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06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包括: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中空柱状容器;第一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第二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二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第三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三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在第一连接颈与第二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颈,另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在第二连接颈与第三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另一端连通第三连接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化学反应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
本技术属于光电化学反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
技术介绍
光电化学反应涉及水分解制氢制氧、二氧化碳还原、广泛的有机反应及光电化学检测等方面。光电化学反应池是光电化学反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作为光电化学反应的载体,光电化学反应池用来容纳反应体系、装载电极、提供光照窗口。当前,正在使用的光电化学反应池大多使用方形池体,方形池体由有机胶粘合而成,当溶液中含有有机溶剂或强腐蚀性物质会对有机胶造成损害,长时间使用会使整个池体散开,使用不便;另外所有电极都被置于反应池内部使得反应池的体积都非常大,也不利于电极与反应液接触。目前,没有一种便于使用的完整光电化学反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包括: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中空柱状容器;所述第一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第二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在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第三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结构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两端开口的结构、两端封闭的结构中的任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三连接颈的材质均为玻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材质均为玻璃。进一步的,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材质为玻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三连接颈、所述中空柱状容器、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在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开口端可以夹附透光的玻璃电极板或普通玻璃板。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垫圈;在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开口端的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卡接所述橡胶垫圈。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三连接颈上端口均设置有橡胶垫圈。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三连接颈上端口分别设置预设电极,所述预设电极为参比电极、对电极或工作电极中的任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包括: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中空柱状容器;第一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第二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二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第三连接颈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第三连接颈与中空柱状容器连通;在第一连接颈与第二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颈,另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在第二连接颈与第三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另一端连通第三连接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内放入不同的电极,例如Ag/AgCl电极、铂丝电极、石墨电极等;还可以是在中空柱状容器的开口端放置平板电极(例如平面的ITO或FTO玻璃电极等),设置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的作用为平衡上述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内的气压,以防止不同连接颈内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进而确保放置在不同连接颈内的电极均可以接触到反应液;上述中空柱状容器用于放置反应液,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化学反应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连接颈;2第二连接颈;3第三连接颈;4第一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6中空柱状容器、7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请参见图1、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包括:第一连接颈1、第二连接颈2、第三连接颈3、中空柱状容器6;所述第一连接颈1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颈1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2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颈2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3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颈3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在所述第一连接颈1与所述第二连接颈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4;所述第一连通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颈1,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2;在所述第二连接颈2与所述第三连接颈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5;所述第二连通管5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2,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空柱状容器6可以是一个两端开口、一端封闭或两端封闭的空心圆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包括:第一连接颈1、第二连接颈2、第三连接颈3、中空柱状容器6;第一连接颈1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第一连接颈1与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第二连接颈2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第二连接颈2与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第三连接颈3的端部与中空柱状容器6的侧壁连接,且第三连接颈3与中空柱状容器6连通;在第一连接颈1与第二连接颈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4;第一连通管4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颈1,另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2;在第二连接颈2与第三连接颈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5;第二连通管5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颈2,另一端连通第三连接颈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第一连接颈1、第二连接颈2、第三连接颈3内放入不同的电极(例如Ag/AgCl电极、铂丝电极、石墨电极等);还可以是在中空柱状容器6的底部放置平板电极(例如平面的ITO或FTO电极等),设置第一连通管4、第二连通管5的作用为平衡上述第一连接颈1、第二连接颈2、第三连接颈3内的气压,以防止不同连接颈内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进而确保放置在不同连接颈内的电极均可以接触到反应液;上述中空柱状容器6用于放置反应液,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化学反应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结构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两端开口的结构、两端封闭的结构中的任一种。请参见图1,当中空柱状结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中空柱状容器;/n所述第一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n在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第二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在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第三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颈、第二连接颈、第三连接颈、中空柱状容器;
所述第一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的端部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接颈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连通;
在所述第一连接颈与所述第二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在所述第二连接颈与所述第三连接颈之间设置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颈,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状容器的结构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两端开口的结构、两端封闭的结构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颈、所述第二连接颈、所述第三连接颈的材质均为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