伸出所述承载筒(1)的上端面,下端固连有多个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侧壁与所述承载筒(1)的底部外侧壁连接;
底座(4),呈环状结构,设于所述多个支撑柱(2)的外周,内壁与所述连接块(3)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底座(4)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承载筒(1)的下端面;
环形板(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多个支撑柱(2)的上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上部为弧形结构(6),所述弧形结构(6)的上端向靠近所述承载筒(1)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热交换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与所述承载筒(1)的筒壁之间固连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垂直于所述承载筒(1)的轴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鼎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