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52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包括碳化炉,所述碳化炉炉体接有两根管道与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连接,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管道并列排布且内部均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放置有蜂窝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连接管道与串联排布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另一端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滤芯另一端与第一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另一端与第二真空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蜂窝煤状的冷凝器既保持了良好的穿透性,又起到了收集和冷却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碳化炉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散热膜的形成过程是高分子材料PI膜由碳化除焦油杂质,再高温石墨化的过程形成的;其中碳化去除杂质的过程非常关键,影响材料本身的纯净度,从而影响产品的特性;材料的碳化在密闭真空的炉腔内进行,从蒸发水分到收缩再到排焦最后碳化的过程,碳化炉一般以电阻发热为主,通过对发热体通电使其发热,产生高温形成密闭的热场,对热场内的物质进行热辐射,从而达到对材料升温变化的目的,最后使材料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碳化。过程中升温到400

1400℃,先将材料中的水分抽出,过程中同时进行收缩和排焦阶段进行收缩,500多℃以后放缓升温速度,开始进行杂质分离,一直到1400多℃结束,以此使材料达到净化,在此过程中需要抽出的杂质并经由脱焦系统冷却凝结收集,以达到高效环保的排出废气,保证产品性能。排焦油的过程中,有效的将焦油抽出收集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焦油不能及时的抽出的话,会回炉影响产品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包括碳化炉,所述碳化炉炉体接有两根管道与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连接,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通过管道并列排布且内部均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放置有蜂窝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仓和第二冷凝仓连接管道与串联排布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另一端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滤芯另一端与第一真空泵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另一端与第二真空泵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冷凝器呈圆柱形,并且开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蜂窝冷凝器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不与通孔相接,其进口处固定有至少两根冷凝仓输水管,出口与冷凝仓底部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冷凝仓输水管顶部固定有冷凝器定位板。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仓输水管为金属空心管制成,所述冷凝器定位板边壁设置有若干U型缺口。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下固定盘,所述上下固定盘内设置有冷却水道,并且上下固定盘之间固定有若干环绕分布的空心金属管,所述空心金属管均与冷却水道连接,并且外管壁上固定有若干散热片。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盘上平面固定有换热器定位板,所述换热器定位板上固定有换热器输水口,所述换热器输水口与上固定盘内的冷却水道相连,所述下固定盘设置有出水口与换热器底部的出水管连接。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通过蜂窝煤状的冷凝器既保持了
良好的穿透性,又起到了收集和冷却的作用,并且拆卸及内部清洗极其便捷。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碳化炉脱焦装置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换热器及换热器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蜂窝冷凝器示意图。
[0014]图中:1为碳化炉;2为第一冷凝仓;3为第二冷凝仓;4为第一换热器;5为第二换热器;6为第一真空泵;7为第一滤芯;8为第二滤芯;9为第二真空泵;10为换热器输水口;11为换热器定位板;12为换热器;13为冷凝器输水口;14为冷凝器定位板;15为蜂窝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0016]如图1

3所示,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包括碳化炉,所述碳化炉1炉体接有两根管道与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连接,所述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通过管道并列排布且内部均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放置有蜂窝冷凝器15,所述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连接管道与串联排布的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换热器12,所述第二换热器5另一端与第一滤芯7和第二滤芯8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滤芯7另一端与第一真空泵6连接,所述第二滤芯8另一端与第二真空泵9连接。
[0017]其中,当材料在碳化炉1内高温碳化,散发的焦油由管道进入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内,当焦油通过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内的蜂窝冷凝器15时,因为蜂窝冷凝器15内部的冷却水道,使得焦油降温并吸附凝结在蜂窝冷凝器15内,未凝结的焦油进入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由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内部的换热器12进一步冷却,将焦油凝结并收集,最后通过滤芯排出。
[0018]如图3所示,所述蜂窝冷凝器15呈圆柱形,并且开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蜂窝冷凝器15内部设置有不规则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不与通孔相接,其进口处固定有至少两根冷凝仓输水管13,出口与冷凝仓底部的出水口相接,所述冷凝仓输水管13顶部固定有冷凝器定位板14。
[0019]其中,设计通孔是为了让焦油无阻碍的通过,并在通过时进行冷却吸附,多个通孔可以保证焦油顺利通过,冷却水道可以在不接触焦油的情况下,对焦油冷却,焦油吸附至一定程度后只需要通过把手将其提出即可。
[0020]如图3所示,所述冷凝仓输水管13为金属空心管制成,所述冷凝器定位板14边壁设置有若干U型缺口。
[0021]其中,U型缺口是为了将冷凝器定位板14固定在冷凝仓上,放置松动和移动。
[0022]如图2所示,所述换热器12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下固定盘,所述上下固定盘内设置
有冷却水道,并且上下固定盘之间固定有若干环绕分布的空心金属管,所述空心金属管均与冷却水道连接,并且外管壁上固定有若干散热片。
[0023]其中,换热器12的作用是进一步地进行冷却和收集焦油,进过初步收集的焦油进入到换热器内,换热器12内空心金属管充满冷却水,焦油经过并冷却吸附在空心金属管外管壁的散热片上。
[0024]如图2所示,所述上固定盘上平面固定有换热器定位板11,所述换热器定位板11上固定有换热器输水口10,所述换热器输水口10与上固定盘内的冷却水道相连,所述下固定盘设置有出水口与换热器底部的出水管连接。
[0025]其中,设置输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将冷却水进行循环输送,防止冷却水在一定时间后无法起到冷却的问题。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027]以上举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包括碳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炉(1)炉体接有两根管道与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连接,所述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通过管道并列排布且内部均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均放置有蜂窝冷凝器(15),所述第一冷凝仓(2)和第二冷凝仓(3)连接管道与串联排布的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第二换热器(5)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放置有换热器(12),所述第二换热器(5)另一端与第一滤芯(7)和第二滤芯(8)之间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滤芯(7)另一端与第一真空泵(6)连接,所述第二滤芯(8)另一端与第二真空泵(9)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炉脱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冷凝器(15)呈圆柱形,并且开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蜂窝冷凝器(15)内部设置有不规则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不与通孔相接,其进口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学军陶龙姜鹏乙福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优碳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