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0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属于鞋面技术领域,包括鞋面本体,鞋面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炫彩布,若干个炫彩布分别位于两侧的鞋帮面上,炫彩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反光层、透光支撑层以及透光防护层,基层由纤维束编织而成,纤维束以90°夹角编织成平纹组织,基层朝向反光层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反光层由镭射膜构成,反光层沿着若干个立体凸起与基层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利用反光层使得炫彩布上形成虹彩渐变的光纹,且通过立体凸起可以增加反光层的反光角度,增强反光层的反光效果,提高吸引注意的程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
本技术涉及鞋面
,具体为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
技术介绍
,鞋子作为必要的生活用品,品种和款式越来越多,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除了要求鞋子具有舒适性、透气性和防滑性等性能以外,对其外形、时尚性和特殊功能也提出了要求。消费者因白天需工作的原因,一般会选择夜晚进行夜跑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地,但夜晚光线不充足,对于消费者会有一定危险性,鞋面的外观效果形式单一,呆板,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鞋面视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利用反光层使得炫彩布上形成虹彩渐变的光纹,且通过立体凸起可以增加反光层的反光角度,增强反光层的反光效果,提高吸引注意的程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包括鞋面本体,所述鞋面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炫彩布,若干个所述炫彩布分别位于两侧的鞋帮面上,所述炫彩布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反光层、透光支撑层以及透光防护层,所述基层由纤维束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以90°夹角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基层朝向反光层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所述反光层由镭射膜构成,所述反光层沿着若干个立体凸起与基层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照射在反光层时,光线会被反射并在反光层上形成虹彩渐变的光纹,从而提高鞋面外观的美观度,且利用立体凸起可以增加反光层的反光角度,从而增强反光层的反光效果,提高吸引注意的程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支撑层由氟碳树脂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氟碳树脂是一种透明的材质,具有耐热性、耐寒性、耐化学品性、低温柔韧性,可以在各个环境使用,不会因为温度或者气候的变化而失效,确保光线通过的同时对基层和反光层进行保护,增加装饰布的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支撑层内设置有若干个荧光颗粒,若干个所述荧光颗粒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线较暗时,荧光颗粒会吸收光能并发出光照,使得炫彩布具有夜光的效果,且荧光颗粒发出的光照会照射至反光层上,从而进一步提高鞋面的外观美感,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层和透光支撑层之间与透光支撑层和透光防护层之间均通过透明水性乳胶水进行粘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镭射膜的反光和荧光颗粒的发光的同时,增加反光层和透光支撑层之间与透光支撑层和透光防护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束包括第一纤维和第二纤维,所述第一纤维螺旋缠绕在第二纤维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连接方式,可以增强纤维束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进一步提高基层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纤维由尼龙纤维构成,所述第二纤维由金属纤维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纤维具有消除静电的效果,能减小基层与鞋面本体之间产生的静电,尼龙纤维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疲劳程度,利用第一纤维与第二纤维的连接方式,能减小第二纤维与外界物体相接触的概率,从而减小第二纤维受到的磨损,提高炫彩布的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纤维表面间隔涂覆有驱蚊微胶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蚊微胶囊可以使得鞋面具有驱蚊效果,减少因炫彩布的光线吸引来的蚊虫,从而减小穿着者被叮咬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光防护层由TPU薄膜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PU薄膜具有较强的弹性、耐磨性以及透明的特点,使得在确保镭射膜的反光和荧光颗粒的发光的同时,对荧光颗粒和镭射膜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炫彩布的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光线照射在炫彩布时,光线会被反射并在反光层上形成虹彩渐变的光纹,且光线较暗时,荧光颗粒会吸收光能并发出光照,且荧光颗粒发出的光照会照射至反光层上,使得炫彩布具有反光效果,这样能提高鞋面的外观美感,提高吸引注意的程度,进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纤维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鞋面本体;2、炫彩布;3、基层;4、反光层;5、透光支撑层;6、透光防护层;7、纤维束;8、立体凸起;9、荧光颗粒;10、第一纤维;11、第二纤维;12、驱蚊微胶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鞋面本体1,鞋面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炫彩布2,若干个炫彩布2分别位于两侧的鞋帮面上,其中炫彩布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3、反光层4、透光支撑层5以及透光防护层6,透光支撑层5由氟碳树脂构成,氟碳树脂是一种透明的材质,具有耐热性、耐寒性、耐化学品性、低温柔韧性,可以在各个环境使用,不会因为温度或者气候的变化而失效,且透光防护层6由TPU薄膜构成,TPU薄膜具有较强的弹性、耐磨性以及透明的特点,利用透光防护层6和透光支撑层5,使得在确保光线通过的同时,对基层3和反光层4进行保护,提高炫彩布2的寿命,其中反光层4和透光支撑层5之间与透光支撑层5和透光防护层6之间均通过透明水性乳胶水进行粘接,且透明水性乳胶水采用的是景宏H-1300水性乳胶,使得在确保光线通过的同时,增加反光层4和透光支撑层5之间与透光支撑层5和透光防护层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基层3由纤维束7编织而成,其中基层3朝向反光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8,反光层4由镭射膜构成,且反光层4沿着若干个立体凸起8与基层3相连接,光线照射在炫彩布2时,光线会被反射并在反光层4上形成虹彩渐变的光纹,从而提高鞋面外观的美观度,且利用立体凸起8可以增加反光层4的反光角度,从而增强反光层4的反光效果,其中透光支撑层5内设置有若干个荧光颗粒9,若干个荧光颗粒9间隔设置,光线较暗时,荧光颗粒9会吸收光能并发出光照,使得炫彩布2具有夜光的效果,且荧光颗粒9发出的光照会照射至反光层4上,这样能提高鞋面的外观美感,提高吸引注意的程度,进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纤维束7以90°夹角编织成平纹组织,利用平纹组织能增加增强基层3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基层3具有良好的坚牢和平挺性,进而增加基层3的强度,提高炫彩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本体(1),所述鞋面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炫彩布(2),若干个所述炫彩布(2)分别位于两侧的鞋帮面上,所述炫彩布(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3)、反光层(4)、透光支撑层(5)以及透光防护层(6),所述基层(3)由纤维束(7)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7)以90°夹角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基层(3)朝向反光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8),所述反光层(4)由镭射膜构成,所述反光层(4)沿着若干个立体凸起(8)与基层(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鞋面本体(1),所述鞋面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炫彩布(2),若干个所述炫彩布(2)分别位于两侧的鞋帮面上,所述炫彩布(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基层(3)、反光层(4)、透光支撑层(5)以及透光防护层(6),所述基层(3)由纤维束(7)编织而成,所述纤维束(7)以90°夹角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基层(3)朝向反光层(4)的一侧辊压成型有若干个立体凸起(8),所述反光层(4)由镭射膜构成,所述反光层(4)沿着若干个立体凸起(8)与基层(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支撑层(5)由氟碳树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镭射反光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支撑层(5)内设置有若干个荧光颗粒(9),若干个所述荧光颗粒(9)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七八九化纤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