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浸渍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45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8
一种RH浸渍管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镁尖晶石砖、自流料、钢胆和浇注料,在镁尖晶石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陶瓷涂层,陶瓷涂层与自流料紧密接触,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1~0.5mm,镁尖晶石砖由上下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H浸渍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浸渍管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RH浸渍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法由德国蒂森公司所属鲁尔钢(Ruhrstahl)公司和海拉斯(Heraeus)公司于1958年专利技术并投入生产,在炼钢生产特别是洁净钢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一度采用热震稳定性好、抗渣性强的镁铬砖。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铬公害”、铬资源匮乏及节能降耗政策等驱使,不烧镁尖晶石砖制品逐步替代镁铬砖制品成为RH用内衬材料的主力。
[0003]RH浸渍管作为钢水循环冶炼的通道,其内衬损毁最为严重,更换最为频繁,是制约整个RH炉使用寿命的关键。现用的RH浸渍管由内向外依次为:镁尖晶石砖、自流料、钢胆及浇注料,在生产过程中,镁尖晶石砖用粘结剂组合、干燥后,安装吹氩管,组装钢结构,然后进行装模,在镁尖晶石砖及钢胆间浇注自流料,最后在钢胆与模具间灌入浇注料,经过养护、烘烤后制得成品。实践表明,自流料中水分较高(一般为6.5%),与镁尖晶石砖直接接触,若使用前烘烤不及时、不充分,将导致水分外渗入镁尖晶石砖中,随温度变化波动,可导致镁尖晶石砖中MgO水化或砖体结冰胀裂,致使浸渍管使用寿命大幅缩减。另外,由于目前镁尖晶石砖采用树脂结合,为含碳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非正常情况,如法兰焊缝开裂等,导致镁尖晶石砖背部碳氧化,致使材料结构疏松,强度下降,侵蚀异常,提前下线,严重的导致穿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RH浸渍管结构。
[0005]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RH浸渍管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镁尖晶石砖、自流料、钢胆和浇注料,在镁尖晶石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与自流料紧密接触。
[0007]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1~0.5mm。
[0008]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陶瓷涂层为纳米Al2O3涂层、纳米Al2O3‑
TiO2涂层或TiN涂层。
[0009]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在钢胆的外表面与浇注料之间设有锚固件。
[0010]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镁尖晶石砖由上下2

3层镁尖晶石环砖组成,当镁尖晶石砖设置为2层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标型镁尖晶石环砖和异型镁尖晶石环砖;当镁尖晶石砖设置为3层时,包括上部、中部对应设置的两层标型镁尖晶石环砖和下部设置的异型镁尖晶石环砖。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通过在镁尖晶石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陶瓷涂层,一方面直接隔绝了自流料与镁尖晶石砖体内MgO的接触,从根本上消除了MgO水化导致砖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寿命显著降低的隐患;另一方面,纳米涂层结构致
密度高,气孔率极低,阻碍了氧气向镁尖晶石砖内的传输通道,可极大降低镁尖晶石砖中碳的氧化,保持了砖体结构稳定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镁尖晶石砖;2、自流料;3、钢胆;4、浇注料;5、陶瓷涂层;6、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6]结合附图1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镁尖晶石砖1、自流料2、钢胆3和浇注料4,在镁尖晶石砖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陶瓷涂层5,所述陶瓷涂层5与自流料2紧密接触。
[0017]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1~0.5mm。
[0018]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陶瓷涂层为纳米Al2O3涂层、纳米Al2O3‑
TiO2涂层或TiN涂层。
[0019]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在钢胆3的外表面与浇注料4之间设有锚固件6。
[0020]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镁尖晶石砖1由上下2

3层镁尖晶石环砖组成,当镁尖晶石砖1设置为2层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标型镁尖晶石环砖和异型镁尖晶石环砖;当镁尖晶石砖1设置为3层时,包括上部、中部对应设置的两层标型镁尖晶石环砖和下部设置的异型镁尖晶石环砖。
[0021]实施本技术所述的RH浸渍管结构,镁尖晶石砖1由上下2

3层镁尖晶石环砖组成,陶瓷涂层5喷涂在与自流料紧密接触的镁尖晶石砖1的外表面上,陶瓷涂层5为纳米Al2O3涂层、纳米Al2O3‑
TiO2涂层或TiN涂层,陶瓷涂层5厚度为0.1~0.5mm;喷涂完成,在110℃的干燥窑内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可依次进行吹氩管安装、钢结构安装、模具安装、自流料及浇注料的浇注作业等工序。
[0022]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0023]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H浸渍管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镁尖晶石砖、自流料、钢胆和浇注料,其特征是:在镁尖晶石砖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与自流料紧密接触,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1~0.5mm,镁尖晶石砖由上下2

3层镁尖晶石环砖组成,当镁尖晶石砖设置为2层时,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标型镁尖晶石环砖和异型镁尖晶石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翠崔庆阳高耸焦智宇赵继增侯耀仲毛晓刚韩峰赵保群林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