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行外设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86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行外设接口,涉及设备接口领域,以确保开始收发数据的信号可通知到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串行外设接口,位于处理芯片上,包括:收发数据的管脚、传输中断信号的管脚、传输时钟信号的管脚,以及传输片选信号的管脚;其中,传输中断信号的管脚,用于在收发数据的管脚做好收发数据的准备时,向外部设备发出中断信号。由于采用单独的物理管脚传输所述中断信号,以通知外部设备本端已准备好收发数据,所以无需在命令层调配同一管脚传输不同用途的信号,避免出现传输错误,进而确保开始收发数据的信号可通知到外部设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设备接口,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行外设接口
技术介绍
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允许主机与各种从机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数据交换。SPI系统有单线模式和双线模式之分,以双线模式使用居多,支持I2C或者UART配置端口。参见图1所示,基于SPI双线模式,主机HOST(即SPI设备)与从机SLAVE(例如:PDA等)之间主要使用4个管脚传输信号:串行时钟管脚(SPICL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管脚SP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管脚SPISI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片选管脚SPICS。但是,当从机侧数据准备好之后,基于现有单、双线SPI模式,没有相关物理管脚发出信号,通知主机开始收发数据。所以数据传输的连续性较差;在命令层调配同一管脚传输不同用途的信号有一定的复杂度;而且在命令层调配同一管脚传输不同用途的信号可能会出现传输错误,导致从机无法启动。进一步,现有单、双线SPI模式的数据吞吐量较小,不能满足大流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以确保开始收发数据的信号可通知到外部设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位于处理芯片上,包括:收发数据的管脚、传输时钟信号的管脚,以及传输片选信号的管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中断信号的管脚,用于在收发数据的管脚做好收发数据的准备时,向外部设备发出中断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行外设接口,位于处理芯片上,包括:收发数据的管脚、传输时钟信号的管脚,以及传输片选信号的管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中断信号的管脚,用于在收发数据的管脚做好收发数据的准备时,向外部设备发出中断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数据的管脚,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来的命令信号;以及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传输时钟信号的管脚,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来的时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毅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