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302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包括沉淀箱、金属托盘、潜水泵、污泥泵、污泥输送管以及至少一个脱水袋,沉淀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沉淀箱的开口处设有金属托盘,脱水袋设置在金属托盘上,脱水袋与污泥泵通过污泥输送管连接,污泥输送管上设有球阀和压力表,潜水泵设置在沉淀箱内,潜水泵连接一根延伸到沉淀箱外的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泥脱水系统适用于对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施工现场污泥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现场打桩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是水与土壤的混合物。污泥的含水量很高,不能直接倾倒在公众填料区,目前常规的污泥处理方式是通过自然放置来完成脱水,但是这个脱水过程非常耗时费力,而且脱水过程还容易受到雨水天气等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施工进程。因此需要以一种更加有效和经济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和经济地将施工现场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为了对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泥脱水处理,本技术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沉淀箱、金属托盘、潜水泵、污泥泵、污泥输送管以及至少一个脱水袋,沉淀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沉淀箱的开口处设有金属托盘,脱水袋设置在金属托盘上,脱水袋与污泥泵通过污泥输送管连接,污泥输送管上设有球阀和压力表,潜水泵设置在沉淀箱内,潜水泵连接一根延伸到沉淀箱外的水管。本技术所提供的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过程是污泥泵将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泵送到脱水袋。压力表显示了脱水袋内的压力,当脱水袋内的污泥量达到最大容量时,相应的压力表会指示一定的压力值。当脱水袋内充满污泥时,停止泵送污泥,并关闭球阀,然后将脱水袋静置过夜,污泥中的土壤自然沉降,污泥中的水逐渐渗透过到脱水袋外,并流到沉淀箱中,而土壤基本上固结在脱水袋内。潜水泵将沉淀箱内相对澄清的水泵送出沉淀箱,以便重复利用或作为其他用途。对脱水袋施加机械挤压,例如通过挖掘机挤压脱水袋,可以加速污泥固结。污泥固结后,用自卸车将金属托盘和脱水袋转移到公众填料区,再切开脱水袋使固结的污泥暴露,将土壤弃置于公众填料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脱水袋用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制成。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又称编织土工布,是以聚丙烯、丙乙纶扁丝为原料经编织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扁丝之间具有孔隙,故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本实施方式的污泥脱水系统选择裂膜丝机织土工布作为脱水袋的优选材质,过滤效率极高,能够将大部分的土壤保留在脱水袋中,而污泥中含水量大幅降低。此外,裂膜丝机织土工布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80-400g/m2。单位面积质量为280-400g/m2的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具有适宜孔隙,其过滤效率达到99.5%以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脱水袋有两个,该两个脱水袋叠加设置在金属托盘上。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污泥输送管分成两条支管,该两条支管各连接一个脱水袋,每条支管上均设有球阀和压力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托盘包括框架、金属网和两个方形管,金属网铺设在框架上,两个方形管平行布置在金属网下方并与框架固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沉淀箱包括矩形的底部和侧围,底部和侧围限定一腔室,腔室的一端设有潜水泵。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沉淀箱倾斜设置,沉淀箱的设有潜水泵的一端低于相对的另一端。从脱水袋渗出的水向潜水泵所在端流动,便于潜水泵将水抽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污泥箱,污泥泵设置在污泥箱中。污泥箱可用于储存打桩产生污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的沉淀箱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的金属托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沉淀箱1;金属托盘2;潜水泵3;污泥泵4;污泥输送管5;脱水袋6;球阀7;压力表8;水管9;横梁10;底部11;侧围12;腔室13;污泥箱14;框架15;金属网16;方形管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对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泥有效地脱水,请参考图1-3,本公开的污泥脱水系统包括沉淀箱1、金属托盘2、潜水泵3、污泥泵4、污泥输送管5以及至少一个脱水袋6,沉淀箱1的顶部具有开口,沉淀箱1的开口处设有金属托盘2,脱水袋6设置在金属托盘2上,脱水袋6与污泥泵4通过污泥输送管5连接,污泥输送管5上设有球阀7和压力表8,潜水泵3设置在沉淀箱1内,潜水泵3连接一根延伸到沉淀箱1外的水管9。金属托盘2放置在沉淀箱1的开口处,沉淀箱1支撑金属托盘2。进一步地,沉淀箱1的开口处设有若干个横梁10,横梁10辅助支撑金属托盘2。本技术所提供的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过程是污泥泵4将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5泵送到脱水袋6。压力表8显示了脱水袋6内的压力,当脱水袋6内的污泥量达到最大容量时,压力表8会指示一定的压力值,此时停止泵送污泥,并关闭球阀7,然后将脱水袋6静置过夜,污泥中的水逐渐渗透过到脱水袋6外,流到在沉淀箱1中,而土壤基本上固结在脱水袋6内。潜水泵3将沉淀箱1内相对澄清的水泵送出沉淀箱1,以便重复使用或作为其他用途。对脱水袋6施加机械挤压,例如通过挖掘机挤压脱水袋6,可以加速污泥的固结。污泥固结后,用自卸车将金属托盘2连同脱水袋6一起运到公众填料区,再切开脱水袋6使污泥暴露,将固结的污泥弃置于公众填料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脱水袋6可以有一个。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有两个,该两个脱水袋6上下叠加设置在金属托盘2上。显然,两个脱水袋6可增加系统的污泥处理量,但过多的脱水袋6叠加易导致脱水袋6失去稳定性而倒塌,因此两个脱水袋6是较为合适的。进一步地,污泥输送管5分成两条支管,每个支管各连接一个脱水袋6,且每个支管上均设有球阀7和压力表8。污泥泵4泵送的污泥分流到两条支管中,再分别流入两个脱水袋6。请参考图3,沉淀箱1包括矩形的底部11和侧围12,底部11和侧围12限定一个腔室13,腔室13的一端设有潜水泵3。在腔室13的上方设有金属托盘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沉淀箱1倾斜设置,沉淀箱1的设有潜水泵3的一端低于相对的另一端。从脱水袋6渗出的水向潜水泵3所在端流动,便于潜水泵3将水抽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污泥脱水系统还包括一个污泥箱14,污泥泵4设置在污泥箱14中。污泥箱14可用于临时储存打桩产生污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金属托盘2包括框架15、金属网16和两个方形管17,金属网16铺设在框架15上,两个方形管17平行布置在金属网16下方并与框架15固定。金属托盘2直接放置在沉淀箱1顶部的开口处,脱水袋6渗出的水从金属网16的网孔之间流到沉淀箱1内。方形管17的管腔作为金属托盘2的叉孔,便于叉车装卸和转移金属托盘2及脱水袋6。脱水袋6用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制成。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又称编织土工布,是以聚丙烯、丙乙纶扁丝为原料经编织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经线和纬线之间具有孔隙,故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本实施方式的污泥脱水系统选择裂膜丝机织土工布作为脱水袋6的优选材质,过滤效率极高,即能够将大部分的土壤保留在脱水袋6中。脱水袋6中的污泥含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金属托盘、潜水泵、污泥泵、污泥输送管以及至少一个脱水袋,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沉淀箱的开口处设有所述金属托盘,所述脱水袋设置在所述金属托盘上,所述脱水袋与所述污泥泵通过所述污泥输送管连接,所述污泥输送管上设有球阀和压力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内,所述潜水泵连接一根延伸到所述沉淀箱外的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箱、金属托盘、潜水泵、污泥泵、污泥输送管以及至少一个脱水袋,所述沉淀箱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沉淀箱的开口处设有所述金属托盘,所述脱水袋设置在所述金属托盘上,所述脱水袋与所述污泥泵通过所述污泥输送管连接,所述污泥输送管上设有球阀和压力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所述沉淀箱内,所述潜水泵连接一根延伸到所述沉淀箱外的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袋用裂膜丝机织土工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膜丝机织土工布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80-4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施工现场的污泥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袋有两个,该两个脱水袋叠加设置在所述金属托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业何子強严世煜周澍仁谢学樑罗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协兴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