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路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471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4
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安装在条形凹槽中的机座及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所述机座具有上端开口条形的容纳腔;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的上开口端,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铰接在机座上端的左端沿、右端沿;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靠近彼此的一端对开式地配合;还包括驱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交错式运动的驱动机构。该路障装置的拦截高度高、其升起速度快,且具有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路障装置
本技术属于交通设施
,具体是一种新型路障装置。
技术介绍
路障装置是一种用于各类检查站、金库、边防哨卡、重要军事单位等场所用来紧急拦截非法闯入车辆的一种安全装置。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各类自杀汽车袭击事件频发的地区,路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当车辆正常放行时,路障装置与地面保持齐平,便于车辆正常通过。路障装置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强度,以免长时间车辆通行造成损坏。当守卫人员发现异常车辆时,守卫人员操纵相关控制装置,路障装置升起,拦截车辆。为保证安全,路障装置要能承受高速重载车辆的撞击,结构要进行强化设计。因此,路障装置一般重量较大。在保证路障装置结构强度足够的前提下,提高路障装置的拦截高度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路障装置的升起速度要足够快,才能够拦住非法闯入的车辆。所以,需要很大的功率才能完成动作,需要配置很大功率的电动机。这样造成路障装置的制造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路障装置,该路障装置的拦截高度高、其升起速度快,且制造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安装在条形凹槽中的机座、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上的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所述机座具有上端开口条形的容纳腔;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的上开口端,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铰接在机座上端的左端沿、右端沿;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靠近彼此的一端对开式地配合;第一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护板组成,第一防护板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右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一防护板的上端均与第一翻转体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二防护板组成,第二防护板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左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二防护板的上端均与第二翻转体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开合过程中不相互干涉;还包括驱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交错式运动的驱动机构A;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下部的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设置在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之间下部的主动齿轮及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A;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彼此相对置地设置,且中部均向彼此相对的一侧弧形突出;第一弧形齿条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板之间;第二弧形齿条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护板之间;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均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装置A安装在容纳腔内部,驱动装置A由电动机、制动器和减速机组成,电动机通过制动器连接减速机的输入端,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为了方便控制主动齿轮的旋转角度,从而便于控制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的相对摆动角度,所述电动机为步进电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及设置在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之间的主动齿轮,能通过主动齿轮同步驱动第一弧形齿条和第二弧形齿条交错式的运动,能进一步地提高路障装置的升起速度,也能进一步降低驱动装置的装机功率。防护单元由具有弹性功能的防护板组成,可以在车辆与该路障接触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因而通过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的设置能有效保护车辆,从而可以避免对车辆产生大幅度的损伤,还能有效的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安装在条形凹槽中的机座、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上的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所述机座具有上端开口条形的容纳腔;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的上开口端,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铰接在机座上端的左端沿、右端沿;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靠近彼此的一端对开式地配合;第一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护板组成,第一防护板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右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一防护板的上端均与第一翻转体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二防护板组成,第二防护板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左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二防护板的上端均与第二翻转体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开合过程中不相互干涉;还包括驱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交错式运动的驱动机构B;所述驱动机构B包括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中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及用于驱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动作的液压驱动系统;第一液压缸的一端和第二液压缸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翻转体的自由端和第二翻转体的自由端铰接,第一液压缸的另一端和第二液压缸的另一端分别与机座底部的左侧和右侧铰接;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设置在容纳腔内部,其包括油源、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油源通过管路与第一换向阀的P口连接,第一换向阀的T口通过管路与油箱连接,第一换向阀的A口、B口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换向阀的A口和P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油箱和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三换向阀的A口和P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和第三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换向阀的A口连接;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均通过管路与油箱连通。进一步,为了能在停电或油源故障等情况下完成正常的拦截功能,还包括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B口和A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三换向阀的A口和P口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液压系统来驱动第一翻转体和第二翻转体的转动,能提高承载能力,还能通过油液合流的方式来提高路障装置的升起速度,也能降低驱动装置的装机功率,且具有节能的效果。防护单元由具有弹性功能的防护板组成,可以在车辆与该路障接触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因而通过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的设置能有效保护车辆,从而可以避免对车辆产生大幅度的损伤,还能有效的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拦截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拦截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第二个实施例的拦截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第二个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第一翻转体,102、第一销轴,103、第一弧形齿条,104、第一防护板,201、第二翻转体,202、第二销轴,203、第二弧形齿条,204、第二防护板,3、主动齿轮,4、电动机,5、制动器,501、第一液压缸,502、第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8)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条形凹槽(13)中的机座(9)、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上的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所述机座(9)具有上端开口条形的容纳腔(14);/n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14)的上开口端,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02)、第二销轴(202)铰接在机座(9)上端的左端沿、右端沿;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靠近彼此的一端对开式地配合;/n第一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护板(104)组成,第一防护板(104)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右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一防护板(104)的上端均与第一翻转体(101)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n第二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二防护板(204)组成,第二防护板(204)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左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二防护板(204)的上端均与第二翻转体(201)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n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开合过程中不相互干涉;/n还包括驱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交错式运动的驱动机构A;/n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下部的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设置在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之间下部的主动齿轮(3)及驱动主动齿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A;/n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彼此相对置地设置,且中部均向彼此相对的一侧弧形突出;第一弧形齿条(10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第二弧形齿条(20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护板(204)之间;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均与主动齿轮(3)啮合;所述驱动装置A安装在容纳腔(14)内部,驱动装置A由电动机(4)、制动器(5)和减速机(6)组成,电动机(4)通过制动器(5)连接减速机(6)的输入端,减速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7)与主动齿轮(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8)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条形凹槽(13)中的机座(9)、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分别设置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上的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所述机座(9)具有上端开口条形的容纳腔(14);
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彼此相对置地设置在容纳腔(14)的上开口端,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102)、第二销轴(202)铰接在机座(9)上端的左端沿、右端沿;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靠近彼此的一端对开式地配合;
第一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护板(104)组成,第一防护板(104)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右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一防护板(104)的上端均与第一翻转体(101)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
第二防护单元由沿前后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第二防护板(204)组成,第二防护板(204)由塑料弹性板状材料制成,其中部向左侧弧形突出;多个第二防护板(204)的上端均与第二翻转体(201)右端的下部固定连接;
第一防护单元和第二防护单元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开合过程中不相互干涉;
还包括驱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交错式运动的驱动机构A;
所述驱动机构A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下部的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设置在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之间下部的主动齿轮(3)及驱动主动齿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A;
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彼此相对置地设置,且中部均向彼此相对的一侧弧形突出;第一弧形齿条(10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防护板(104)之间;第二弧形齿条(20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防护板(204)之间;第一弧形齿条(103)和第二弧形齿条(203)均与主动齿轮(3)啮合;所述驱动装置A安装在容纳腔(14)内部,驱动装置A由电动机(4)、制动器(5)和减速机(6)组成,电动机(4)通过制动器(5)连接减速机(6)的输入端,减速机(6)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7)与主动齿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4)为步进电机。


3.一种新型路障装置,包括开设在路基(8)上的沿道路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条形凹槽(13)中的机座(9)、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转体(101)和第二翻转体(201)、分别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松刘阳张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