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7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装箱技术领域,涉及汽车车门用包装,尤其是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包括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所述车窗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立方体框架的一侧端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制出一个嵌槽,该两嵌槽内分别用于嵌装车窗两侧的外框;所述底框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底座支撑件和车窗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其面向车窗支撑件的一侧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制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用于嵌入车门底框的外沿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
本技术属于包装箱
,涉及汽车车门用包装,尤其是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产业的精细分工,售后配件包装不同于生产配件,需要进行单件独立包装发送至经销商。现有技术中,对于汽车车门的包装一般采用硬质纸板将其外部包围,其内部的区域则采用塑料泡沫或EPS等材料将填充限位。采用以上技术所述的内部填充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采用塑料泡沫作为填充材料的话,其材质质轻易碎,容易导致污染。采用EPS材料虽然能解决塑料泡沫的污染问题,但其填充材料需进行预成型且质地柔软,在使用时一般需依据外包装的形状和尺寸制出相应的外部结构,并依据待固定的车门形状在其内部制出与车门外轮廓形状相同的嵌槽,使其将汽车车门与外包装之间的空间全部填满以达到缓冲效果。但这样的实施方式无疑会导致其适应性很低,需要一种车门制备一种填充装置,另外,其制出的填充装置体积很大,会浪费厂区内有限的工作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采用硬质纸板折叠成型,占用空间小,适用性广的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所述车窗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立方体框架的一侧端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制出一个嵌槽,该两嵌槽内分别用于嵌装车窗两侧的外框;所述底框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底座支撑件和车窗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其面向车窗支撑件的一侧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制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用于嵌入车门底框的外沿部分。进一步的,所述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分别采用一张硬质纸板一体折叠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车窗支撑件成型用的硬质纸板在展开状态下形成六个面,以其成型后立方体框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将六个面设置为两个宽度面,两个长度面和两个高度面,相邻的两面之间制有预折痕;所述的硬质纸板展开状态下形成“凸”字结构,位于中部的部分为一个长度面,该长度面的两侧对称制有高度面,其突出的部分为两个宽度面以及两个宽度面之间的长度面;在两个长度面,以及该两长度面之间的宽度面内一体制出一个通孔,该通孔主体为矩形,该矩形部分以宽度面的中线为轴左右对称,所述通孔位于两个长度面内的背向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镂空部分,该两镂空部分以通孔矩形部分的中心位置圆心对称,即通孔形状为类Z字。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支撑件为一侧开口的箱式结构,其成型用的硬质纸板在展开状态下形成五个面,以其成型后立方体箱式结构的底面和侧端面位置将五个面设置为底面,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相邻的两面之间制有预折痕;所述的硬质纸板展开状态下形成“十”字结构,位于中部的为底面,该底面左右两侧一体对称制出左端面和右端面,底面上下两侧一体对称制出的为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的前端面左右两侧和后端面左右两侧均对称一体制出折板,每个折板中部背向左、右端面的侧边位置均制出U型槽,左端面和右端面的中部制出矩形通孔,在底框支撑件成型状态下,其左、右端面制出的矩形通孔和折板制出的U型槽位置重合形成上端开口的所述容置槽。进一步的,所述底框支撑件形成的立方体盒式结构的开口内嵌装有立方体嵌块,该立方体嵌块的厚度与容置槽下端部至底面之间的间距适配。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采用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相配合对汽车车门卡装固定,车窗支撑件制出的两个嵌槽分别用于限制汽车车门的车窗两侧,底框支撑件用于嵌装车门底框的外沿,无需采用现有的填充材料将外包装与汽车车门之间的区域全部填充。车窗支撑件形成的立方体框架长向两端的宽度可与外围包装内部的宽度适配,而底座支撑件与车窗支撑件之间的间距可与外围包装的底部位置适配,而是形成三点或多点支撑的方式将汽车车门限制在外围包装内。本技术中,车窗支撑件和底板支撑件均可采用硬质纸板一体折叠成型,在非成型状态下,只需将硬质纸板逐层码放,所占体积远小于原有预成型的填充材料。本技术中,车窗支撑件采用宽度面,长度面和高度面一体制出的结构,在成型状态下可形成立方体结构,而其制出的类Z字形状的通孔,在成型之后除形成嵌槽之外,其嵌槽的端面两侧还分别背向延伸形成沟槽。汽车车门无论是前门还是后门,其车窗外框部分均是弧形的,前门向A柱侧形成弧形,后门向C柱侧形成弧形,因此,嵌槽向两侧制出的沟槽恰好能适应车窗外框形成的弧度,进而使得车窗的框架嵌在沟槽内,而非处于嵌槽开放的部分,不但可有效防止车窗外框脱出,也延展了两个嵌槽内部空间的区域,提升其适用性可适应不同不同尺寸的车窗外框。本技术中,底框支撑件采用底面,左右端面和前后端面一体制出的结构,在成型状态下可形成一侧开口的箱式结构,其左右端面形成的容置槽用于卡装在车门底框外沿的两点,形成点接触,结构稳定。底框支撑件内嵌装的立方体嵌块则用于对车门底框施加的压力进行分散,避免由于压强太大造成底框支撑件发生撕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车窗支撑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车窗支撑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车窗支撑件成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底框支撑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底框支撑件成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底框支撑件内嵌装立方体嵌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包括车窗支撑件2和底框支撑件4,所述车窗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立方体框架的一侧端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制出一个嵌槽,该两嵌槽内分别用于嵌装车窗1两侧的外框;所述底框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底座支撑件和车窗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其面向车窗支撑件的一侧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制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用于嵌入车门底框3的外沿部分。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分别采用一张硬质纸板一体折叠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窗支撑件成型用的硬质纸板在展开状态下形成六个面,以其成型后立方体框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将六个面设置为两个宽度面216,两个长度面211和两个高度面213,相邻的两面之间制有预折痕;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所述车窗支撑件为立方体框架,该立方体框架的一侧端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制出一个嵌槽,该两嵌槽内分别用于嵌装车窗两侧的外框;所述底框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底框支撑件和车窗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其面向车窗支撑件的一侧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制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用于嵌入车门底框的外沿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所述车窗支撑件为立方体框架,该立方体框架的一侧端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制出一个嵌槽,该两嵌槽内分别用于嵌装车窗两侧的外框;所述底框支撑件为立方体结构,该底框支撑件和车窗支撑件平行间隔设置,其面向车窗支撑件的一侧端面内沿其延伸方向制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用于嵌入车门底框的外沿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支撑件和底框支撑件分别采用一张硬质纸板一体折叠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门用内支撑包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支撑件成型用的硬质纸板在展开状态下形成六个面,以其成型后立方体框架结构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将六个面设置为两个宽度面,两个长度面和两个高度面,相邻的两面之间制有预折痕;所述的硬质纸板展开状态下形成“凸”字结构,位于中部的部分为一个长度面,该长度面的两侧对称制有高度面,其突出的部分为两个宽度面以及两个宽度面之间的长度面;在两个长度面,以及该两长度面之间的宽度面内一体制出一个通孔,该通孔主体为矩形,该矩形部分以宽度面的中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坤徐佳王文鹏张恒邦楚拱帆朱进王崇然刘桐孙浩赵培程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诚通物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