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38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墨膜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炉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保温层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也不会产生会造成发热设备短路的物质,使加热工艺更加的环保,高效,炉盖自动锁紧装置和自动开盖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使炉体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避免了热量从炉盖与炉体间的空隙流失,使加热工序更加的节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加热工序的安全性,自动锁紧装置与自动开盖装置在都是用流体传动的情况下采用串联增压的方法布置,节约了制造成本并且能保证较小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化炉
本技术涉及石墨膜制造设备
,尤其是一种新型的石墨化炉。
技术介绍
人工合成的石墨片是将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碳化和石墨化后进行压延后得到的产品,在石墨化的过程中,需要设备将温度由0℃加热到2850℃左右,并且将温度控制在1500℃到2500℃之间,加热过程需要持续三十多个小时。现有技术采用以碳毡包裹坩埚的技术方案,碳毡在温度达到加热温度时会产生杂质和有害气体,产生的杂质会吸附到炉体内部结构及加热线圈上面,增加保养难度的同时也会使加热线圈短路打火,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环保并且使用方便安全的石墨化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所述炉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的保温层由石墨软毡和石墨硬毡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两端,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软毡、石墨硬毡和石墨软毡的三明治结构,所述保温层两端贯通。进一步的,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硬毡和石墨软毡的结构,所述保温层两端贯通。进一步的,所述石墨化炉立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上端,所述的保温层分为侧面保温层和底面保温层,所述的侧面保温层由石墨软毡构成,底面保温层采用了石墨软毡、石墨硬毡和石墨软毡的三明治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炉盖和炉体之间设置有若干自动锁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锁紧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炉盖上的锁扣,锁扣另一端是与第一执行元件相连接的万向节,所述第一执行元件与炉体上的安装座相连,第一执行元件可以绕着与安装座的连接点摆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炉体和炉盖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开盖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自动开盖装置包括与炉体上固定座连接的第二执行元件,所述第二执行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臂,所述从动臂与炉盖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选择气缸、电缸和液压缸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的,当所述的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选择气缸或者液压缸时,所述自动锁紧装置与自动开盖装置串联。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石墨毡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也不会产生会造成发热设备短路的物质,使加热工艺更加的环保,提高了工作效率。2.炉盖自动锁紧装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使炉体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避免了热量从炉盖与炉体间的空隙流失,使加热工序更加的节能,降低了生产成本。3.石墨软毡避免了刚玉坩埚进出时的碰撞,延长了刚玉坩埚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4.炉盖的自动开启关闭装置不仅方便了工人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减少了工人接触高温炉体的可能性,提升了加热工序的安全性。5.自动锁紧装置与自动开盖装置在都是用流体传动的情况下采用串联增压的方法布置,节约了制造成本并且能保证较小的噪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卧式石墨化炉的横截面剖视图;图2为立式石墨化炉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为该石墨化炉的侧视图;图4为自动锁紧装置示意图;图5为自动开盖装置示意图。1-坩埚2-石墨软毡3-石墨硬毡4-炉盖5-炉体6-自动锁紧装置7-自动开盖装置601-安装座602-第一执行元件603-万向节604-锁扣701-固定座702-自动第二执行元件703-从动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技术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一种石墨化炉,包括炉体5和炉盖4,所述炉体5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1,所述炉体5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的保温层由石墨软毡2和石墨硬毡3构成。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4在炉体5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软毡2、石墨硬毡3和石墨软毡2的三明治结构,保温层两头贯通,使得坩埚1能够从炉体5两端推进拉出,石墨软毡2能在对坩埚1推进拉出的时候减小坩埚1的磨损,石墨硬毡3用来需要用来支撑坩埚1的重量。保温层由石墨毡层层堆叠而成,中间预留出坩埚1摆放所需的必要空间,同时保温层的厚度不超过500mm。所述的炉盖4和炉体5之间设置有若干自动锁紧装置6,自动锁紧装置6的数量优选为每个炉盖4配置四套自动锁紧装置6,即本实施例配置八套自动锁紧装置6。所述的自动锁紧装置6包括一端固定在炉盖4上的锁扣604,锁扣604另一端是与第一执行元件602相连接的万向节603,所述第一执行元件602与炉体5上的安装座601相连,第一执行元件602可以绕着与安装座601的连接点摆动。所述的炉体5和炉盖4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开盖装置7。所述的自动开盖装置7包括与炉体5上固定座701连接的第二执行元件702,所述第二执行元件702的另一端连接有从动臂703,所述从动臂703与炉盖4相连。所述的第一执行元件602和第二执行元件702选择气缸、电缸和液压缸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气缸优选膜片式单作用气缸。为了节降低成本、尽可能的减小噪声,当所述的第一执行元件602和第二执行元件702选择气缸或者液压缸时,所述自动锁紧装置6与自动开盖装置7串联。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3、图4、图5,一种石墨化炉,包括炉体5和炉盖4,所述炉体5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1,所述炉体5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的保温层由石墨软毡2和石墨硬毡3构成。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4在炉体5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硬毡3和石墨软毡2的结构,所述保温层两端贯通,使得坩埚1能够从炉体5两端推进拉出,石墨硬毡3用来支撑坩埚1。保温层由石墨毡层层堆叠而成,中间预留出坩埚1摆放所需的必要空间,同时保温层的厚度不超过500mm。所述的炉盖4和炉体5之间设置有若干自动锁紧装置6,自动锁紧装置6的数量优选为每个炉盖4配置四套自动锁紧装置6,即本实施例配置八套自动锁紧装置6。所述的自动锁紧装置6包括一端固定在炉盖4上的锁扣604,锁扣604另一端是与第一执行元件602相连接的万向节603,所述第一执行元件602与炉体5上的安装座601相连,第一执行元件602可以绕着与安装座601的连接点摆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所述炉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由石墨软毡和石墨硬毡构成,所述的炉盖和炉体之间设置有若干自动锁紧装置,所述的炉体和炉盖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开盖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化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坩埚,所述炉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由石墨软毡和石墨硬毡构成,所述的炉盖和炉体之间设置有若干自动锁紧装置,所述的炉体和炉盖之间还设置有自动开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软毡、石墨硬毡和石墨软毡的三明治结构,所述保温层两端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炉是卧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两端,所述保温层由内到外依次采用石墨硬毡和石墨软毡的结构,所述保温层两端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化炉是立式石墨化炉,炉盖在炉体上端,所述的保温层分为侧面保温层和底面保温层,所述的侧面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学军陶龙姜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优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