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57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重型车辆止动装置,涉及施工安全路障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用于抬升前轮的抬升板、若干用于带动抬升板运动的转杆、若干受到车头撞击后使抬升板将前轮抬升起来的控制杆、用于连接转杆和控制杆的连接板、位于控制杆上的指示牌、位于连接板上的长孔、穿过长孔的支撑杆、当控制杆转动后长度伸长或缩短的耗能件;所述底板包括和连接板连接的主板、位于主板下侧的摩擦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大型车辆撞击后,前轮被抬升,使得前轮的动力失效,在底板的滑行中被强制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型车辆止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工安全路障
,特别涉及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的时候,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需要在道路上设置路障。尽管设置了路障,但是突发情况的时候,仍然会有司机因为粗心大意而冲过路障,从而威胁到工人是生命安全,特别是一些大型车辆,由于体积较大,不能马上停止,更加危险。现有的车止往往只针对小型车辆,对于重型车辆则无法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出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车辆强制止动装置,包括底板、用于抬升前轮的抬升板、若干用于带动抬升板运动的转杆、若干受到车头撞击后使抬升板将前轮抬升起来的控制杆、用于连接转杆和控制杆的连接板、位于控制杆上的指示牌、位于连接板上的长孔、穿过长孔的支撑杆、当控制杆转动后长度伸长或缩短的耗能件;所述控制杆下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转杆远离控制杆的一端和抬升板连接,所述转杆靠近控制杆的一端和支撑杆连接,所述转杆中部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通过若干连接件和连接板连接,所述耗能件上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耗能件下端连接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包括和连接板连接的主板、位于主板下侧的摩擦层。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滑动连接有刹车柱,上述大型车辆强制止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刹车柱升降的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底板远离抬升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作为优选,所述耗能件包括缸体、一端插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用于给活塞杆复位的复位弹簧。作为优选,刹车柱的下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滚轮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底板上的支架、穿过支架的轮柱、下端穿过轮柱的转轴、使滚轮抵靠在地面上的压簧、套在转轴上的阻尼套、位于阻尼套和转轴之间的阻尼油、提供阻尼套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力的摩擦机构、一端连接在阻尼套上的拉线、转动连接在控制杆上的用于缠绕拉线的收纳轮、位于缸体上的气孔、位于底板上的第二缸体、滑动连接在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位于第二缸体上的第二气孔、用于连接气孔和第二气孔的气管、用于检测拉线的拉力的检测机构、位于气管上的和检测机构连接的阀门机构;所述滚轮和转轴固接,所述拉线远离阻尼套的一端和收纳轮固接,所述刹车柱上端连接在第二活塞上。作为优选,阻尼套包括内径和转轴的外径适配的阻尼段、内径比转轴的外径大的支撑段,所述阻尼油位于阻尼段和转轴之间;所述摩擦机构包括一端插在支撑段上的顶针、位于顶针靠近转轴的一端的第二摩擦层、用于将第二摩擦层顶紧在转轴上的顶紧弹簧。作为优选,阀门机构包括位于控制杆上的阀体、位于阀体内的进气口、位于阀体上的出气口、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的阀芯、位于阀芯上的用于将进气口和出气口接通的第二过孔、用于驱动阀芯从而将进气口和出气口接通的驱动弹簧、位于阀芯一侧的卡槽、位于阀体上的第二滑槽、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的控制板、位于控制板上的供阀芯穿过的第三过孔、位于第三过孔一侧的用于和卡槽卡接的卡头、连接在控制板上的用于使卡头和卡槽保持配合的配合弹簧;所述检测机构和控制板连接,所述气管包括用于连接气孔和进气口的第一段、用于连接出气口和第二气孔的第一段。作为优选,检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控制杆上的用于挤压控制板从而使得卡头和卡槽脱开的第二支架、用于给第二支架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收纳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架抵靠在控制板远离第二滑槽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阻尼套上设有用于给拉线限位的环形限位槽。作为优选,所述收纳轮上设有用于给拉线限位的环形限位槽。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层的材质为橡胶。作为优选,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的强制停车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前进的车辆的前轮滚过抬升板,车头撞击指示牌;步骤b:控制板在车头的撞击下发生旋转,带动连接板转动;步骤c:在连接板的作用下,耗能件缩短,对车辆起到缓冲作用;步骤d:在连接板的作用下,抬升板将前轮抬升起来,同时在车辆的惯性作用下,底板会在地面上摩擦前进;步骤e:车辆停止。作为优选,步骤d中,在底板前进的时候,滚轮会在地面上滚动前进,滚轮带动转轴转动,在摩擦机构的作用下,阻尼套会发生转动,拉线会不断缠绕在阻尼套上,收纳轮上的拉线不断减少,收纳轮在拉线的作用下旋转;步骤e中,车辆停止分三种情况;情况1:车辆停止时,收纳轮仍然缠绕有拉线;情况2:当收纳轮上的拉线释放完毕时,车辆仍然处于前进状态且速度小于30km/h,滚轮仍然在地面上滚动前进,转轴和阻尼套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在阻尼油的作用下,转轴和阻尼套之间有阻尼力,转轴和阻尼套之间的相对转速越大,阻尼力越大,在阻尼力的作用下,拉线拉拽收纳轮,第二支架挤压控制板,卡头和卡槽不脱开,最终车辆停止;情况3:当收纳轮上的拉线释放完毕时,车辆仍然处于前进状态且的速度大于30km/h,第二支架挤压控制板,卡头和卡槽脱开,耗能件内的气体进入第二缸体内,刹车柱向下插入地面,进一步提高了底板在地面上前进的阻力,最终车辆停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大型车辆撞击后,前轮被抬升,使得前轮的动力失效,在底板的滑行中被强制停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3为车辆撞击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图4的B处放大图。图中:底板1、抬升板2、转杆3、连接板4、控制杆5、指示牌6、长孔7、支撑杆8、耗能件9、主板10、摩擦层11、缸体12、活塞杆13、复位弹簧14、支架15、轮柱16、转轴17、阻尼套18、拉线19、压簧20、过孔21、刹车柱22、收纳轮23、第二缸体24、第二活塞25、气孔26、第二气孔27、气管28、顶针29、第二摩擦层30、阻尼段31、支撑段32、环形限位槽33、阀体34、进气口35、出气口36、第一滑槽37、阀芯38、第二过孔39、驱动弹簧40、第二滑槽41、控制板42、卡槽43、第三过孔44、卡头45、配合弹簧46、第一段47、第二段48、第二支架49、第二复位弹簧50、斜面51、滚轮52、连接件53、顶紧弹簧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参见图1到图6,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包括底板1、用于抬升前轮的抬升板2、若干用于带动抬升板2运动的转杆3、若干受到车头撞击后使抬升板2将前轮抬升起来的控制杆5、用于连接转杆3和控制杆5的连接板4、位于控制杆5上的指示牌6、位于连接板4上的长孔7、穿过长孔7的支撑杆8、当控制杆5转动后长度伸长或缩短的耗能件9;所述控制杆5下端连接在连接板4上,所述转杆3远离控制杆5的一端和抬升板2连接,所述转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抬升前轮的抬升板、若干用于带动抬升板运动的转杆、若干受到车头撞击后使抬升板将前轮抬升起来的控制杆、用于连接转杆和控制杆的连接板、位于控制杆上的指示牌、位于连接板上的长孔、穿过长孔的支撑杆、当控制杆转动后长度伸长或缩短的耗能件;/n所述控制杆下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转杆远离控制杆的一端和抬升板连接,所述转杆靠近控制杆的一端和支撑杆连接,所述转杆中部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通过若干连接件和连接板连接,所述耗能件上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耗能件下端连接在底板上;/n所述底板包括和连接板连接的主板、位于主板下侧的摩擦层;/n所述底板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滑动连接有刹车柱,上述重型车辆止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刹车柱升降的驱动机构;/n所述底板远离抬升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n所述刹车柱的下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滚轮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n所述耗能件包括缸体、一端插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用于给活塞杆复位的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抬升前轮的抬升板、若干用于带动抬升板运动的转杆、若干受到车头撞击后使抬升板将前轮抬升起来的控制杆、用于连接转杆和控制杆的连接板、位于控制杆上的指示牌、位于连接板上的长孔、穿过长孔的支撑杆、当控制杆转动后长度伸长或缩短的耗能件;
所述控制杆下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转杆远离控制杆的一端和抬升板连接,所述转杆靠近控制杆的一端和支撑杆连接,所述转杆中部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底板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杆通过若干连接件和连接板连接,所述耗能件上端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耗能件下端连接在底板上;
所述底板包括和连接板连接的主板、位于主板下侧的摩擦层;
所述底板上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滑动连接有刹车柱,上述重型车辆止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刹车柱升降的驱动机构;
所述底板远离抬升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
所述刹车柱的下端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滚轮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
所述耗能件包括缸体、一端插在缸体内的活塞杆、用于给活塞杆复位的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车辆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底板上的支架、穿过支架的轮柱、下端穿过轮柱的转轴、使滚轮抵靠在地面上的压簧、套在转轴上的阻尼套、位于阻尼套和转轴之间的阻尼油、提供阻尼套和转轴之间的摩擦力的摩擦机构、一端连接在阻尼套上的拉线、转动连接在控制杆上的用于缠绕拉线的收纳轮、位于缸体上的气孔、位于底板上的第二缸体、滑动连接在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位于第二缸体上的第二气孔、用于连接气孔和第二气孔的气管、用于检测拉线的拉力的检测机构、位于气管上的和检测机构连接的阀门机构;
所述滚轮和转轴固接,所述拉线远离阻尼套的一端和收纳轮固接,所述刹车柱上端连接在第二活塞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井幹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日名环交通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