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包括底座、立柱、第一步进电机、电动气缸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底座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一端焊接有立柱,所述底座一侧两端和另一侧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底部通过转槽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所述立柱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该新型能方便人员监控鹤管与罐车进气口之间的对接情况,能方便利用电机带动鹤管进行升降,从而有效节能,鹤管的防冻效果佳,装置能方便进行移动,且在无需移动时可以将滚轮收起,保证放置时的稳定性,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驱动密闭鹤管
本技术涉及密闭鹤管
,特别涉及气缸驱动密闭鹤管。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对油气进行装车,所以需要利用鹤管对油气进行传输,由于气动驱动较为安全,所以鹤管的动作常常利用气缸进行驱动。以往的密闭鹤管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方便人员监控鹤管与罐车进气口之间的对接情况;2、不能方便利用电机带动鹤管进行升降,从而有效节能;3、鹤管的防冻效果不佳;4、装置不能方便进行移动,且在无需移动时将滚轮收起,保证放置时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气缸驱动密闭鹤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包括底座、立柱、第一步进电机、电动气缸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底座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底座一端焊接有立柱,所述底座一侧两端和另一侧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底部通过转槽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所述立柱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贯穿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内套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一端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安装板底端一侧焊接有短板,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外围套设有位移板,所述短板顶部设置有轴承且丝杆底部位于轴承内,所述位移板顶部和旋转柱顶端一侧均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之间连接有输气鹤管,所述输气鹤管外表层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位移板底部一端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横板顶部一端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一端贯穿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电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板下端设置有硬管且硬管顶端外围设置有与螺纹接头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硬管底部连接有集气密闭罩。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柱底部和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棉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摄像头,利用位移板底部一端安装的摄像头,利用视频传输线连接摄像头的信号输出端与外部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从而方便人员观察显示屏对摄像头摄录的现场情况进行监控,进而方便人员监控鹤管与罐车进气口之间的对接情况。2.通过设置第二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工作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位移板升降,利用第二步进电机工作时带动位移板进行升降,从而方便带动输气鹤管进行升降,相较于以往利用液压带动鹤管上下移动,节能效果更佳。3.通过设置输气鹤管外表层的保温层为硅酸铝保温棉材料制成,可以大大提升输气鹤管的保温效果,防止外部气温较低时对输气鹤管内油气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4.通过设置锁紧螺钉、L形固定块、调节螺栓和可制动万向轮,利用可制动万向轮,方便人员推动底座的位置,进而方便根据需要将本密闭鹤管移动到合适位置进行工作,人员在L形固定块顶部的螺纹孔内转动调节螺栓,从而方便调节可制动万向轮的上下位置,在无需移动时,可以将可制动万向轮收起,使得可制动万向轮底端的高度高于底座底端的高度,进而可以保证本密闭鹤管放置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缸驱动密闭鹤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缸驱动密闭鹤管的保温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缸驱动密闭鹤管的导向槽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轴套;4、第一步进电机;5、锁紧螺钉;6、L形固定块;7、调节螺栓;8、可制动万向轮;9、旋转柱;10、横板;11、电动气缸;12、输气鹤管;13、竖板;14、连接块;15、安装板;16、第二步进电机;17、短板;18、位移板;19、硬管;20、螺纹接头;21、摄像头;22、保温层;23、导向槽;24、连接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包括底座1、立柱2、第一步进电机4、电动气缸11和第二步进电机16,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4,所述底座1一端焊接有立柱2,所述底座1一侧两端和另一侧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5安装有L形固定块6,所述L形固定块6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底部通过转槽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8,所述立柱2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贯穿设置有轴套3,所述轴套3内套设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一端焊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顶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动气缸11,所述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顶端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16,所述安装板15底端一侧焊接有短板17,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外围套设有位移板18,所述短板17顶部设置有轴承且丝杆底部位于轴承内,所述位移板18顶部和旋转柱9顶端一侧均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有螺纹接头20,所述螺纹接头20之间连接有输气鹤管12,所述输气鹤管12外表层设置有保温层22,所述位移板18底部一端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摄像头21。其中,所述横板10顶部一端焊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一端贯穿设置有导向槽23,所述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导向槽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利用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贯穿竖板13一端的导向槽23,可以大大提升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连接块14水平移动时的稳定性。其中,所述位移板18下端设置有硬管19且硬管19顶端外围设置有与螺纹接头20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硬管19底部连接有集气密闭罩。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硬管19顶端外围的外螺纹方便将硬管19固定安装在螺纹接头20底部。其中,所述旋转柱9底部和第一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顶部均设置有连接盘24且连接盘24之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利用螺钉连接连接盘24,从而可以方便对旋转柱9和第一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进行连接固定,连接固定效果佳。其中,所述保温层22为硅酸铝保温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利用输气鹤管12外表层的保温层22为硅酸铝保温棉材料制成,可以大大提升输气鹤管12的保温效果,防止外部气温较低时对输气鹤管12内油气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工作时,第一步进电机4、电动气缸11、第二步进电机16和摄像头21均连接外部电源进行使用,第一步进电机4工作时带动旋转柱9进行转动,电动气缸11工作时动力输出端带动连接块14进行水平移动,第二步进电机16工作时动力输出端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位移板18在进行上下移动,第一步进电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包括底座(1)、立柱(2)、第一步进电机(4)、电动气缸(11)和第二步进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4),所述底座(1)一端焊接有立柱(2),所述底座(1)一侧两端和另一侧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5)安装有L形固定块(6),所述L形固定块(6)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底部通过转槽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8),所述立柱(2)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贯穿设置有轴套(3),所述轴套(3)内套设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一端焊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顶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动气缸(11),所述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顶端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16),所述安装板(15)底端一侧焊接有短板(17),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外围套设有位移板(18),所述短板(17)顶部设置有轴承且丝杆底部位于轴承内,所述位移板(18)顶部和旋转柱(9)顶端一侧均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有螺纹接头(20),所述螺纹接头(20)之间连接有输气鹤管(12),所述输气鹤管(12)外表层设置有保温层(22),所述位移板(18)底部一端通过安装座安装有摄像头(21)。/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缸驱动密闭鹤管,包括底座(1)、立柱(2)、第一步进电机(4)、电动气缸(11)和第二步进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通过安装槽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4),所述底座(1)一端焊接有立柱(2),所述底座(1)一侧两端和另一侧两端均通过锁紧螺钉(5)安装有L形固定块(6),所述L形固定块(6)顶部通过螺纹孔安装有调节螺栓(7),所述调节螺栓(7)底部通过转槽安装有可制动万向轮(8),所述立柱(2)顶端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贯穿设置有轴套(3),所述轴套(3)内套设有旋转柱(9),所述旋转柱(9)一端焊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顶部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电动气缸(11),所述电动气缸(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顶端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16),所述安装板(15)底端一侧焊接有短板(17),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外围套设有位移板(18),所述短板(17)顶部设置有轴承且丝杆底部位于轴承内,所述位移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和,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工鼎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