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7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盒,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和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端面和收纳盒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收纳盒的下端处于滑槽中,所述收纳盒包扣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收纳条,所述收纳条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处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住侧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住框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丝杠和光杆,所述丝杠和光杆上贯穿设置有推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方便相加部件的转运取用,降低相机部件组装受到污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机组装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照相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形成影像并使用底片记录影像的设备,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现有的相机中基本上都具有变焦的能力。相机的变焦机构大多采用音圈马达,尤其在体积较小的相机中,如手机上的摄像头。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设置音圈马达,相对的相机的活动部件增多,在组装上更为复杂。需要更高的组装环境。以及在相机部件的转运和填装在相机组装设备上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部件污染,影响相机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盒,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均和壳体的内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盒(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两端均和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的下端面和收纳盒(2)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7),所述收纳盒(2)的下端处于滑槽(7)中;/n所述收纳盒(2)包扣框架(15),所述框架(15)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收纳条(11),所述收纳条(11)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处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住侧板(13),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抵住框架(15);/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收纳盒(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两端均和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8)的下端面和收纳盒(2)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滑槽(7),所述收纳盒(2)的下端处于滑槽(7)中;
所述收纳盒(2)包扣框架(15),所述框架(15)的内侧设置有若干收纳条(11),所述收纳条(11)的两端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处设置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一端抵住侧板(13),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抵住框架(15);
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杠(6)和光杆(10),所述丝杠(6)和光杆(10)上贯穿设置有推送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固定侧边(3),所述固定侧边(3)上分布设置有通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马达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杆(10)的两端均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鑫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卫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