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震专利>正文

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及捻合加工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69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及捻合加工处理方法,涉及纱线捻合领域,包括底板、调湿机构与捻合机构,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调湿机构,调湿机构的右方设置有捻合机构,调试机构与捻合机构位于同一平面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化加工纱线,保证纱线捻合的质量,同时调湿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纱线的湿润度,减少纱线在捻合过程中出现断裂的现象,同时也能够减少纱线上的毛絮乱飞,提高纱线捻合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及捻合加工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捻合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及捻合加工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是用各种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纱,这些纱线可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地方,纱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的广泛,纱线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产品,比喻沙发套、绳索、布匹等等,这其中绳索就是一大代表,绳索是通过多股纱线通过捻合的方式制成一根相对比较粗的绳索,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其拉扯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其使用的寿命。纱线的捻合主要的意思是通过揉捏等方式使纱线相互缠绕在一起,捻合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现有的纱线捻合,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手动旋转,将多股纱线制成一股新的纱线,这种传统的方式使用非常普遍,但是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1)首先传统的纱线捻合加工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加工生产,这样需要人工具有一定的技能,大大的提高了成本的消耗,同时产能也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2)其次传统的纱线捻合加工处理方法在捻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导致生产出来的纱线质量差,并且这些纱线被运用到安全绳等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且传统的方法再制造的过程中会出现纱线上的毛絮到处散落的现象,因此生产的环境比较恶劣,影响人工的人身安全。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及捻合加工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所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底板、调湿机构与捻合机构,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调湿机构,调湿机构的右方设置有捻合机构,调试机构与捻合机构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调湿机构包括调湿作业框、水平板、一号链轮、链条、转动电机、导管、喷洒头、输送管、蓄水腔、释放辊、张紧模块与暂存模块,底板上固定安装有调湿作业框,调湿作业框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孔,调湿作业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板,水平板的上端均匀的转动连接有一号链轮,一号链轮之间通过链条固定连接,调湿作业框左端的一号链轮上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调湿作业框与一号链轮相连,且转动电机固定在调湿作业框的上端,一号链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管,导管的上端设置有喷洒头,导管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固定在水平板的下端,输送管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蓄水腔,蓄水腔固定安装在水平板上,调湿作业框的左端均匀的转动设置有释放辊,调湿作业框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模块,调湿作业框的右方设置有暂存模块。所述暂存模块包括调湿收集辊、齿轮盘、连接齿轮、支撑板与连接电机,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设置有齿轮盘,齿轮盘上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调湿收集辊,齿轮盘的后方啮合设置有连接齿轮,连接齿轮与连接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底板上,调湿作业框位于支撑板的左方。所述捻合机构包括捻合作业框、锥形块、圆台、转轮、伸缩气缸、支撑架、捻合块、垂直板、驱动模块与收集单元,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捻合作业框,捻合作业框的上端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有锥形块,锥形块从左至右开口依次减小放置,锥形块的左端滑动设置有圆台,圆台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固定连接有转轮,圆台的左端与伸缩气缸的输出端相连,伸缩气缸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捻合作业框上,锥形块的右方设置有捻合块,捻合块通过轴承固定在垂直板上,捻合块的左端设置有驱动模块,垂直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匚形板,匚形板上开设有放置孔,匚形板的右侧设置有收集单元;具体工作时,当纱线通过调湿机构进行调湿以后,捻合机构开始工作,调湿之后的纱线穿过圆台上开设的滑动槽抵靠在转轮上,随后通过捻合块的转动保证纱线能够快速的捻合在一起,同时不会发生断裂的现象,随后通过收集单元进行收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带轮盘、驱动盘、皮带与驱动电机,捻合块靠近左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带轮盘,带轮盘上啮合设置有皮带,且带轮盘与驱动盘通过皮带传动设置,驱动盘转动安装在垂直板的下端,垂直板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垂直板与驱动盘相连;具体工作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盘转动,驱动盘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皮带打动带轮盘转动,带轮盘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捻合块高速的转动,捻合块转动促使捻合块上均匀放置的3股纱线捻合在一起,如此同时通过收集单元的拉扯力实现整个纱线的捻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转动收集辊、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收集电机与调节支链,捻合作业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收集辊,转动收集辊的下端转动贯穿捻合作业框与从动锥齿轮相连,从动锥齿轮上啮合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收集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收集电机固定在捻合作业框的内部,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转动设置在捻合作业框的内壁上,捻合作业框的上端设置有调节支链;具体工作,当捻合机构将纱线捻合在一起的时候,收集电机启动收集电机的输出端控制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通过转动保证收集能够告诉转动,促使收集辊对捻合后的纱线进行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调节支链跟随一起运动,保证收集辊能够均匀的收集纱线,防止出现收集辊上出现粗细不同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支链包括滑动丝杆、丝杆电机与移动辊,捻合作业框的上端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滑动丝杆,滑动丝杆的后端与丝杆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滑动丝杆上螺接有移动辊;具体工作时,丝杆电机启动,丝杆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滑动丝杆转动,滑动丝杆转动的时候,与其螺接的移动辊在滑动丝杆上进行前后往复运动,移动辊的前后往复运动主要是带动纱线运动的作用,通过匀速的移动使通过移动辊的纱线能够均匀的缠绕在收集辊的每一处,避免收集辊上出现某个点大量堆积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张紧模块包括垂直杆、绕线辊、滑动板、张紧辊与电动推杆,底板上固定安装有均匀的垂直杆,垂直杆的顶端转动设置有绕线辊,垂直杆之间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上转动设置有张紧辊,且滑动板的两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相连,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设置在垂直杆上;具体工作时,纱线在进行湿润的时候如果纱线是自然垂直的状态,容易出现多股线缠绕在一起的现象,同时也会影响调湿的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张紧,在进行加工之间将纱线穿过缠绕辊的上端随后穿过张紧辊的下端,其次再将纱线穿过绕线辊的上端,最后将纱线穿过调湿机构,在调湿机构的两端对称安装有相同的张紧模块,能够更好的保证在调湿过程中的调湿效果,当纱线都放置完毕之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带动张紧辊进行上下调节,从而保证纱线的张紧度,便于后续的捻合操作,提高捻合加工的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纱线放置:将释放辊上的纱线同时拉出,随后将其穿过调湿机构,通过调湿后调湿收集辊对其进行收集,随后将调湿收集辊上调湿后的纱线穿过张紧模块和捻合机构固定到转动收集辊上;S2、纱线调湿: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张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调湿机构(2)与捻合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调湿机构(2),调湿机构(2)的右方设置有捻合机构(4),调湿机构(2)与捻合机构(4)位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调湿机构(2)包括调湿作业框(21)、水平板(22)、一号链轮(23)、链条(24)、转动电机(25)、导管(26)、喷洒头(27)、输送管(28)、蓄水腔(29)、释放辊(30)、张紧模块(31)与暂存模块(32),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调湿作业框(21),调湿作业框(21)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孔,调湿作业框(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板(22),水平板(22)的上端均匀的转动连接有一号链轮(23),一号链轮(23)之间通过链条(24)固定连接,调湿作业框(21)左端的一号链轮(23)上连接有转动电机(25),转动电机(25)的输出端转动贯穿调湿作业框(21)与一号链轮(23)相连,且转动电机(25)固定在调湿作业框(21)的上端,一号链轮(2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管(26),导管(26)的上端设置有喷洒头(27),导管(26)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28)相连,输送管(28)固定在水平板(22)的下端,输送管(28)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蓄水腔(29),蓄水腔(29)固定安装在水平板(22)上,调湿作业框(21)的左侧均匀的转动设置有释放辊(30),调湿作业框(2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模块(31),调湿作业框的右方设置有暂存模块(32);/n所述暂存模块(32)包括调湿收集辊(321)、齿轮盘(322)、连接齿轮(323)、支撑板(324)与连接电机(325),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24),支撑板(324)上转动设置有齿轮盘(322),齿轮盘(322)上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调湿收集辊(321),齿轮盘(322)的后方啮合设置有连接齿轮(323),连接齿轮(323)与连接电机(325)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电机(325)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调湿作业框(21)位于支撑板(324)的左方;/n所述捻合机构(4)包括捻合作业框(40)、锥形块(41)、圆台(42)、转轮(43)、伸缩气缸(44)、支撑架(45)、捻合块(46)、垂直板(47)、驱动模块(48)、匚形板(49)与收集单元(50),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捻合作业框(40),捻合作业框(40)的上端通过支撑架(45)固定安装有锥形块(41),锥形块(41)从左至右开口依次减小放置,锥形块(41)的左端滑动设置有圆台(42),圆台(4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固定连接有转轮(43),圆台(42)的左端与伸缩气缸(44)的输出端相连,伸缩气缸(44)通过支撑架(45)固定安装在捻合作业框(40)上,锥形块(41)的右方设置有捻合块(46),捻合块(46)通过轴承固定在垂直板(47)上,捻合块(46)的左端设置有驱动模块(48),垂直板(4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匚形板(49),匚形板(49)上开设有放置孔,匚形板(49)的右侧设置有收集单元(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包括底板(1)、调湿机构(2)与捻合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调湿机构(2),调湿机构(2)的右方设置有捻合机构(4),调湿机构(2)与捻合机构(4)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调湿机构(2)包括调湿作业框(21)、水平板(22)、一号链轮(23)、链条(24)、转动电机(25)、导管(26)、喷洒头(27)、输送管(28)、蓄水腔(29)、释放辊(30)、张紧模块(31)与暂存模块(32),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调湿作业框(21),调湿作业框(21)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孔,调湿作业框(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板(22),水平板(22)的上端均匀的转动连接有一号链轮(23),一号链轮(23)之间通过链条(24)固定连接,调湿作业框(21)左端的一号链轮(23)上连接有转动电机(25),转动电机(25)的输出端转动贯穿调湿作业框(21)与一号链轮(23)相连,且转动电机(25)固定在调湿作业框(21)的上端,一号链轮(2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管(26),导管(26)的上端设置有喷洒头(27),导管(26)的下端通过轴承与输送管(28)相连,输送管(28)固定在水平板(22)的下端,输送管(28)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蓄水腔(29),蓄水腔(29)固定安装在水平板(22)上,调湿作业框(21)的左侧均匀的转动设置有释放辊(30),调湿作业框(2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张紧模块(31),调湿作业框的右方设置有暂存模块(32);
所述暂存模块(32)包括调湿收集辊(321)、齿轮盘(322)、连接齿轮(323)、支撑板(324)与连接电机(325),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24),支撑板(324)上转动设置有齿轮盘(322),齿轮盘(322)上均匀的固定安装有调湿收集辊(321),齿轮盘(322)的后方啮合设置有连接齿轮(323),连接齿轮(323)与连接电机(325)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电机(325)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调湿作业框(21)位于支撑板(324)的左方;
所述捻合机构(4)包括捻合作业框(40)、锥形块(41)、圆台(42)、转轮(43)、伸缩气缸(44)、支撑架(45)、捻合块(46)、垂直板(47)、驱动模块(48)、匚形板(49)与收集单元(50),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捻合作业框(40),捻合作业框(40)的上端通过支撑架(45)固定安装有锥形块(41),锥形块(41)从左至右开口依次减小放置,锥形块(41)的左端滑动设置有圆台(42),圆台(42)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固定连接有转轮(43),圆台(42)的左端与伸缩气缸(44)的输出端相连,伸缩气缸(44)通过支撑架(45)固定安装在捻合作业框(40)上,锥形块(41)的右方设置有捻合块(46),捻合块(46)通过轴承固定在垂直板(47)上,捻合块(46)的左端设置有驱动模块(48),垂直板(4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匚形板(49),匚形板(49)上开设有放置孔,匚形板(49)的右侧设置有收集单元(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自动化捻合加工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48)包括带轮盘(481)、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震
申请(专利权)人:许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