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99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具体涉及塑料薄膜技术的领域,包括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透明阻燃薄膜和金属主网,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顶部粘接有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两侧均粘接有透明阻燃薄膜,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底部粘接有金属主网,所述金属主网一端贯穿透明阻燃薄膜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主网可提高塑料薄膜的强度与稳定性,可在遇到小冰雹天气时对小冰雹进行阻拦,防止小冰雹直接将塑料薄膜给击穿,从而对大棚内农作物进行保护,且塑料薄膜每隔一段便会设置透明阻燃薄膜,透明阻燃薄膜阻燃性较好,当塑料薄膜着火后火势也不会蔓延,保护了塑料大棚的安全,也提高了高稳定性塑料薄膜的防火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的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会利用塑料大棚来对农作物进行反季节栽种,而在一些天气会突然下起小冰雹,这些小冰雹一般会将塑料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给击穿,对大棚内的农作物造成损害,且在农村或郊区有些调皮的熊孩子可能会恶意的点燃塑料薄膜,然后逃跑,而现有的塑料薄膜一点即着,火势还会沿着塑料薄膜进行蔓延,从而造成农户的损失,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金属主网和透明阻燃薄膜的设置,解决了无法提高塑料薄膜强度与防火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透明阻燃薄膜和金属主网,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顶部粘接有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两侧均粘接有透明阻燃薄膜,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底部粘接有金属主网,所述金属主网一端贯穿透明阻燃薄膜内部,所述金属主网底部粘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位于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正下方,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透明阻燃薄膜和金属主网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了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填充有透明软胶,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和透明阻燃薄膜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三角凹槽,所述金属主网由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构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外涂有黑色吸热涂料。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粘接在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和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之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层固定粘接在透明阻燃薄膜内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静电层与透明阻燃薄膜顶部均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与透明阻燃薄膜底部均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阻燃薄膜由阻燃颗粒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静电层为PVC透明材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的金属主网可提高塑料薄膜的强度与稳定性,可在遇到小冰雹天气时对小冰雹进行阻拦,防止小冰雹直接将塑料薄膜给击穿,从而对大棚内农作物进行保护,且塑料薄膜每隔一段便会设置透明阻燃薄膜,透明阻燃薄膜阻燃性较好,当塑料薄膜着火后火势也不会蔓延,保护了塑料大棚的安全,也提高了高稳定性塑料薄膜的防火性。2、本技术的防静电层可减小塑料薄膜表面对灰尘的吸附,防滑三角凹槽可增大塑料薄膜与大棚间的摩擦力,来防止塑料薄膜之间进行粘连或在大棚上打滑,黑色吸热涂层可在冬天进行吸热,提高棚内的温度,透明软胶可提高两个薄膜层、透明阻燃薄膜与金属主网之间粘接的牢固性,也提高了塑料薄膜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金属主网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金属主网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1、防静电层;12、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3、透明阻燃薄膜;14、防滑三角凹槽;15、固定孔;16、透明软胶;2、金属主网;21、第一金属层;22、第二金属层;23、黑色吸热涂料。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顶部粘接有防静电层11,防静电层11可降低塑料薄膜表面的减低,减少灰尘吸附,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两侧均粘接有透明阻燃薄膜13,透明阻燃薄膜13较透明,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底部粘接有金属主网2,金属主网2可提高塑料薄膜的稳定性与强度,金属主网2一端贯穿透明阻燃薄膜13内部,金属主网2底部粘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配合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可对金属主网2进行隐藏与固定,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位于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正下方,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了固定孔15,固定孔15内填充有透明软胶16,透明软胶16可提高两个薄膜层、透明阻燃薄膜13与金属主网2之间粘接的牢固性,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和透明阻燃薄膜13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三角凹槽14,防滑三角凹槽14可提高塑料薄膜的防滑性能,金属主网2由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构成。第一金属层21外涂有黑色吸热涂料23,黑色吸热涂料23可进行吸热,光照也可通过金属网之间的间隙穿过塑料薄膜,第一金属层21粘接在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和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之间,第二金属层22固定粘接在透明阻燃薄膜13内部,第二金属层22未设黑色吸热涂料23的原因是透明阻燃薄膜13较透明,设置黑色吸热涂料23会影响透明阻燃薄膜13的透明性,防静电层11与透明阻燃薄膜13顶部均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与透明阻燃薄膜13底部均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透明阻燃薄膜13由阻燃颗粒制成,防静电层11为PVC透明材质。本技术工作原理:金属主网2可提高塑料薄膜的强度与稳定性,在突发小冰雹天气时,金属主网2可对小冰雹进行阻拦,防止小冰雹直接将塑料薄膜给击穿,从而对大棚内农作物进行保护,且塑料薄膜每隔一段设置透明阻燃薄膜13,透明阻燃薄膜13阻燃性较好,当塑料薄膜着火后火势也不会蔓延,保护了塑料大棚的安全,也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顶部粘接有防静电层(11),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两侧均粘接有透明阻燃薄膜(13),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底部粘接有金属主网(2),所述金属主网(2)一端贯穿透明阻燃薄膜(13)内部,所述金属主网(2)底部粘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位于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正下方,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了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内填充有透明软胶(16),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和透明阻燃薄膜(13)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三角凹槽(14),所述金属主网(2)由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顶部粘接有防静电层(11),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两侧均粘接有透明阻燃薄膜(13),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底部粘接有金属主网(2),所述金属主网(2)一端贯穿透明阻燃薄膜(13)内部,所述金属主网(2)底部粘接有均匀分布的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位于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正下方,所述第一透明塑料薄膜层(1)、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透明阻燃薄膜(13)和金属主网(2)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了固定孔(15),所述固定孔(15)内填充有透明软胶(16),所述第二透明塑料薄膜层(12)和透明阻燃薄膜(13)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三角凹槽(14),所述金属主网(2)由第一金属层(21)与第二金属层(2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塑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拓博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