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020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属于支重轮加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支重轮的端盖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端盖装配装置包括插销送料机构、端盖移送机构和打销机构;端盖移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伸缩杆和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承载轴,承载轴相对于伸缩杆轴向可移动连接,承载轴和伸缩杆之间具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使承载轴向伸缩杆的外端移动;所述打销机构包括随伸缩杆移动的打销台、安装在打销台上的驱动机构和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的顶杆,打销台上具有打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便于实现端盖装配的自动化,提高端盖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支重轮加工
,涉及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支重轮端盖和插销装配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加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支重轮的端盖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销送料机构、端盖移送机构和打销机构;端盖移送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伸缩杆和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承载轴,承载轴相对于伸缩杆轴向可移动连接,承载轴和伸缩杆之间具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使承载轴向伸缩杆的外端移动;所述打销机构包括随伸缩杆移动的打销台、安装在打销台上的驱动机构和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的顶杆,打销台上具有打销孔。
[0005]优选的,所述端盖装配装置包括一对插销送料机构、端盖移送机构和打销机构同时对轮体两端进行端盖的装配。
[0006]优选的,所述插销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台,所述送料台上设置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底壁从入料端到出料端向下倾斜。
[0007]优选的,所述送料台的出料端设置外挡板和内挡板,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具有容纳插销的间隙,所述外挡板和内挡板上具有让位槽。
[0008]优选的,所述送料台的出料端设置用于将插销向上顶起的驱动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送料台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分别构成所述送料槽的底壁和侧壁,所述侧板可调节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打销台上设置端盖定位座和定位驱动机构,端盖定位座上设置定位孔,定位驱动机构上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定位销,定位销穿入定位孔,定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座上下移动使定位销在定位孔中上下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设置驱动座,所述打销台和驱动座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端盖装配装置还包括滑轨桁架,所述打销台可滑动地固定在所述滑轨桁架上。
[0013]优选的,所述打销台上设置端盖传感器和插销传感器,所述端盖装配装置还设置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打销台的位移量。
[001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便于实现端盖装配的自动化,提高端盖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生产线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2为生产线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局部C的放大图;图6为图2中局部D的放大图;图7为图2中局部E的放大图;图8为图2中局部F的放大图;图9为图2中局部G的放大图;图10为图2中局部H的放大图;图11为端盖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局部I的放大图;图13为端盖移送机构和打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端盖移送机构和打销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注说明:100、轮体清洗机;110、上料搬运桁架;200、轮体输送线;300、衬套压装装置;310、衬套压装机;311、压板;320、衬套料仓;321、循环链;322、导杆;323、载盘;330、衬套搬运桁架;340、油盒;400、轮体浮封压装装置;410、第一压块;420、轮体浮封料仓;430、轮体浮封压装机构;431、压盘;440、轮体浮封检测机构;450、轮体浮封桁架;500、轮轴装配装置;510、轮轴过渡台;511、周向转动机构;512、轴向移动机构;520、轮轴桁架;600、密封圈装配装置;610、振动送料器;700、端盖浮封压装装置;710、端盖浮封储料仓;720、端盖浮封压装机;730、工位转盘;731、进料工位;732、压装工位;733、检测工位;734、出料工位;740、端盖浮封检测机构;800、端盖装配装置;810、插销送料机构;811、送料台;812、送料槽;813、底板;814、侧板;815、内挡板;816、外挡板;817、让位槽;820、端盖移送机构;821、伸缩杆;822、承载轴;830、打销机构;831、打销台;832、顶杆;833、端盖定位座;834、定位驱动机构;835、连接座;836、定位销;837、连接板;900、注油侧漏机;910、靠板;1000、跑合机;1100、下料工位;1110、支重轮桁架;1200、第一机器人;1300、第二机器人;1400、电控柜;1500、内径检测装置;1600、轮轴端盖输送线;1700、轮体;1800、端盖;1900、轮轴;2000、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重轮装配生产线,如图1

2所示,包括:轮体清洗机100,用于清洗轮体1700;轮体输送线200,用于运输轮体1700;衬套压装装置300,用于将衬套装配到轮体1700上;轮体浮封压装装置400,用于将轮体浮封装配到轮体上;轮轴装配装置500,用于将轮轴1900装配至轮体上;密封圈装配装置600,用于将密封圈装配到轮轴1900上;端盖浮封压装装置700,用于将端盖浮封装配到端盖1800上;端盖装配装置800,用于将端盖装配到轮体上;注油测漏机,用于往轮体内加注轮滑油并测试是否漏油;跑合机1000,用于对
支重轮进行跑合测试;下料工位1100,用于将装配完成的支重轮进行下料;第一机器人1200,用于夹持轮体后移动或翻转轮体,所述衬套压装装置300和所述轮体输送线200位于所述第一机器人1200的工作范围内;第二机器人1300,用于夹持并移动插销或端盖1800,第二机器人包括两副夹住,分别是用于夹持端盖的三脚夹爪和用于夹持插销和轮轴1900的双脚夹爪,所述端盖浮封压装装置700和所述端盖装配装置800位于所述第二机器人1300的工作范围内;电控柜1400,用于控制生产线协同工作。第一机器人1200和第二机器人1300都为六轴机器人,轮体输送线200部分为倍速链输送线。涉及的驱动机构都为伺服电机。
[0019]如图2、图4所示,轮体清洗机100上设置物体传感器,所述轮体输送线200和所述轮体清洗机100之间设置上料搬运桁架110,所述物体传感器和上料搬运桁架110都与所述电控柜1400连接,所述上料搬运桁架110能够将轮体从轮体清洗机100上搬运至轮体输送线200。轮体清洗机100包括清洗主体和传输带,清洗主体具有输出口,物体传感器设置在输出口处,当轮体清洗完成,通过传输带将轮体从输出口输送至清洗主体外,通过输出口时,物体传感器检测到轮体通过并将信号传递给电控柜1400,电控柜1400控制上料搬运桁架110将运作,上料搬运桁架110具有横向、竖向和夹持驱动机构,电控柜1400控制三种驱动机构将轮体夹持到轮体输送线200上,轮体输送线200将轮体输送到第一机器人1200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销送料机构(810)、端盖移送机构(820)和打销机构(830);端盖移送机构(820)包括驱动机构、伸缩杆(821)和安装在伸缩杆(821)上的承载轴(822),承载轴(822)相对于伸缩杆(821)轴向可移动连接,承载轴(822)和伸缩杆(821)之间具有弹性件,弹性件的弹力使承载轴(822)向伸缩杆(821)的外端移动;所述打销机构(830)包括随伸缩杆(821)移动的打销台(831)、安装在打销台(831)上的驱动机构和安装在驱动机构上的顶杆(832),打销台(831)上具有打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装配装置包括一对插销送料机构(810)、端盖移送机构(820)和打销机构(830)同时对轮体两端进行端盖的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送料机构(810)包括送料台(811),所述送料台(811)上设置送料槽(812),所述送料槽(812)的底壁从入料端到出料端向下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重轮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台(811)的出料端设置外挡板(816)和内挡板(815),所述外挡板(816)和内挡板(815)之间具有容纳插销的间隙,所述外挡板(816)和内挡板(815)上具有让位槽(817)。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富高杰张远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尔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