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386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驱动板和编码板,所述编码板和驱动板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编码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多个驱动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MCU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抱闸控制模块、编码板接口和驱动板接口;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抱闸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连接,所述抱闸控制模块与编码板接口连接,所述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与通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与所述驱动板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设计、加工与使用成本,减小了系统功耗,并且可以轻松实现向更多轴的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驱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对伺服驱动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驱动控制方式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如单轴、一体化、双轴乃至多轴等。市面现存的驱动系统均为固定结构,无法灵活配置。单轴驱动器与双轴驱动器的电路板需各自独立设计制造,这增加了产品的研发与加工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本技术通过将驱动板与编码板模块化,通过板与板之间的相互串联,控制板同时控制多组驱动板编码板的方式,实现了多轴驱动控制,从而降低了设计、加工与使用成本,减小了系统功耗,并且可以轻松实现向更多轴的扩展。使得驱动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具有灵活的通信能力,便于用户观察驱动控制系统的使用状态。将多个所述驱动板串联在一起。通过控制板控制多个驱动板,从而可以实现多台电机的驱动控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驱动板和编码板,所述编码板和驱动板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编码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多个驱动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MCU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抱闸控制模块、编码板接口和驱动板接口;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抱闸控制模块和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连接,所述抱闸控制模块与编码板接口连接,所述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与通讯接口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与所述驱动板接口连接;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模块、驱动电路、报警采样模块、制动电路和驱动接口;所述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均连接有驱动接口,所述驱动接口为两个,所述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1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与制动电路和报警采样模块连接;所述编码板包括DI/DO控制模块、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和编码器接口,所述编码器接口为两个,所述编码器接口与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与DI/DO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多个所述编码板串联在一起,使DI/DO控制模块和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均与控制板上的MCU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包括CAN/RS485通讯模块和EtherCAT通讯管理模块,使得驱动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具有灵活的通信能力。进一步,多个所述驱动板串联在一起,驱动模块,驱动电路,报警采样模块,制动电路均通过驱动接口与控制板上的MCU模块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驱动板与编码板模块化,通过板与板之间的相互串联,控制板同时控制多组驱动板编码板的方式,实现了多轴驱动控制,从而降低了设计、加工与使用成本,减小了系统功耗,并且可以轻松实现向更多轴的扩展。使得驱动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具有灵活的通信能力,便于用户观察驱动控制系统的使用状态。将多个所述驱动板串联在一起。通过控制板控制多个驱动板,从而可以实现多台电机的驱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驱动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编码板示意图;其中,MCU模块1,通信接口模块2,EtherCAT通讯管理模块3,CAN/RS485通讯模块4,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抱闸控制模块6,编码板接口7,驱动板接口8;驱动模块9,驱动电路10,报警采样模块11,制动电路12,驱动接口13;DI/DO控制模块14,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编码器接口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驱动板和编码板,所述编码板和驱动板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编码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多个驱动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MCU模块1、通讯接口模块2、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抱闸控制模块6、编码板接口7和驱动板接口8;所述MCU模块1分别与抱闸控制模块6和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连接,所述抱闸控制模块6与编码板接口7连接,所述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与通讯接口模块2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2与所述驱动板接口8连接;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模块9、驱动电路10、报警采样模块11、制动电路12和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均连接有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接口13为两个,所述驱动模块9和驱动电路1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0分别与制动电路12和报警采样模块11连接;所述编码板包括DI/DO控制模块14、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和编码器接口16,所述编码器接口16为两个,所述编码器接口16与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连接,所述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与DI/DO控制模块14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编码板串联在一起,使DI/DO控制模块14和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均与控制板上的MCU模块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接口模块2包括CAN/RS485通讯模块4和EtherCAT通讯管理模块3,使得驱动控制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具有灵活的通信能力。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驱动板串联在一起,驱动模块9,驱动电路10,报警采样模块11,制动电路12均通过驱动接口与控制板上的MCU模块1连接。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驱动板和编码板,所述编码板和驱动板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编码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多个驱动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MCU模块(1)、通讯接口模块(2)、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抱闸控制模块(6)、编码板接口(7)和驱动板接口(8);所述MCU模块(1)分别与抱闸控制模块(6)和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连接,所述抱闸控制模块(6)与编码板接口(7)连接,所述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与通讯接口模块(2)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2)与所述驱动板接口(8)连接;/n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模块(9)、驱动电路(10)、报警采样模块(11)、制动电路(12)和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均连接有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模块(9)和驱动电路(1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0)分别与制动电路(12)和报警采样模块(11)连接;/n所述编码板包括DI/DO控制模块(14)、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和编码器接口(16),所述编码器接口(16)与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连接,所述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与DI/DO控制模块(1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灵活配置的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驱动板和编码板,所述编码板和驱动板均为多个,并且多个编码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多个驱动板串联后与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MCU模块(1)、通讯接口模块(2)、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抱闸控制模块(6)、编码板接口(7)和驱动板接口(8);所述MCU模块(1)分别与抱闸控制模块(6)和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连接,所述抱闸控制模块(6)与编码板接口(7)连接,所述电平转换及电平保护模块(5)与通讯接口模块(2)连接,所述通讯接口模块(2)与所述驱动板接口(8)连接;
所述驱动板包括驱动模块(9)、驱动电路(10)、报警采样模块(11)、制动电路(12)和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模块和驱动电路均连接有驱动接口(13),所述驱动模块(9)和驱动电路(10)连接,所述驱动电路(10)分别与制动电路(12)和报警采样模块(11)连接;
所述编码板包括DI/DO控制模块(14)、编码器信号处理模块(15)和编码器接口(16),所述编码器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立迈胜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