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83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包括两组分别横跨散热片上并对应于中央处理器表面扣孔的活动扣件、两组分别贯穿活动扣件的制动件及共接于两制动件一端的扳动件,当散热片覆设于中央处理器表面,且两活动扣件第一、第二臂端部的扣勾对应穿入中央处理器表面的扣孔内,仅须拨动该扳动件,即可通过两制动件令两活动扣件的第一、第二臂相对收缩,而使散热片紧固地结合在中央处理器表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简单的扳移动作即可将散热片迅速且确实的结合至中央处理器上的扣合装置。图8、9所示的是一种较早前集成电路散热扣合结构,如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八六二0九九0三号“积体电路散热扣合结构(一)”,其是一种适用于如PENTIUMII匣式中央处理器的散热片固定装置,主要是利用一弓型夹持器10作为散热片的固定装置,该夹持器10两端部为可弹性弯曲的扣合臂12、13,其中段形成有一螺孔11,并于底面处形成一凵形底板20,其中,螺孔11可供一调整螺钉30旋入,以调整夹持器10与底板20间的相对距离;又扣合臂12、13可跨过散热片70而与中央处理器50的散热板60扣合,其于调整螺钉30呈渐次旋入操作之际,将使扣合臂12、13相对内缩而扣紧于散热板60上的椭圆扣孔61内,以令散热片70紧密结合于中央处理器50上。尽管前述台湾新型专利案在操作便利性及结合稳定度上均毋庸置疑,但仍有若干可待检讨之处,如前述夹持器10的动作是取决于调整螺钉30,基于方便操作等理由,该调整螺钉30必须具备相当的长度,但如此一来,势必影响风扇的安装与其拆卸的便利性。由于两夹持器10间的散热片70中央部位是安装散热风扇的位置,一般散热片为安装风扇,即令其中央部位的鳍片长度较短,而于该处形成一凹入的空间,供容置固定风扇,而前述夹持器10即横跨于该凹入空间的两端。今夹持器10中央设有一具相当高度的调整螺钉30,该调整螺钉30同时突出于散热片70中央的凹入空间两端,而受该调整螺钉30的掣肘,该凹入空间将无法完全用于容置散热风扇,而仅能在其间结合以规格较小的风扇。除此以外,当散热片70上的风扇安装完成后,事实上亦同时缩小了调整螺钉30的操作空间,其狭隘的通道空间,并不利于手指的伸入及进行旋转操作,因此,如散热片70须自中央处理器50上卸下,即必须先将风扇自散热片70上拆下,再旋松调整螺钉30,才能将散热片70自中央处理器50表面卸下,其拆-->卸作业较为不便。由上述可知,前述结构虽具显著进步性,但仍存在些许瑕疵,有待进一步检讨改进。本技术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风扇安装亦不受风扇影响其装卸便利性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组分别横跨散热片上并对应于中央处理器表面扣孔的活动扣件,两组分别贯穿活动扣件的制动件,连接于两制动件一端的扳动件,其中:两活动扣件第一、第二臂端部的扣勾对应穿入中央处理器表面的扣孔内,拨动该扳动件可经由两制动件使两活动扣件的第一、第二臂相对收缩,将散热片紧固的结合在中央处理器表面。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扣件大致呈一匚形状,其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臂与第二臂,其中该第一臂上形成有单一勾孔,第二臂上分别形成有内、外勾孔,该内、外勾孔间同时形成有隔肋,供制动件穿置勾扣,该制动件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勾部,其第二端是勾设于第二臂上,第一端则于穿出第一臂后与扳动件结合,该扳动件上形成有勾孔,供制动件一端勾设,又扳动件上经弯折而形成有一抵掣部,并于抵掣部自由端处形成一顶掣端,其中,抵掣部是扳动件未扳动前对应活动扣件的第一臂,该顶掣端则于扳动后顶推制动件的第一臂。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是呈板片状。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制动件是呈条杆状。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扳动件是呈形状,其两端形成抵掣部及顶掣端,其上并分别形成有勾孔及缺口,供分别与两制动件的一端结合,以同步控制两组制动件。所述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扳动件是独立的单件式构造,其个别设于制动件一端,其上形成有抵掣部及顶掣端,且分设勾孔及缺口,供与制动件一端结合。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其只需要单一的扳动动作即可完成散热片-->的结合,因而具有极佳的操作便利性,由于扳动件30的操作与移动位置是位于散热片70的上方,其与散热片70安装风扇的外侧面毫无关联,因此,对于散热风扇而言,其安装时将不受扣合装置所影响,在扣合装置方面,不论散热片70上是否安装风扇,均不致影响该扣合装置的安装或拆卸,由此可见,本技术确已具备显著的进步性与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组合剖视暨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8是台湾新型专利第86209903号的分解图。图9是台湾新型专利第86209903号的剖视图。有关本技术的详细构造,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括有:两组分别横跨散热片70上并对应于中央处理器50表面扣孔61的活动扣件100;两组分别贯穿活动扣件100的制动件200;连接于两制动件200一端的扳动件300;以前述各元件组成的快速扣合装置是用以将散热片70固定至中央处理器50的表面,其中:该活动扣件100大致呈一匚形状,其是于一纵向臂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第一臂101及第二臂102,该第一、第二臂101、102端部处形成有向内侧延伸的扣勾103,供对应勾扣于中央处理器50表面的扣孔61内;又第一臂101表面形成有单一勾孔109,第二臂102上则分别形成有一内勾孔104及一外勾孔105,该内、外勾孔104、105是呈相邻排列,其间同时形成一隔肋106,供制动件200一端勾设其上;再活动扣件100纵向臂上、下端的两侧边分别向内侧延伸形成有一压制片-->107,又于中央处的两侧边分别向外侧延伸形成有一定位片108,其中,压制片107是垂直对应于散热片70表面,其用以将散热片70底面压紧于中央处理器50表面;又两定位片108呈适当的相对外斜角度,当活动扣件100跨设于散热片70各鳍片间形成的通道71时,两定位片108将撑张顶持于通道71的相邻鳍片上(请参阅图2所示),以便对活动扣件100产生一定位作用。又请参阅图1、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制动件200是一具适当长度的板片体,其具有对称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其中第二端202上形成有一勾部204,该勾部204开口向内,其是由内朝外经活动扣件100第二臂102的外勾孔105穿出而勾扣于其隔肋106外。该制动件200的第一端201上亦形成有一勾部203,该勾部203开口位于外侧,其可对应穿经活动扣件100第一臂101上的单一勾孔109,而与扳动件300扣合,而该勾部203的外侧缘是呈圆弧状。再者,两制动件200的第一端201可分别扣合一单件式扳动件,或共同连接至一连动式扳动件300,于本实施例中,两制动件200的第一端201是共同连接至一连动式扳动件300。该扳动件300大致呈一形状,其相对的两臂分别形成有一抵掣部301,该抵掣部301自由端弯折一适当角度后于端缘处构成一顶掣端302,其中抵掣部301于转角位置及顶掣端302中央处分别形成有一勾孔303及缺口304,该勾孔303及缺口304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组分别横跨散热片上并对应于中央处理器表面扣孔的活动扣件,两组分别贯穿活动扣件的制动件,连接于两制动件一端的扳动件,其中:两活动扣件第一、第二臂端部的扣勾对应穿入中央处理器 表面的扣孔内,拨动该扳动件可经由两制动件使两活动扣件的第一、第二臂相对收缩,将散热片紧固的结合在中央处理器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组分别横跨散热片上并对应于中央处理器表面扣孔的活动扣件,两组分别贯穿活动扣件的制动件,连接于两制动件一端的扳动件,其中:两活动扣件第一、第二臂端部的扣勾对应穿入中央处理器表面的扣孔内,拨动该扳动件可经由两制动件使两活动扣件的第一、第二臂相对收缩,将散热片紧固的结合在中央处理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散热片快速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扣件大致呈一匚形状,其包括两相对的第一臂与第二臂,其中该第一臂上形成有单一勾孔,第二臂上分别形成有内、外勾孔,该内、外勾孔间同时形成有隔肋,供制动件穿置勾扣,该制动件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勾部,其第二端是勾设于第二臂上,第一端则于穿出第一臂后与扳动件结合,该扳动件上形成有勾孔,供制动件一端勾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联荣
申请(专利权)人:皇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