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66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线束,线束装置还包括粘接结构,粘接结构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粘接结构用于将壳体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粘接层的一面固定在壳体上,且设置粘接层的壳体的一面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a,粘接结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b,a:b为1:1~5:2。线束装置具有粘接牢靠,车辆运行时不会与前挡风玻璃碰撞或晃动产生噪音,确保乘车人员的乘车舒适感及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是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中,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位于汽车的前部,主要用于阻挡汽车外的物体和气流进入汽车内部,保护汽乘人员的安全。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一般来说汽车大多停在室外,当外界气温低时,汽车前挡风前玻璃就会出现结霜、积雪、冰冻的情况,驾驶人员在驾驶室里无法看到前方,必须除掉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霜雪。目前的有在前挡风玻璃内安装加热结构对前挡风玻璃加热,加热结构是通过线束(加热)结构等进行控制的,其通常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目前,现有的线束(加热)结构通常是简单的焊接在前挡风玻璃总成上的,当前挡风玻璃总成安装后,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现线束(加热)结构的固定处经常会出现异响问题,经研究发现异响因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使线束(加热)结构晃动,甚至与玻璃之间碰击产生的,车辆长期使用时,异响的产生会影响人员乘车的舒适感,同时线束(加热)结构不断的晃动也可能造成线束(加热)结构脱落的风险,影响了前挡风前玻璃加热能行,影响了车辆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线束(加热)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线束装置能够稳定牢靠的固定在前挡风玻璃,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线束装置与前挡风玻璃碰击产生的异响,避免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线束装置脱落的风险,避免了因异常影响乘车人员,同时降低了车辆检修维护的次数及成本。实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线束,线束装置还包括粘接结构,粘接结构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粘接结构用于将壳体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粘接层的一面固定在壳体上,且设置粘接层的壳体的一面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a,粘接结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b,a:b为1:1~5:2。本技术通过对线束装置进行设计,在壳体上设置粘接结构,经粘接结构将壳体稳定的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提高了线束装置与前挡风玻璃固定的牢靠性及稳定层,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线束装置的壳体与前挡风玻璃之间因晃动造成的噪音及晃动,提高了人们的乘车舒适度,也避免线束装置从前挡风玻璃上脱落的风险,也确保了线束的正常工作,确保线束对前挡风玻璃的加热等性能。通过调整粘接结构及壳体分别垂直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的面积比例,在确保壳体粘接稳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线束装置的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a:b为1:1~5:3,当a:b的比例在1:1~5:3之间时,线束装置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时,车辆运行时不会出现壳体与前挡风玻璃产生噪音甚至脱落晃动的问题,也保证了壳体内线束的正常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粘接层包括若干个粘接体,若干个粘接体以阵列形式分布在壳体上。例如:当粘接结构有1个时,粘接结构位于壳体的外表面中心;当粘接体有2个时,粘接体可以位于壳体的外表面的两端部,也可以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外表面上;当粘接体大于2个时,根据壳体形状及大小的不同,粘接体可以矩阵阵列、圆形阵列、阵列组合等方式分布在壳体表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粘接体是用于将壳体粘接在前挡风玻璃上,以提高线束装置与前挡风玻璃连接的稳固性及牢靠性,因此,本技术的粘接体可以为各种形状,也可以选用不同的形状组合在一起,在本技术中,粘接体优选为圆形、方形、条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粘接层具有一定的粘性,其暴露在外界时,会有杂质粘附影响粘接层的粘性,因此,粘接结构还包括离型膜层,离型膜层位于远离壳体的粘接层的一面,使用时,只需将离型膜层揭下,再将线束装置粘到前挡风玻璃的安装位置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线束装置进行设计,在壳体上设置粘接结构,经粘接结构将壳体稳定的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提高了线束装置与前挡风玻璃固定的牢靠性及稳定层,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线束装置的壳体与前挡风玻璃之间因晃动造成的噪音及晃动,提高了人们的乘车舒适度,也避免线束装置从前挡风玻璃上脱落的风险,也确保了线束的正常工作,确保线束对前挡风玻璃的加热等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如图1所示,线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线束(附图未显示)。如图1所示,线束装置还包括粘接结构,粘接结构设置在壳体1的外表面上,粘接结构用于将壳体1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其中,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2,粘接层2的一面固定在壳体1上,且设置粘接层2的壳体1的一面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a(即,也为壳体1与挡风玻璃连接的外表面的面积),粘接结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b(即也为粘接层2的面积),a:b为1:1~5: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粘接层2具有一定的粘性,其暴露在外界时,会有杂质粘附影响粘接层2的粘性,因此,粘接结构还包括离型膜层(附图未画出),离型膜层位于远离壳体1的粘接层2的一面,使用时,只需将离型膜层揭下,再将线束装置粘到前挡风玻璃的安装位置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线束,其特征在于:线束装置还包括粘接结构,所述粘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上,所述粘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壳体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n所述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一面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设置所述粘接层的所述壳体的一面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a,所述粘接结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b,a:b为1:1~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线束,其特征在于:线束装置还包括粘接结构,所述粘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表面上,所述粘接结构用于将所述壳体粘接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上;
所述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一面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设置所述粘接层的所述壳体的一面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a,所述粘接结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b,a:b为1: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前挡风玻璃的线束装置,其特征在于: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超张耀明
申请(专利权)人:菲翼汽车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