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去黄剂、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06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去黄剂、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去黄剂、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去黄剂、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在不添加任何助剂的时候是无色透明状,有些为了能够看着好看才会添加各种颜料使其变成五颜六色,但是透明塑料的应用领域要比其他颜色的塑料广,但是塑料不可能一直保持着透明状,相比较其他颜色的塑料而言,透明塑料是塑料种类中上等的,没有掺杂任何杂质,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由于没有掺杂多种东西,安全性较高,所以透明塑料就会应用在食品包装,纯净水瓶甚至医药包装。在透明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是需要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生产而成,经过多次加工塑料原本的分子结构就会出现变化,塑料制品加工时易分解脱氯化氢,并产生阿利共振,形成共轭双键,数量达7个以上共轭双键时就出现黄光,从而出现泛黄的现象。特别在透明塑料制品中,这种黄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甚至会影响产品的销售,给厂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透明塑料就会出现轻微的黄色,那就需要添加塑料除黄剂来增加去除黄色,使其再次变成无色透明状。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塑料生产中能够去除透明塑料的黄光,并且不会影响塑料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去黄剂、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塑料去黄剂是通过将损坏的分子结构修复到正常来消除塑料中的黄光,同时保护塑料在高温高压中不会再次破坏,用在透明塑料中不会影响其安全性,能够将塑料中的黄光完全去除。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塑料去黄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10

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

15份、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13

20份、碳酸钙13

20份、硅微粉20

26份、氧化锌10

15份、三硬脂酸甘油酯17

26份;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烷偶联剂1.5

2份、咪唑金属盐络合物1.5

2份、胺类交联剂1.5

2份。
[0006]进一步,所述咪唑金属盐络合物为咪唑Cu2+络合物。
[0007]进一步,所述的咪唑金属盐络合物为CuBr2(2

MeIm)4或CuCl2(Im)4。
[0008]进一步,所述的胺类交联剂为二亚乙基三胺或三亚乙基四胺。
[0009]一种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0](1)将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搅拌5

10min;
[0011](2)将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锌、三硬脂酸甘油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破碎搅拌设备中进行破碎搅拌30

45min;
[0012](3)再向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依次加入硅烷偶联剂、胺类交联剂、咪唑金属盐络合物,然后进行混合,冷冻干燥后制得塑料去黄剂产品。
[0013]进一步,所述的破碎搅拌设备包括操控台与破碎搅拌组件,所述操控台上端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四周设置有定子组件,所述操控台上端设置有外壳框,所述外壳框上端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下端设置有微调控制机组,所述微调控制机组内设置有转速极限控制齿轮箱,所述破碎搅拌组件设置在微调控制机组下端,所述破碎搅拌组件包括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下端设置有可转动连接环,所述可转动连接环连接有破碎锤,所述破碎锤外表面设置有搅拌环,所述搅拌环内设置有转子块,所述的移动平台设置水平的十字形导槽,所述的移动平台与微调控制机组的具体连接是微调控制机组的顶部连接滑动轮,滑动轮的顶部可滑动设置在移动平台的导槽内,所述移动平台的导槽内还固定有若干力传感器,所述的若干力传感器连接一个控制电路,所述的定子组件采用若干电磁线圈组成,所述的定子组件也电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微调控制机组采用微型电机,所述的微调控制机组也电连接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用于通过力传感器采集动态控制过程中的力学数据并还用于动态调整微调控制机组/定子组件的工作模式。
[0014]进一步,所述的“将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锌、三硬脂酸甘油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破碎搅拌设备中进行破碎搅拌”具体是,将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锌、三硬脂酸甘油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到混合腔内,然后控制电路通过力传感器采集动态控制过程中的力学数据,然后控制电路同步控制微调控制机组和定子组件,使得微调控制机组和定子组件按照工作模式工作,所述的工作模式包括通过定子组件驱动具有多个转子块的破碎锤水平移动,包括通过定子组件驱动具有多个转子块的破碎锤转动,还包括通过微调控制机组驱动具有多个转子块的破碎锤转动。
[0015]进一步,所述的工作模式还包括通过调整转速极限控制齿轮箱改变“通过微调控制机组驱动具有多个转子块的破碎锤转动”的速度。
[0016]进一步,所述的控制电路连接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配置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为每一个工作模式构建独立的或组合的工作效能函数然后利用每一个工作模式构建独立的或组合的工作效能函数中效能特征学习最优化的效能函数配置,通过最优化的效能函数配置指导微调控制机组和定子组件按照工作模式工作。
[0017]塑料去黄剂使用方法,塑料颗粒热熔前混料时添加去黄剂,,去黄剂的添加量为塑料颗粒的0.005

0.01%,搅拌10

15min混合均匀。
[0018]有益效果
[0019]本申请适用于PVC、PE、PP、热塑性塑料以及热固性塑料、聚酯纤维等产品加工出现的黄光以及后期容易泛黄耐候性差的问题。在具体产品的效果上,本申请的去黄效果专门针对于塑料制品生产加温过程中出现的黄光,首先通过修复分子结构作用结构,同时通过光学原理“三原色”互补消除黄光,具体的,塑料颗粒热熔前混料时添加去黄剂,热熔过程中,硅烷偶联剂、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锌、三硬脂酸甘油酯共同与塑料颗粒作用,增加塑料颗粒的韧性,使得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参与塑料颗粒的内部结构,升温过程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在胺类交联剂的作用下交联接枝,初步修复断裂的高分子链,本申请通过固化反应,修复断裂的高分子结构,并且咪唑Cu2+络合物为蓝色金属络合物,通过适配剂量可以起到防黄且具有让人舒适蓝光存在,不同于群青的压黄效果。并且,本申请通过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混合,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形成高温保护膜,避免储存过程中温度过高提前交联化,并且通过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
的加入还可以解决塑料制品耐候性差的问题。在具体产品的制备上,本申请提供了塑料去黄剂制备方法,而且,进一步,提供了制备方法中的破碎搅拌设备,并且在制备的工作过程中,本申请可以为破碎搅拌工作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作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去黄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10

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

15份、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13

20份、碳酸钙13

20份、硅微粉20

26份、氧化锌10

15份、三硬脂酸甘油酯17

26份;组分B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烷偶联剂1.5

2份、咪唑金属盐络合物1.5

2份、胺类交联剂1.5

2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去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金属盐络合物为咪唑Cu2+络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去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咪唑金属盐络合物为CuBr2(2

MeIm)4或CuCl2(Im)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去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胺类交联剂为二亚乙基三胺或三亚乙基四胺。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甲基苯基硅氧烷支链型预聚物、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搅拌5

10min;(2)将碳酸钙、硅微粉、氧化锌、三硬脂酸甘油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破碎搅拌设备中进行破碎搅拌30

45min;(3)再向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依次加入硅烷偶联剂、胺类交联剂、咪唑金属盐络合物,然后进行混合,冷冻干燥后制得塑料去黄剂产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去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搅拌设备包括操控台与破碎搅拌组件,所述操控台上端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四周设置有定子组件,所述操控台上端设置有外壳框,所述外壳框上端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下端设置有微调控制机组,所述微调控制机组内设置有转速极限控制齿轮箱,所述破碎搅拌组件设置在微调控制机组下端,所述破碎搅拌组件包括主转轴,所述主转轴下端设置有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瑞刘少华刘俊楚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奇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