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806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包括托架、安装块、贴顶架条组件,所述托架位于贴顶架条之间联动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顶架条设有与托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朝向托架外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安装板部设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胶条,所述托架设有可供防水胶条嵌合的胶条插槽,所述防水胶条设有横截面呈矩形且与安装板部固连的柱体,所述柱体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另一端固连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与胶条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
技术介绍
行李架一般安装在车顶,主要功能是承载行李箱放不下的物品,多为体较大的自行车、折叠床等行李,车主需将货物固定到位,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传统行李架多为一体化结构使用麻烦,无法自由安装与拆卸,用户不能及时维修与更换贴顶行李架。公开号为“CN211280853U”的技术公开了名为“一种减少风阻的贴顶行李架”,主要包括第一贴顶行李架条、第二贴顶行李架条及行李架安装结构,所述第二贴顶行李架条设置于第一贴顶行李架条底部,所述第一贴顶行李架条与第二贴顶行李架条一端设置有第一贴顶行李架固定块,该减少风阻的贴顶行李架摒弃传统一体化结构,可以自由安装与拆卸第一贴顶行李架条与第二贴顶行李架条,方便用户维修与更换第一贴顶行李架条与第二贴顶行李架条,同时第一贴顶行李架条与第二贴顶行李架条中空设计,减少汽车驾驶时的风阻,有利于用户使用。上述行李托架主要解决了风阻较大的技术难题,但是并未解决有关防水的问题,在行李托架与车顶多处连接点都存在漏水风险,一旦发生漏水情况,则会影响车内司乘人员,故防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两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托架位于安装块之间设有贴顶架条组件,所述贴顶架条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于托架两侧的贴顶架条,所述安装块的端部与贴顶架条的端部抵触连接,所述托架位于贴顶架条之间联动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托架、贴顶架条通过固定块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顶架条设有与托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朝向托架外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安装板部设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胶条,所述托架设有可供防水胶条嵌合的胶条插槽,所述防水胶条设有横截面呈矩形且与安装板部固连的柱体,所述柱体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另一端固连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与胶条插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贴顶架条与托架之间设置第一防水机构,可避免发生漏水,其中第一防水机构包括柱体、凸部、胶条插槽,利用凸部嵌合于胶条插槽内,柱体将凸部与安装板部实现固连,可实现防水,且贴顶架条为自身可弹性形变的非金属材质,行李托架与车顶安装越紧,延伸部与车顶安装处抵触连接的越紧密,从而防水性能越高。上述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与安装板部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延伸部、安装板部固连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安装板部呈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另一端朝向安装板部倾斜设置。上述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安装板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贴顶架条为自身可弹性形变的非金属材质,行李托架与车顶安装越紧,延伸部与车顶安装处抵触连接的越紧密,从而防水性能越高,延伸部、安装板部与连接部三者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上述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两端分别设有可将固定块与托架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螺钉连接组件,所述固定块中部设有联动孔,所述联动孔内设有可将固定块与车体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螺栓,所述联动孔与螺栓之间设有第二防水机构。上述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位于螺栓头部与联动孔之间的密封垫圈,所述螺栓相对于自身头部另一端与联动孔之间设有套设与螺栓端部的第一密封套圈,所述第一密封套圈沿螺栓轴线方向设有套设于螺栓端部的第二密封套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块与车顶连接处设置第二防水机构,可进一步提升行李托架的防水性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贴顶架条与托架之间设置第一防水机构、在固定块与车顶连接处设置第二防水机构,可避免发生漏水,其中第一防水机构包括柱体、凸部、胶条插槽,利用凸部嵌合于胶条插槽内,柱体将凸部与安装板部实现固连,可实现防水,且贴顶架条为自身可弹性形变的非金属材质,行李托架与车顶安装越紧,延伸部与车顶安装处抵触连接的越紧密,从而防水性能越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包括托架1,所述托架1两端连接有安装块8,所述托架1位于安装块8之间设有贴顶架条2组件,所述贴顶架条2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于托架1两侧的贴顶架条2,所述安装块8的端部与贴顶架条2的端部抵触连接,所述托架1位于贴顶架条2之间联动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块31,所述托架1、贴顶架条2通过固定块31与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贴顶架条2设有与托架1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部21,所述安装板部21朝向托架1外侧设有延伸部22,所述安装板部21设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胶条23,所述托架1设有可供防水胶条23嵌合的胶条插槽11,所述防水胶条23设有横截面呈矩形且与安装板部21固连的柱体231,所述柱体231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21另一端固连有凸部232,所述凸部232嵌入与胶条插槽11内。所述延伸部22与安装板部21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延伸部22、安装板部21固连的连接部24,所述连接部24与安装板部21呈角度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22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21另一端朝向安装板部21倾斜设置,所述延伸部22、安装板部21与连接部24一体成型。所述固定块31两端分别设有可将固定块31与托架1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螺钉连接组件33,所述固定块31中部设有联动孔32,所述联动孔32内设有可将固定块31与车体实现可拆卸连接的螺栓4,所述联动孔32与螺栓4之间设有第二防水机构。所述第二防水机构包括位于螺栓4头部与联动孔32之间的密封垫圈5,所述螺栓4相对于自身头部另一端与联动孔32之间设有套设与螺栓4端部的第一密封套圈6,所述第一密封套圈6沿螺栓4轴线方向设有套设于螺栓4端部的第二密封套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两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托架位于安装块之间设有贴顶架条组件,所述贴顶架条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于托架两侧的贴顶架条,所述安装块的端部与贴顶架条的端部抵触连接,所述托架位于贴顶架条之间联动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托架、贴顶架条通过固定块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顶架条设有与托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朝向托架外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安装板部设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胶条,所述托架设有可供防水胶条嵌合的胶条插槽,所述防水胶条设有横截面呈矩形且与安装板部固连的柱体,所述柱体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另一端固连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与胶条插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两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托架位于安装块之间设有贴顶架条组件,所述贴顶架条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于托架两侧的贴顶架条,所述安装块的端部与贴顶架条的端部抵触连接,所述托架位于贴顶架条之间联动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托架、贴顶架条通过固定块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顶架条设有与托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部,所述安装板部朝向托架外侧设有延伸部,所述安装板部设有第一防水机构,所述第一防水机构包括防水胶条,所述托架设有可供防水胶条嵌合的胶条插槽,所述防水胶条设有横截面呈矩形且与安装板部固连的柱体,所述柱体相对于固连安装板部另一端固连有凸部,所述凸部嵌入与胶条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防水式贴顶行李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安装板部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延伸部、安装板部固连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居文斌黎伟红陈再付应纪利薛耿铭刘树森刘平轩余光飞余忠核余欣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