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27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是将风扇卡扣固定于一散热板上,该散热板具有多数的散热片,于散热片上形成下卡扣部,于各下卡扣部之间形成切槽,该风扇具有一扇框以及弹性固定于该扇框周围的多数个上卡扣部,该上卡扣部具有L形部,且于该L形部中设有一肋,各该L形部与下卡扣部卡合,且各肋卡合于切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风扇与散热板迅速组合或拆卸,可降低组装成本。(*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传统上,风扇与散热板的结合方式通常是使用螺丝钉固定的方式,如图1所示,于风扇100上形成四个孔101,在将风扇100与散热板200组合时,四根螺丝钉300是分别贯通四个孔101锁入至散热板200中的螺孔(未显示)或凹槽(未显示)中。上述构造的组合方式,由于使用螺丝钉锁紧的固定方式,故必须使用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或治具以利于组装。因此,组装成本高,而且不易快速拆卸,不利于制造者与使用者。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能使风扇与散热板的组合与拆装便利化,以降低组装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是将风扇卡扣固定于一散热板上,该散热板具有多数的散热片,于该多数的散热片上形成倒L形的多数个下卡扣部,于各下卡扣部之间形成平行该散热片的切槽,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一扇框以及弹性固定于该扇框周围的呈L形的多数个上卡扣部,该上卡扣部具有L形部,且于该L形部中设有一肋,各该L形部是与相对应的倒L形的该下卡扣部卡合,且各肋卡合于相对应的切槽中。所述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上卡扣部的L形部下方形成一斜面。所述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卡扣部是由弹性材料所制成。因此,本技术可在不使用例如螺丝钉,铆钉等固定构件的情况下,将风扇与散热板迅速组合,并能迅速拆卸,其可降低组装-->成本,并使使用者易于拆卸。附图图面的说明:图1为一种习知的风扇与散热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参见图2,风扇1包含一扇框11与多数的上卡扣部12。上卡扣部12是弹性固定于扇框11的周围,或与扇框11一体成型并具一定的弹性。于各上卡扣部12具有一L形部13,于各L形部13上形成有朝向风扇1中心的肋14与斜面15。此外,散热板2包含多数的散热片21。于两个预定的散热片21上分别形成有呈倒L形的多数个下卡扣部22。各个下卡扣部22的上端往外形成一凸缘,于各个下卡扣部22之间形成有切槽23。参见图3,可更清楚地显示出切槽23的构造与功用。参见图2、3,当风扇1与散热板2组合时,上卡扣部12与下卡扣部22彼此卡扣。于此情况下,L形部13与倒L形的下卡扣部22卡合,藉以在铅直方向固定风扇1与散热板2。另一方面。肋14是套入卡合于切槽23中,藉以在水平方向固定风扇1与散热板2,这样,即可在铅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稳定地将风扇1固定于散热板2上。斜面15是于上述卡扣动作之前产生作用。在将风扇1卡扣至散热板2上时,并不需特别将上卡扣部12的L形部13往外扩张,只要使左右的上卡扣部12的斜面15与下卡扣部22接触,再对风扇1施以往下的力量,即可使L形部13自动往外扩张而与下卡扣部22-->卡扣,于卡扣完成后,由于上卡扣部12的弹性,使得L形部13得以内缩,以使上卡扣部12与下卡扣部22稳固地卡合。在拆卸风扇1与散热板2时,只需对多数的上卡扣部12的上端往内压,即可使多数的L形部13往外扩张。于此情况下,只需再将风扇1往上提起即可拆卸完成。图4显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风扇1与散热板2的卡扣装置。参见图4,风扇1包含一扇框11与多数的上卡扣部12。上卡扣部12是弹性固定于扇框11的周围,或者与扇框11一体成型并具一定的弹性。于各上卡扣部12具有一L形部13,于各L形部13上形成有远离风扇1中心的肋14与斜面15。此外,散热板2包含多数的散热片21。于两个预定的散热片21上分别形成有呈倒L形的多数个下卡扣部22。各个下卡扣部22的上端是往内形成一凸缘,于各个下卡扣部22之间形成有切槽23。于本实施例中,上卡扣部12的详细构造亦如图3所示。参见图4与图3,当风扇1与散热板2组合时,上卡扣部12与下卡扣部22彼此卡扣。于此情况下,L形部13是与倒L形的下卡扣部22卡合,藉以在铅直方向固定风扇1与散热板2。另一方面。肋14是套入卡合于切槽23中,藉以在水平方向固定风扇1与散热板2,这样,即可在铅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稳定地将风扇1固定于散热板2上。斜面15是于上述卡扣动作之前产生作用。在将风扇1卡扣至散热板2上时,并不需特别将上卡扣部12的L形部13往外扩张,只要使左右的上卡扣部12的斜面15与下卡扣部22接触,再对风扇1施以往下的力量,即可使L形部13自动往内收缩而与下卡扣部22卡扣。于卡扣完成后,由于上卡扣部12的弹性,使得L形部13得以往外扩张,以使上卡扣部12与下卡扣部22稳固地卡合。-->在拆卸风扇1与散热板2时,只需对多数的上卡扣部12的上端往外拉,即可使多数的L形部13往内收缩。于此情况下,只需再将风扇1往上提起即可拆卸完成。因此,依据上述两实施例的构造,藉由L形部13、肋14和斜面15,可使风扇1便利地与下卡扣部22作水平与铅直方向的卡合。一般散热板2的下卡扣部22可采用铝材,另一方面,散热板2可以容易地用挤制的方法制成,再进行切槽23的加工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是将风扇卡扣固定于一散热板上,该散热板具有多数的散热片,于该多数的散热片上形成倒L形的多数个下卡扣部,于各下卡扣部之间形成平行该散热片的切槽,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一扇框以及弹性固定于该扇框周围的呈L形的多数个上卡扣部,该上卡扣部具有L形部,且于该L形部中设有一肋,各该L形部是与相对应的倒L形的该下卡扣部卡合,且各肋卡合于相对应的切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风扇与散热板的卡扣装置,是将风扇卡扣固定于一散热板上,该散热板具有多数的散热片,于该多数的散热片上形成倒L形的多数个下卡扣部,于各下卡扣部之间形成平行该散热片的切槽,其特征在于:该风扇具有一扇框以及弹性固定于该扇框周围的呈L形的多数个上卡扣部,该上卡扣部具有L形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祖亮林国正黄文喜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