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37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车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机构和阻拦网;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排放气钉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固定座与第二排放气钉连接,所述第一排放气钉和第二排放气钉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脱离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实现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分别扎入汽车前轮和后轮;所述阻拦网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阻拦网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柔性阻车装置布设时间长、制动距离长、拦阻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阻车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拦阻技术装备主要包括:刚性拦阻装备、柔性拦阻装备、网钉结合拦阻装备等。刚性拦阻装备主要针对固定环境场所进行防护,利用其结构形状或重量将入侵车辆进行拦阻,包括阻车桩、L形拦阻装备等。刚性拦阻装备大多以液压油缸驱动阻车桩升起进行拦截,控制方式有手动、电动和遥控。该系统虽然可以实现短距离拦截,但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造成车辆的损毁,且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一旦出现失误,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严重损失。二是体积重量大、需要进行路面施工,布防速度慢。三是只能用于固定地点,不灵活。柔性拦阻装备,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拦阻装备缺乏灵活性,能拦阻时速50公里的5吨车辆,移动式随较为灵活但系统质量极大,布设费时费力,拦阻效果不太理想,只能拦阻时速30公里的5吨车辆。目前市面上还有一些用刺针破胎放气迫停的阻车准备、或用电磁波干扰车辆控制系统迫停的阻车装备。上述这些传统车辆阻截装备,大多存在功能单一、安全性差、止动能力不足、没有功能集成、没有网络信息化和智能化配置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车装置,解决现有柔性阻车装置布设时间长、制动距离长、拦阻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阻车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机构和阻拦网;所述转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排放气钉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固定座与第二排放气钉连接,所述第一排放气钉和第二排放气钉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脱离固定座;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实现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分别先后扎入汽车前轮和后轮;所述阻拦网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阻拦网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连接。优选地,在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排第一排放气钉,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一排第二排放气钉。优选地,支撑架的材料采用高强度、耐磨的非金属材料PA,具备较强的结构刚度和强度,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输和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排阻车钉、第二排组车钉和阻拦网分别用于对车辆轮胎进行扎胎放气、带动阻车网缠绕至轮胎、将车辆施加到扎钉上的压力传递至地面,从而减小旋转轴所受载荷,提高系统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所述阻车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处于水平位置放置在支撑架内,当需要启动阻车装置时,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轴转动驱动,第一排放气钉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至工作状态(竖直状态),当第一排放气钉扎入汽车前轮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轴转动驱动,使第二排放气钉转动至工作状态(竖直状态),扎入经过车辆的后轮,并带动阻拦网包括轮胎进行制动(在前轮和后轮的作用下阻拦网逐渐收紧,实现阻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启动阻车装置时,第一转轴转动,瞬间弹起隐藏在阻车装置中的第一排阻车钉(背车坡阻车钉),迫使后方目标车辆前轮碾压第一排阻车钉,此后迅速对目标车辆的前轮进行扎胎放气和缠网,随着车辆继续前进,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排阻车钉(迎车坡阻车钉)迅速弹起并扎入随之而来的车辆后轮,将网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后轮上。随着车辆行驶,缠绕网两端分别被前、后轮拉扯至紧绷状态,使得前、后轮同时停止旋转,丧失前进动力,防止车辆冲撞,达到安全有效、柔性阻停的目的,充分保障车辆乘员与周围环境内人员的安全性。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排阻车钉和第二排阻车钉先后刺入车辆的前轮、后轮,把阻拦网的两端分别缠绕到前轮、后轮,依靠车辆内力锁死。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撑架内安装转动机构和阻拦网,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实现对汽车前轮和后轮的扎破泄压,同时阻拦网的两端同时缠绕在前轮和后轮,具有较好的阻拦效果,且制动距离短,同时,阻车装置无需固定安装,具有布设时间短的优点。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转动至工作状态时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第二转轴解锁,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通过弹片的作用实现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挂钩、导向基座和限位卡块;所述挂钩通过固定块与第一转轴连接,当阻车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挂钩通过插销锁紧;所述导向基座上穿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一端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磁性挂杆,另一端设置有解脱头,所述滑动轴上在解脱头和导向基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卡块设置在第二转轴上,所述解脱头用于锁紧限位卡块,所述解脱头与限位卡块可以采用间歇配合。优选地,弹片可以是由一系列0.3mm弹簧片组成,材料选用淬火65锰钢片,具有硬度高、弹性佳、平整度好、高韧性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连杆机构用于将第一排阻车钉动作与第二排组车钉动作进行联动,工作时随着已扎入前轮胎内的第一排阻车钉被带动旋转,触发连杆机构,使第二排阻车钉迅速弹起并扎入车辆后轮胎。本专利技术插销能够插入挂钩锁定第一转轴,具体地,所述插销一端插入挂钩上的孔内,另一端固定,所述挂钩与磁性挂杆能够通过磁力链接,实现滑动轴位移,将解脱头拔出限位卡块,实现第二转轴解锁,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在恢复力作用下实现解脱头复位。本专利技术所述阻车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第一排放气钉、第二排放气钉处于水平位置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转轴的锁紧状态取消后,在弹片的作用下转动,第一排放气钉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至工作状态(竖直状态),第一转轴转动驱动连杆机构驱动第二转轴解锁,在弹片的作用下第二转轴转动,使第二排放气钉转动至工作状态(竖直状态),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一排放气钉和第二排放气钉能够扎入经过车辆的轮胎,并带动阻拦网包括轮胎进行制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启动阻车装置时,解锁第一转轴,瞬间弹起隐藏在阻车装置中的第一排阻车钉(背车坡阻车钉),迫使后方目标车辆前轮碾压第一排阻车钉,此后迅速对目标车辆的前轮进行扎胎放气和缠网,随着车辆继续前进,此时已扎入前轮胎内的第一排阻车钉被带动旋转,触发装置内部连杆机构,使第二排阻车钉(迎车坡阻车钉)迅速弹起并扎入随之而来的车辆后轮,将网绳的另一端缠绕在后轮上。随着车辆行驶,缠绕网两端分别被前、后轮拉扯至紧绷状态,使得前、后轮同时停止旋转,丧失前进动力,防止车辆冲撞,达到安全有效、柔性阻停的目的,充分保障车辆乘员与周围环境内人员的安全性。进一步地,滑动轴一端设置有方形槽,所述磁性挂杆通过螺栓或螺钉安装在方形槽内。进一步地,挂钩转动设置在固定块上。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进一步地,导向基座为U形结构,所述滑动轴穿设在U形结构的两个侧壁上。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底板、支座和盖板,所述支座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支座内形成用于容纳阻拦网的腔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转动机构(2)和阻拦网(3);/n所述转动机构(2)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和驱动机构;/n所述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1)通过固定座(24)与第一排放气钉(25)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通过固定座(24)与第二排放气钉(26)连接,所述第一排放气钉(25)和第二排放气钉(26)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脱离固定座(24);/n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转动,通过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转动实现第一排放气钉(25)、第二排放气钉(26)分别先后扎入汽车前轮和后轮;/n所述阻拦网(3)放置在支撑架(1)内;所述阻拦网(3)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放气钉(25)、第二排放气钉(2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转动机构(2)和阻拦网(3);
所述转动机构(2)安装在支撑架(1)上,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1)通过固定座(24)与第一排放气钉(25)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2)通过固定座(24)与第二排放气钉(26)连接,所述第一排放气钉(25)和第二排放气钉(26)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脱离固定座(24);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转动,通过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转动实现第一排放气钉(25)、第二排放气钉(26)分别先后扎入汽车前轮和后轮;
所述阻拦网(3)放置在支撑架(1)内;所述阻拦网(3)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放气钉(25)、第二排放气钉(2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弹片(23),所述弹片(23)设置在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上,第一转轴(21)转动至工作状态时通过连杆机构驱动第二转轴(22)解锁,所述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通过弹片(23)的作用实现转动,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挂钩(28)、导向基座(203)和限位卡块(206);
所述挂钩(28)通过固定块(27)与第一转轴(21)连接,当阻车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挂钩(28)通过插销锁紧;
所述导向基座(203)上穿设有滑动轴(202),所述滑动轴(202)一端设置有与挂钩(28)相配合的磁性挂杆(201),另一端设置有解脱头(205),所述滑动轴(202)上在解脱头(205)和导向基座(20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4);
所述限位卡块(206)设置在第二转轴(22)上,所述解脱头(205)用于锁紧限位卡块(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202)一端设置有方形槽,所述磁性挂杆(201)通过螺栓或螺钉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龙白竹川吴磊张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