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门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00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涉及汽车连接的技术领域,且具有一种背门铰链,包括背门铰链,背门铰链包含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左摆动臂,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通过中间的左摆动臂进行衔接,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保持垂直,且并不相交,左摆动臂呈现“L”形状,左摆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一的一侧,另一端这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二的背侧,左摆动臂的弯曲处固定安装有弯曲结构,弯曲结构位于左摆动臂的正中间位置。本技术通过增设在摆动臂弯曲处的弯曲结构可以使得背门铰链更大范围的活动,但是韧性铁片同时会局限一定的范围,以保持范围内的最大开合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连接的,具有一种背门铰链


技术介绍

1、在最开始的时候,为了让驾驶者和乘客能从车外进入车内,从车内回到车外,便生产设有了车门。而为了把车门和车身联接起来,并使得车门能够开合,车门铰链就此产生。车门铰链的功用之一就是联接车身和车门,所以车门铰链最少由三个组件构成,例如,和车身相联接的车身件、和车门相联接的车门件、联接车身件和车门件并保证车门铰链能做出开合运动的连接件,轿车铰链的种类许多,分类标准也五花八门。按所处在的位置分不同的位置对铰链的要求也就不一样,铰链自然也就不同。按所处位置,汽车铰链分为发盖铰链、侧门铰链和后背门铰链三种。

2、申请号为cn201210316282.7,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包括后背门铰链轴,后风挡玻璃铰链臂和后背门总成铰链臂,所述后风挡玻璃铰链臂固定在后背门铰链轴上,所述后背门总成铰链臂固定在后背门铰链轴上,所述后风挡玻璃铰链臂和后背门总成铰链臂可绕后背门铰链轴旋转不同的角度:后风挡玻璃铰链臂绕后背门铰链轴转动时,后背门铰链轴转动,后背门总成铰链臂可以不转动,后背门总成铰链臂绕后背门铰链轴转动时,后背门铰链轴转动,后风挡玻璃铰链臂同时旋转,但存在不足的是不能够灵活开合,以及开合的范畴不够大。

3、为此针对上述的相关问题,本技术通过增设在摆动臂弯曲处的弯曲结构可以使得背门铰链更大范围的活动,但是韧性铁片同时会局限一定的范围,以保持范围内的最大开合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门铰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涉及汽车连接的
,一种背门铰链,包括背门铰链,所述背门铰链包含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和左摆动臂,所述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通过中间的左摆动臂进行衔接,所述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保持垂直,且并不相交,所述左摆动臂呈现“l”形状,所述左摆动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一的一侧,另一端这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二的背侧,所述左摆动臂的弯曲处固定安装有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位于左摆动臂的正中间位置,三个结构组成了一个整体的铰链,固定板一固定车身,固定板二固定车门,开车 通过中间的弯曲进行。

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呈现方圆形,且包含防水垫片、左固定座、压铆螺栓、衬套、铰链轴和凹槽,所述防水垫片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的下方,且整面贴合固定板一,所述左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一的上方,同整面贴合固定板一,所述压铆螺栓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的对角线两侧,所述衬套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一的一侧 ,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铰链轴转动设置在衬套的内部,且铰链轴的直径小于衬套一倍,所述固定板一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呈现一个矩形形状,且位于固定板一的中间位置,下方凹槽与车身上的凸块完整契合。

5、优选的,所述压铆螺栓的上端是扁圆状,且卡在固定板一的上方,而压铆螺栓的螺纹栓则贯穿固定板一位于底部,所述两个压铆螺栓大小一致,贯穿固定板一的压铆螺栓 可以通过下面的螺纹螺栓锁定衔接车身。

6、优选的,所述左摆动臂连接固定板二的高度面积完全贴合,通过高度契合的设置可以达到不易藏灰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弯曲结构包含固定块、弹簧一、韧性铁片和弹簧二,所述固定块共计两个,分别位于两端,所述两个固定块中间是由韧性铁片构成连接,且不与左摆动臂的弯曲面结合,所述左摆动臂的底端开设有两处开口,且相对,所述开口处分别固定链接有弹簧一和弹簧二,且弹簧一和弹簧二使用的弹簧为强劲弹簧,通过强劲的弹簧可以使得中间的弯曲力度更大,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开合范围,以及韧性铁片是可以达到一定的压制效果,因为具有韧性,所以也是有一定的活动度的。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二呈现方圆状,所述固定板二两侧相对开设有两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皆设有螺纹,通过内壁增设螺纹,使得两个部位衔接的更加紧密以及牢固。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为一种背门铰链通过增设在摆动臂弯曲处的弯曲结构可以使得背门铰链更大范围的活动,但是韧性铁片同时会局限一定的范围,以保持范围内的最大开合化。

11、2、本技术为一种背门铰链通过在固定孔内壁增设螺纹的方式来增强固定衔接的作用。

12、3、本技术为一种背门铰链通过设置的弯曲结构可以实现细微程度上的自动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门铰链,包括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铰链包含固定板一(10)、固定板二(11)、和左摆动臂(6),所述固定板一(10)与固定板二(11)通过中间的左摆动臂(6)进行衔接,所述固定板一(10)与固定板二(11)保持垂直,且并不相交,所述左摆动臂(6)呈现“L”形状,所述左摆动臂(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一(10)的一侧,另一端这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二(11)的背侧,所述左摆动臂(6)的弯曲处固定安装有弯曲结构(7),所述弯曲结构(7)位于左摆动臂(6)的正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10)呈现方圆形,且包含防水垫片(1)、左固定座(2)、压铆螺栓(3)、衬套(4)、铰链轴(5)和凹槽(9),所述防水垫片(1)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10)的下方,且整面贴合固定板一(10),所述左固定座(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一(10)的上方,同整面贴合固定板一(10),所述压铆螺栓(3)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10)的对角线两侧,所述衬套(4)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一(10)的一侧,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铰链轴(5)转动设置在衬套(4)的内部,且铰链轴(5)的直径小于衬套(4)一倍,所述固定板一(10)的底部开设有一凹槽(9),所述凹槽(9)呈现一个矩形形状,且位于固定板一(10)的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铆螺栓(3)的上端是扁圆状,且卡在固定板一(10)的上方,而压铆螺栓(3)的螺纹栓则贯穿固定板一(10)位于底部,两个压铆螺栓(3)大小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摆动臂(6)连接固定板二(11)的高度面积完全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结构(7)包含固定块(701)、弹簧一(702)、韧性铁片(703)和弹簧二(704),所述固定块(701)共计两个,分别位于两端,所述两个固定块(701)中间是由韧性铁片(703)构成连接,且不与左摆动臂(6)的弯曲面结合,所述左摆动臂(6)的底端开设有两处开口,且相对,所述开口处分别固定链接有弹簧一(702)和弹簧二(704),且弹簧一(702)和弹簧二(704)使用的弹簧为强劲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二(11)呈现方圆状,所述固定板二(11)两侧相对开设有两固定孔(8),所述固定孔(8)的内壁上皆设有螺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铰链,包括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门铰链包含固定板一(10)、固定板二(11)、和左摆动臂(6),所述固定板一(10)与固定板二(11)通过中间的左摆动臂(6)进行衔接,所述固定板一(10)与固定板二(11)保持垂直,且并不相交,所述左摆动臂(6)呈现“l”形状,所述左摆动臂(6)的一端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一(10)的一侧,另一端这活动连接在固定板二(11)的背侧,所述左摆动臂(6)的弯曲处固定安装有弯曲结构(7),所述弯曲结构(7)位于左摆动臂(6)的正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一(10)呈现方圆形,且包含防水垫片(1)、左固定座(2)、压铆螺栓(3)、衬套(4)、铰链轴(5)和凹槽(9),所述防水垫片(1)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10)的下方,且整面贴合固定板一(10),所述左固定座(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一(10)的上方,同整面贴合固定板一(10),所述压铆螺栓(3)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固定板一(10)的对角线两侧,所述衬套(4)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一(10)的一侧,且位于中间位置,所述铰链轴(5)转动设置在衬套(4)的内部,且铰链轴(5)的直径小于衬套(4)一倍,所述固定板一(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付余辉余光飞应纪利黎伟红邱春晓居文斌余忠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