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显示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70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5
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用于使所述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在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中,所述投影部具备中间膜以及隔着所述中间膜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二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玻璃板具备向所述靠室外的一侧露出的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一主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所述第四主面向所述靠室内的一侧露出,所述第三主面是所述第四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锡面和非锡面,所述锡面是表面能够被检测出锡的面,所述非锡面是表面的锡浓度比所述锡面的锡浓度低的面,所述第四主面配置有非锡面,所述虚像是基于形成在所述第四主面上的反射像的虚像,所述投影光包含S偏振光和P偏振光,在使用S偏振光和P偏振光以相同比例混合的混合光来作为所述投影光时,所述投影光中的波长400nm~小于500nm内的第一最大峰值光的强度为波长500nm~700nm内的第二最大峰值光的强度的1.25倍~2.5倍,在所述第四主面中,成为所述第一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比成为所述第二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大,且这两个反射率之差为0.15%以下。个反射率之差为0.15%以下。个反射率之差为0.1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平视显示器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平视显示器(此后有时记载为HUD)装置,该平视显示器装置搭载于车辆、飞机等移动体,将影像投影到乘员的前方视野内的投影部以使乘员视觉识别该影像。

技术介绍

[0002]作为HUD装置的所述投影部,使用了设置在移动体的前方部的挡风玻璃。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所述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在所述投影部中,可能在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以及靠室外的一侧的主面这两个主面上形成反射像。如果所述投影光的强度相同,则关于反射像的亮度,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的反射像的亮度更高。因此,在使HUD装置中的影像显示的亮度优先的情况下,在HUD装置中进行能够视觉识别到基于在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那样的光学设计。
[0003]所述投影部中的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靠室外的一侧的主面这两个主面上的反射像的形成关系到可能被乘员视觉识别为双重像的虚像(关于产生双重像的机构,参照非专利文献1)。在HUD装置中,作为减轻双重像的方式,具有楔型HUD方式和偏振光HUD方式。
[0004]关于楔型HUD方式,通过将所述投影部设为具备厚度逐渐地变动的楔角轮廓的投影部来调整投影光的光路,使得从乘员看来,基于在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与基于在靠室外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一致(关于减轻双重像的机构,参照非专利文献1)。
[0005]另外,利用如下的机构来减轻偏振光HUD方式的双重像。由具备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以及半波长板的层叠构件构成所述投影部,调整所述层叠构件的各材料,使得可见光区域内的折射率相同,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板配置在靠室内的一侧,由玻璃等构成,所述第二透光板配置在靠室外的一侧,所述半波长板配置在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第二透光板之间。而且,投影光相对于所述投影部以布鲁斯特角入射到所述投影部。
[0006]此外,在光向由ISO 16293

1中规定的钠钙硅酸盐玻璃的组合物构成的浮法玻璃板入射时,布鲁斯特角为56
°

[0007]利用由S偏振光构成的投影光,来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所述反射像。而且,经过所述投影部的投影光被半波长板变换为P偏振光。该P偏振光在到达了所述第二透光板的靠室外的一侧的主面时,不在该主面上反射而向靠室外的一侧射出。所述乘员视觉识别到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的、基于S偏振光的反射像的虚像。
[0008]另一方面,为了改善所述反射像的亮度,作为用于照射所述投影光的影像部的光源,使用了LED(例如,专利文献1~4)。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87792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177224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

90976号公报
[0014]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

180922号公报
[0015]非专利文献
[0016]非专利文献1:“新型
アクティブドライビングディスプレイの
開発”、
マツダ
技法、No.33(2016)、60页

65页

技术实现思路

[001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8]投影光的高亮度化导致在可见光线中具有最强能量的光带、即所谓的蓝光的强度增加。特别是在使用LED、尤其是白色LED、激光来作为影像部的光源的情况下,该问题显著地表现。来自显示装置的蓝光具有促使显示装置的观看者的眼睛疲劳的效果。
[0019]在所述楔型HUD方式和所述偏振光HUD方式的情况下,观看者视觉识别的显示是基于在投影部的靠室内的一侧的主面或靠室外的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的反射像的显示,因此可以说蓝光对乘员造成的影响有可能比智能手机、电视等其它普通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的影响小。然而,搭载于移动体的HUD装置的观看者主要是驾驶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HUD装置的影像的时间比较长,因此不能轻视蓝光对乘员造成的影响。
[0020]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蓝光对乘员造成的影响的HUD装置。
[002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2]在搭载于移动体、且用于使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的平视显示器装置中,投影部使用具备中间膜以及隔着中间膜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的部件,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配置在移动体的靠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二玻璃板配置在移动体的靠室内的一侧。
[0023]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通常使用通过浮法制造出的玻璃板(以下有时记载为“浮法玻璃板”)。浮法玻璃板在其制造过程中,在由熔融的锡构成的锡槽上成型为板状。因此,浮法玻璃板的主面具有在其制造过程中与锡槽接触的面即锡面以及与该锡面相反一侧的面即非锡面。
[0024]本专利技术人发现,浮法玻璃板的锡面上的可见光反射率比非锡面上的可见光反射率高,在浮法玻璃板的入射面侧会产生明确的差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视显示器装置是有效利用浮法玻璃的锡面上的可见光反射率与非锡面上的可见光反射率的差异而完成的。
[0025]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第一平视显示器装置(以下也称为第一HUD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用于使所述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在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中,
[0026]所述投影部具备中间膜以及隔着所述中间膜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二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内的一侧,
[0027]所述第一玻璃板具备向所述靠室外的一侧露出的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一主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
[0028]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所述第四主面向所述靠室内的一侧露出,所述第三主面是所述第四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
[0029]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锡面和非锡面,所述锡面是表面能够被检测出锡的面,所述非锡面是表面的锡浓度比所述锡面的锡浓度低的面,
[0030]所述第四主面配置有非锡面,
[0031]所述虚像是基于形成在所述第四主面上的反射像的虚像,
[0032]所述投影光包含S偏振光和P偏振光,
[0033]在使用S偏振光和P偏振光以相同比例混合的混合光来作为所述投影光时,
[0034]所述投影光中的波长400nm~小于500nm内的第一最大峰值光的强度为波长500nm~700nm内的第二最大峰值光的强度的1.25倍~2.5倍,
[0035]在所述第四主面中,成为所述第一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比成为所述第二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大,且这两个反射率之差为0.15%以下。
[0036]第一HUD装置使用包含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光来作为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用于使所述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在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中,所述投影部具备中间膜以及隔着所述中间膜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二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玻璃板具备向所述靠室外的一侧露出的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一主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所述第四主面向所述靠室内的一侧露出,所述第三主面是所述第四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锡面和非锡面,所述锡面是表面能够被检测出锡的面,所述非锡面是表面的锡浓度比所述锡面的锡浓度低的面,所述第四主面配置有非锡面,所述虚像是基于形成在所述第四主面上的反射像的虚像,所述投影光包含S偏振光和P偏振光,在使用S偏振光和P偏振光以相同比例混合的混合光来作为所述投影光时,所述投影光中的波长400nm~小于500nm内的第一最大峰值光的强度为波长500nm~700nm内的第二最大峰值光的强度的1.25倍~2.5倍,在所述第四主面中,成为所述第一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比成为所述第二最大峰值光的波长下的反射率大,且这两个反射率之差为0.15%以下。2.一种平视显示器装置,搭载于移动体,用于使所述移动体的乘员视觉识别基于投影光在投影部形成的反射像的虚像,在所述平视显示器装置中,所述投影部具备中间膜以及隔着所述中间膜相向地配置的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其中,所述第一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外的一侧,所述第二玻璃板配置在所述移动体的靠室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玻璃板具备向所述靠室外的一侧露出的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一主面的相反侧的第二主面,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第三主面和第四主面,所述第四主面向所述靠室内的一侧露出,所述第三主面是所述第四主面的相反侧的主面,所述第一玻璃板和所述第二玻璃板具备锡面和非锡面,所述锡面是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谷健介森直也中村洋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