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0438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属于精炼技术领域,所述RH精炼方法包括:钢水进入RH精炼工序后,抽真空至气体压力为P1,提升气体流量为Q1,进行真空脱碳处理: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结束后,加铝并同时降低真空度至气体压力为P2,所述提升气体流量为Q2,Q2<Q1,进行循环脱氧;所述循环脱氧结束后,将所述钢水进行合金化;所述合金化结束后破除真空,完成RH精炼。该RH精炼方法在保证原有冶炼效果的基础上,夹杂物上浮更加充分,能耗更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在汽车用超低碳钢生产中的应用。碳钢生产中的应用。碳钢生产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炼
,涉及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超低碳钢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等行业,对表面质量要求极为严苛。冶炼该钢种时,采用的一般流程为顶底复吹转炉

RH精炼

板坯连铸,在RH精炼过程中,为了快速脱碳,在蒸汽泵或机械泵的作用下,RH真空度从大气压快速抽至100Pa以下,脱碳结束后加铝脱氧并保持真空度不变,加入合金后循环6~10min破除真空完成真空精炼。
[0003]在实践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RH精炼工艺存在能耗高和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的缺陷,因而亟需开发一种低能耗且夹杂物上浮充分的RH精炼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RH精炼工艺存在的能耗高和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该RH精炼方法在保证原有冶炼效果的基础上,夹杂物上浮更加充分,能耗更低。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在汽车用超低碳钢生产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所述RH精炼方法包括:
[0008]钢水进入RH精炼工序后,抽真空至气体压力为P1,提升气体流量为Q1,进行真空脱碳处理:
[0009]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结束后,加铝并同时降低真空度至气体压力为P2,所述提升气体流量为Q2,Q2<Q1,进行循环脱氧
[0010]所述循环脱氧结束后,将所述钢水进行合金化;
[0011]所述合金化结束后破除真空,完成RH精炼。
[0012]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脱碳处理中,P1为67~100Pa,所述提升气体流量Q1为170~240m3/h。
[0013]进一步的,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的处理时间为12~20min。
[0014]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脱氧中,P2为1~10kPa,所述提升气体流量Q2为120~160m3/h。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脱氧的处理时间为2

5min。
[0016]可选的,所述将所述钢水进行合金化包括:
[0017]将钛铁合金和锰铁合金加入至钢水中,所述钛铁合金和所述锰铁合金的加入量分别为1.1~1.4kg/t钢和1.0~1.3kg/t钢。
[0018]可选的,所述合金化结束后,继续循环处理6~10min后破除真空。
[0019]可选的,所述真空脱碳处理前,向转炉出钢结束后的钢水中加入铝渣球对顶渣改质。
[0020]可选的,所述RH精炼方法中,涉及的钢包容量为100~380t。
[002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在汽车用超低碳钢生产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通过在加铝脱氧后将真空度由67~100Pa改变至1~10kPa,使抽真空设备的蒸汽等能源消耗降低14%,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加铝脱氧后降低了提升气体流量和钢水环流量,降低了钢水中夹杂物随钢液循环的时间,有利于夹杂物上浮至顶渣去除。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5]图1是实施例5对RH精炼过程钢水中T.O含量的影响示意图;
[0026]图2是实施例5对中间包T.O含量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具体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各种效果将由此更加清楚地呈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0029]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0]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1]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表示任何顺序或次数,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3]专利技术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现有汽车板生产工艺真空度在加铝之后一直保持深真空(100Pa以下),造成了较大的蒸汽或能源消耗,生产成本较高。且在较大真空度下钢水循环速率高,在高速率循环条件下,钢包中夹杂物碰撞聚集增加,但较多夹杂物随着钢水循环,上浮至钢包顶渣的夹杂物反而不够充分,因此高真空度并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
[003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在加铝脱氧后,控制真空度由原有的67~100Pa改变至1~10kPa,提升气体流量由原来的170~240m3/h调整为120~
160m3/h。在RH精炼中,钢水循环流量一般采用下式确定:Q=11.4G
1/3
·
D
4/3
·
[ln(P0/P)]1/3
,式中Q代表钢水循环流量,t/min,G代表提升气体流量,L/min,D代表浸渍管内径,m;P0为大气压力,Pa;P为真空室压力,Pa。由于低真空度从67~100Pa改变至1~10kPa,配合提升气体流量降低,可将钢水循环流量从239t/min降至180t/min。减少循环流量可减少RH钢水的循环流动,有利于夹杂物上浮至顶渣去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后,钢水中T.O含量降至0.002%以下的时间从5.5min降至3.5min。因此,使用本专利技术不增加真空处理时间,在保证原有冶炼效果基础上,夹杂物上浮更加充分,同时蒸汽消耗平均减少了14%,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5]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所述RH精炼方法包括:
[0036]钢水进入RH精炼工序后,抽真空至气体压力为P1,提升气体流量为Q1,进行真空脱碳处理:
[0037]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结束后,加铝并同时降低真空度至气体压力为P2,所述提升气体流量为Q2,Q2<Q1,进行循环脱氧;
[0038]所述循环脱氧结束后,将所述钢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H精炼方法包括:钢水进入RH精炼工序后,抽真空至气体压力为P1,提升气体流量为Q1,进行真空脱碳处理: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结束后,加铝并同时降低真空度至气体压力为P2,所述提升气体流量为Q2,Q2<Q1,进行循环脱氧;所述循环脱氧结束后,将所述钢水进行合金化;所述合金化结束后破除真空,完成RH精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碳处理中,P1为67~100Pa,所述提升气体流量Q1为170~240m3/h。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碳处理的处理时间为12~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脱氧中,P2为1~10kPa,所述提升气体流量Q2为120~160m3/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低碳钢的RH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旋李海波朱国森季晨曦朱志远马文俊吕迺冰陈斌刘柏松初仁生董文亮邵肖静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