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鼠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09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叠式鼠标,包含一鼠标主体、一支撑部,以及连接鼠标主体与支撑部的一枢接结构。鼠标主体具有相连的一凹陷面与一感应面,其中,感应面可与一反射面接触,凹陷面可于鼠标主体形成一容置空间。枢接结构可连接支撑部与鼠标主体。其中可折叠式鼠标的支撑部可收纳于鼠标主体的容置空间之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鼠标,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式鼠标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操作便利性的需求,计算机经常配备有各式外围装置,例如键盘、鼠标及触控板。利用上述外围装置,使用者可以通过按下、滑动或滚动感测装置的方式产生输入讯号,外围装置将输入讯号转换为输出讯号,传送至计算机,以对于计算机进行控制或信息输入。现今的鼠标多仅具有个别的尺寸及外型,在真正使用前较难把握鼠标是否配合使用者的掌形,因此,如何有效地确保鼠标配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便成为相当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折叠式鼠标,用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掌形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鼠标,包含一鼠标主体、一支撑部,以及连接鼠标主体与支撑部的一枢接结构。鼠标主体具有相连的一凹陷面与一感应面,其中,感应面可与一反射面接触,凹陷面可于鼠标主体形成一容置空间。枢接结构可连接支撑部与鼠标主体。其中支撑部可收纳于鼠标主体的容置空间之中。枢接结构包含有配置于支撑部的一第一枢接部,以及配置于鼠标主体的一第二枢接部,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耦合,以连接支撑部与鼠标主体。鼠标主体包含一光感测模块,感应面具有一开口,开口的两侧各具有一托架,光感测模块可悬挂于托架上。其中,光感测模块可露出开口而与反射面接触。第一枢接部具有一滑动槽,鼠标主体包含一第一连杆与一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于滑动槽中滑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枢接于光感测模块,以使露出开口的光感测模块与反-->射面接触。感应面与反射面接触的一面具有一圆弧突起,圆弧突起具有一感应窗,光感测模块可设置于感应窗上方。圆弧突起与反射面接触的一弧长约为2公厘至4公厘。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可有效减少其收纳时的体积,并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掌形调整鼠标主体与支称部间的角度,使用上更为顺手。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A与图1B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侧视图;图2A与图2B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剖面图;图2C为绘示图2A的爆炸图;图3A与图3B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剖面图;图3C为绘示图3A的爆炸图;图4为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可折叠式鼠标    110:鼠标主体112:第二电路板      114:排线120:凹陷面          122:滑块130:感应面          132:开口134:托架            136:圆弧突起138:感应窗          140:第一连杆142:第二连杆        144:滑块150:支撑部          160:枢接结构162:第一枢接部      164:第二枢接部170:光感测模块      172:第一电路板-->174:发光组件    176:光传感器180:反射面      200:电池210:接收器     θ: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照图1A与图1B,其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侧视图。可折叠式鼠标100包含有一鼠标主体110、一支撑部150,与枢接鼠标主体110及支撑部150的一枢接结构160。其中,鼠标主体110中具有滚轮、主机板、光感测模块等组件。鼠标主体110具有相连的一凹陷面120与一感应面130,感应面130可于使用时与一反射面180接触,凹陷面120则形成一容置空间于鼠标主体110。如图1A所示,支撑部150可收纳于鼠标主体110的容置空间中,以有效地减少可折叠式鼠标100的体积。支撑部150亦可以枢接结构160作为轴心而掀开如图1B所示。由改变支撑部150与鼠标主体110间张开的角度θ,使可折叠式鼠标100得以配合不同使用者的掌形需求。同时参照图2A至图2C,图2A及图2B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剖面图,图2C则绘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为方便叙述本技术,图中省略了外壳的修饰。枢接结构160包含配置于支撑部150的第一枢接部162,与配置于鼠标主体110的第二枢接部164,其中第一枢接部162可与第二枢接部164耦合,以连接支撑部150与鼠标主体110,并调整鼠标主体110与支撑部150间的角度θ。为使鼠标主体110中的光感测模块170在不同的张开角度θ下仍能正常地运作,本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鼠标100的感应面130具有一开口132,开口132的两侧各具有一托架134,光感测模块170则悬挂于托架134上且光感测模块170可露出于开口132而与反射面180接触。鼠标主体110中更包含有一第一连杆140与一第二连杆142,其中第一枢接部162具有一滑动槽166,第一连杆140的一端可具有一滑块144,使第一连杆140可于第一枢接部162的滑动槽166中滑动。第一连杆140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142的一端,第二连杆142的另一端则枢接于光感测模块170。如图2A及图2B所示,可折叠式鼠标-->100可由滑动槽166、第一连杆140与第二连杆142,使露出于开口132的光感测模块170与反射面180接触。参照图3A至图3C,图3A与图3B分别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另一较佳实施例不同状态的剖面图,图3C为绘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光感测模块170中包含有一第一电路板172、一发光组件174,与一光传感器176,鼠标主体110亦具有一第二电路板112。可折叠式鼠标100的处理器可位于第二电路板112上。其中,第一电路板172与第二电路板112之间,利用排线114相连。发光组件174可为红外光发光二极管。感应面130与反射面180接触的一面具有一圆弧突起136,圆弧突起136具有一感应窗138,光感测模块170设置于感应窗138上方。如图3A及图3B所示,在调整鼠标主体110与支撑部150间的角度θ时,可折叠式鼠标100可利用感应面130的圆弧突起136,使光感测模块170与反射面180间的距离维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其中,圆弧突起136与反射面180接触时的弧长约为2公厘至4公厘。参照图4,为绘示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可折叠式鼠标100可为无线鼠标,其支撑部150中可设置有电池200。或者,可折叠式鼠标100的支撑部150中,可收纳一接收器210,当使用者不使用该折叠式鼠标100时,可将接收器210放置其中。由上述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可知,应用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可折叠式鼠标可有效减少其收纳时的体积,并可配合不同使用者的掌形调整鼠标主体与支称部间的角度,使用上更为顺手。当然,本实用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式鼠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鼠标主体,具有相连的一凹陷面与一感应面,该感应面与一反射面接触,该凹陷面于该鼠标主体形成一容置空间;    一支撑部;以及    一枢接结构,连接该支撑部与该鼠标主体,其中该支撑部具有收纳于该鼠标主体的该容置空间和与该鼠标主体间张开一角度的数个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鼠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鼠标主体,具有相连的一凹陷面与一感应面,该感应面与一反射面接触,该凹陷面于该鼠标主体形成一容置空间;一支撑部;以及一枢接结构,连接该支撑部与该鼠标主体,其中该支撑部具有收纳于该鼠标主体的该容置空间和与该鼠标主体间张开一角度的数个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鼠标,其特征在于,该枢接结构包含配置于该支撑部的一第一枢接部,以及配置于该鼠标主体的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二枢接部耦合,以连接该支撑部与该鼠标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鼠标,其特征在于,该鼠标主体包含一光感测模块,该感应面具有一开口,该开口的两侧各具有一托架,该光感测模块悬挂于该些托架,其中该光感测模块露出该开口而与该反射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泓健庄镇华官彦良
申请(专利权)人:英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