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树勋专利>正文

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06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氢氧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其电解装置至少设有三组以上的多核心的电解回路,在相同体积单元内,增加气体总产生速率,提升电解的出气量;电解装置的前后二侧,设成凸型散热片结构,不仅可以提升电解装置的散热效果,且外凸中空的散热片设计,使在相同体积单元内的电解液的容量增加,增加氢氧气产生量,并提升电解介质的稳定性,进而增进氢氧气生产质量的功效;槽体内设有一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过高时主机板关闭休息;在电解槽上也设有一温度传感器,随时将温度讯号传送至一电流控制单元,并依设定温度调整该电源供应器供给电解装置的直流电是升压或降压,达到最高的电解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
本技术属于氢氧机设备
,尤其涉及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
技术介绍
电解水装置在电解水溶液产生气体的过程中,进行2H2O→2H2+O2的反应而产生氢气和氧气,一般的电解水装置往往采用单一回路的电解板组,从而影响气体的产生速率。而在申请号为CN201821628904.9授权号为20190913的一种多核心高效型氢氧机中,则采用至少二组的电解单元,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使其在相同体积单元内,增加气体总产生速率,提升电解槽的出气量。但是影响电解水装置效率的还有温度,在上述公开专利中,虽然高效型氢氧机增设了散热片以及排热风扇,但是电解装置是容纳在电解水溶液内的,电解装置产生的热量蓄积在电解槽中的电解水溶液中,而水的比热容是很大的,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从而降低电解水产生气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电解装置蓄积在电解水溶液中的热量不易散出,导致气体产生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解装置并非置于电解水溶液中的氢氧机,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以电解方式产生氢氧气,包含:槽体,其内容置电解用的水溶液,并且槽体设置水溶液输出口和氢氧气输入口;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并且盖体上设置一氢氧气输出口;电解装置,独立于槽体之外,电解装置至少设置三组电解单元,电解单元由第一电解单元、第二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组成,且各电解单元是至少由五片以上的负极电解板和正极电解板依序交错间格排列所组成的单数电解板组合架构,其中第一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各具有一正极电流端和一负极电流端,且相邻的二电解单元,以正极电流端与相对应电解单元的负极电流端形成电性连接,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装置;其中每片电解装置的电解板周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板体上设有若干个电解孔;所述电解板两侧的周边套设绝缘防漏垫圈,用以使电解装置的周围形成密闭状;在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配合电解板的型体贴靠设置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使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形成密闭状,使电解装置内部成为连通状的电解槽,并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的周边内侧呈外凸中空型体,并设置散热鳍片,其中正极电流端和负极电流端接入电源供应器,使相邻每片电解板的电解孔分别形成正极或负极,使通过电解孔的水溶液被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设置水溶液导入口、氢氧气导出口,水溶液导入口经第一导管与槽体设置的水溶液输出口连通,氢氧气导出口经第二导管与槽体设置的氢氧气输入口连通;槽体内设置侦测水溶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氢氧产生机主机板的开关;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上设置侦测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电流控制单元,电流控制单元调整电源供应器的电压大小。作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当侦测到电解槽内电解液温度未超过45°时,电流控制单元令电源供应器升高直流电压至9V,当电解液温度超过45°时,电流控制单元令电源供应器降低直流电压至7.5-7.8V。作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溶液输出口设置在槽体一侧面的下方,氢氧气输入口设置在槽体一侧面的上方,并且槽体上还设置观察水溶液高度的视窗。作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设置与电解装置的电解槽连通的释液口。作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于氢氧气输出口的前端设置有位于槽体内的过滤筒,并且盖体上还设置水溶液注入口以及气体过滤装置,用以将氢氧气输出口送出的气体加以过滤。作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上端和下端设置向外翻折的上凸耳和下凸耳,其中上凸耳与槽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下凸耳固定连接固定板。该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有益效果:其电解装置并非置于电解水溶液中,而是独立于槽体外,可以增进电解装置的散热效果,并且电解装置至少设有三组以上的多核心的电解回路,使其在相同体积单元内,得以增加气体总产生速率,提升电解的出气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的组合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的前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电解装置及散热片的组合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电解装置及散热片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电解装置及散热片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电解装置及散热片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电解装置的组合架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使用状态外观立体图;图中:10、槽体,11、水溶液输出口,12、氢氧气输入口,13、视窗,20、盖体,21、氢氧气输出口,22、过滤筒,23、水溶液注入口,24、气体过滤装置,25、衔接管,30、电解装置,30A、第一电解单元,30B、第二电解单元,30C、第三电解单元,31、电解板,311、第一通孔,312、电解孔,313、连接片,32、绝缘防漏垫圈,33、电解槽,331、释液口,34、锁栓,40A、第一散热片,40B、第二散热片,41、周边,411、第二通孔,42、外凸中空型体,43、散热鳍片,44、上凸耳,45、下凸耳,50、水溶液导入口,51、第一导管,60、氢氧气导出口,61、第二导管,70、主机板,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控制器,80、电源供应器,81、第二温度传感器,82、电流控制单元,83、直流电压,90、氢氧产生机,91、外壳体,92、控制面板,93、气体输出管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对本技术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首先,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技术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的较佳实施,其中,该氢氧产生机90是以电解方式产生氢氧气,其包含有:槽体10,其内容置电解用的水溶液,该槽体10至少设有一水溶液输出口11,以及一氢氧气输入口12;本实施例中,水溶液输出口11设置在槽体10其中一侧面的下方,氢氧气输入口12设置在槽体10其中一侧面的上方。此外,一视窗13系设在槽体10其中一侧面,用以观察槽体10内部的水溶液高度。盖体20,设置在槽体10上,盖体20上设置有一氢氧气输出口21;本实施例中,盖体20在氢氧气输出口21的前端设置过滤筒22,过滤筒22位于槽体10内,另外盖体20上还设置有一水溶液注入口23,用以补充槽体10内的水溶液;以及一气体过滤装置24,设置在盖体20上,用以将由氢氧气输出口21送出的气体加以过滤,前述过滤筒22为第一道过滤,而此气体过滤装置24,则为第二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以电解方式产生氢氧气,其特征在于,包含:/n槽体,其内容置电解用的水溶液,并且槽体设置水溶液输出口和氢氧气输入口;/n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并且盖体上设置一氢氧气输出口;/n电解装置,独立于槽体之外,电解装置至少设置三组电解单元,电解单元由第一电解单元、第二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组成,且各电解单元是至少由五片以上的负极电解板和正极电解板依序交错间格排列所组成的单数电解板组合架构,其中第一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各具有一正极电流端和一负极电流端,且相邻的二电解单元,以正极电流端与相对应电解单元的负极电流端形成电性连接,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装置;/n其中每片电解装置的电解板周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板体上设有若干个电解孔;所述电解板两侧的周边套设绝缘防漏垫圈,用以使电解装置的周围形成密闭状;/n在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配合电解板的型体贴靠设置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使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形成密闭状,使电解装置内部成为连通状的电解槽,并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的周边内侧呈外凸中空型体,并设置散热鳍片,其中正极电流端和负极电流端接入电源供应器,使相邻每片电解板的电解孔分别形成正极或负极,使通过电解孔的水溶液被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n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设置水溶液导入口、氢氧气导出口,水溶液导入口经第一导管与槽体设置的水溶液输出口连通,氢氧气导出口经第二导管与槽体设置的氢氧气输入口连通;/n槽体内设置侦测水溶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氢氧产生机主机板的开关;第一散热片或第二散热片上设置侦测电解槽内电解液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将讯号传送至电流控制单元,电流控制单元调整电源供应器的电压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核心高效型氢氧产生机,以电解方式产生氢氧气,其特征在于,包含:
槽体,其内容置电解用的水溶液,并且槽体设置水溶液输出口和氢氧气输入口;
盖体,设置在所述槽体上,并且盖体上设置一氢氧气输出口;
电解装置,独立于槽体之外,电解装置至少设置三组电解单元,电解单元由第一电解单元、第二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组成,且各电解单元是至少由五片以上的负极电解板和正极电解板依序交错间格排列所组成的单数电解板组合架构,其中第一电解单元及第三电解单元,各具有一正极电流端和一负极电流端,且相邻的二电解单元,以正极电流端与相对应电解单元的负极电流端形成电性连接,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装置;
其中每片电解装置的电解板周边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板体上设有若干个电解孔;所述电解板两侧的周边套设绝缘防漏垫圈,用以使电解装置的周围形成密闭状;
在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配合电解板的型体贴靠设置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使电解装置的前、后两面形成密闭状,使电解装置内部成为连通状的电解槽,并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在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第一散热片及第二散热片的周边内侧呈外凸中空型体,并设置散热鳍片,其中正极电流端和负极电流端接入电源供应器,使相邻每片电解板的电解孔分别形成正极或负极,使通过电解孔的水溶液被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
第一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勋
申请(专利权)人:朱树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