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9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它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两端的挡板、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移动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侧面的第一立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侧面的升降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顶部且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相背于所述第一立板一侧的支撑架、通过固定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下表面的手指气缸。本结构自动化程度高,转移物料效率快,转移准确度高,不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节省了前期人力的投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取料技术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业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产品由机器加工取代了人力加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加工效率,也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或一个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最基础的便是产品的上料过程,上料的快慢以及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条工艺的效率以及最终成品的合格率。目前大多数的车间或流水线还是依靠操作员来完成工件的上料,人工上料远远不能满足机械加工对于物料数量的需求,人工操作弊端比较大,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浪费成本;人工上料效率低、准确度低,会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以及成品率;而且人工操作不当还会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它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底板、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两端的挡板、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两块所述挡板之间的移动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带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底板(11)、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两端的挡板(12)、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两块所述挡板(12)之间的移动板(13)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13)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4);/n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13)侧面的第一立板(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21)侧面的升降板(22)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21)顶部且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22)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23);/n抓取组件(3),所述抓取组件(3)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22)相背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移动组件(1),所述移动组件(1)包括底板(11)、对称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两端的挡板(12)、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两块所述挡板(12)之间的移动板(13)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1)上且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板(13)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4);
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板(13)侧面的第一立板(21)、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21)侧面的升降板(22)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21)顶部且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板(22)升降的第二驱动装置(23);
抓取组件(3),所述抓取组件(3)包括固定在所述升降板(22)相背于所述第一立板(21)一侧的支撑架(31)、通过固定柱(32)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1)下表面的手指气缸(33)以及圆周固定在所述手指气缸(33)端部的抓手(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对中取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为无杆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对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安拓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