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希光专利>正文

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97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平面显示器,由四周的显示框围组中央的显示模块,并于背面形成落差;下方的水平向显示框具有可供撑架嵌置的框槽,且背面上具有一显示连接器,并由线路连结于显示模块;其近端处则各凹陷形成嵌槽; 一撑架,由两平行的架杆,其一端连接架柱,该架柱的长度,对应于下方水平向显示框,外径对应于框槽;架杆的厚度对应于嵌槽;另一端向内各延伸一架榫; 一底座,为一座体,两角端处各设一供架榫嵌置的座孔; 架榫置入底座的座孔,平面显示器与撑架间,以及撑架与底座间可互为回动,展开的角度可调整及收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面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显示器为一重要的电脑周边设备,具有资讯显示的功能,故通过电脑的资讯处理,在资讯显示上突破了传统的显示方式,在处理与操作上更为便捷。以桌上型电脑或笔记本型电脑而言,其液晶显示幕即属显示器,显示器与电脑一体设计,在观看角度上或距离上,有所局限,若须数人同时观看的场合,则必须调整整部电脑角度,颇为不便,同时还受限于电脑整体尺寸的考虑,显示器的尺寸也因之受限。所以,近年来,单独的显示器应运而生,克服了显示器与电脑一体设置的缺陷,且适用于任何机型的电脑,因此,有其使用上的方便性与机动性,广受欢迎,也成为电子产品的主要产品。而公知的显示器,从电脑中脱离而呈单独设置,但仍属于固定造形,在携带上有所不便,对于配合个人的笔记本型电脑使用时的显示,则难竟全功,实属美中不足之憾事。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占空间,携带方便的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包括:一平面显示器,由四周的显示框围组中央的显示模块,并于背面形成落差;下方的水平向显示框具有可供撑架嵌置的框槽,且背面上具有一显示连接器,并由线路连结于显示模块;其近端处则各凹陷形成嵌槽;一撑架,由两平行的架杆,其一端连接架柱,该架柱的长度,对应于下方水平向显示框,外径对应于框槽;架杆的厚度对应于嵌槽;另一端向内各延伸一架榫;一底座,为一座体,两角端处各设一座孔供架榫嵌置;架榫置入底座的-->座孔,平面显示器与撑架间,以及撑架与底座间可互为回动,展开的角度可调整及收合;所述的显示连接器设于底座,且线路可经由架杆而连结于显示模块;架体为框体;平面显示器与框架,以及框架与底座间的连结,得加置公知的停滞元件以增强摩擦力;架杆的架榫,为外突的突榫,嵌置于底座的座孔中并呈连结及可回动状态。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为技术收合时的立体示意图。图号说明:平面显示器1     撑架    2     底座3显示框    11    显示模块12    框槽13显示连接器14    嵌槽    15    架杆21架柱      22    架榫    23    座孔31显示连接器32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由一平面显示器(FLATDISPLAY)1、一撑架2及一底座3组合而成。其中,平面显示器1由四周的显示框11,其中央围组一显示模块12(DISPLAY MODULE),由图2观之,可得知显示框11与显示模块12间,形成落差;而平面显示器1背面下方的显示框11的中段,则内削形成一框槽13以供撑架2的嵌置与回动(因投影角度故未能示出);且其背面上,设一显示连接器14,由电路连结于显示模块12,并与电脑的显示输出连接器嵌接后,得为显示,此外,下方的显示框11的两侧近垂直向的显示框11处,各凹陷形成一嵌槽15,以供撑架2的嵌置。撑架2为一架体,由两平行的架杆21,其一端连结于一架柱22,而该架柱22的外径,则对应于框槽13,且架杆21端处的厚度,则对应于嵌槽15,同时,架榫21的另一端,各向内突设一架榫23,供与底座3连结之用。底座3其为一座体,两侧端各开具座孔31(因投影角度未示),供架榫23嵌置连结。请再参阅图示,本技术利用撑架2的架柱22嵌置入平面显示器1的-->下方的显示框11的背面嵌框13内,且下方的架榫23则嵌入底座两侧的座孔31即形成如图1所示的立体图,而通过平面显示器1与撑架2,以及撑架2与底座3间的角度调整,即可适应观看角度的需求,而电脑所延伸出的影像连接器或显示输接头即可嵌插于显示框11上的显示连接器14,如此,影像即可经由显示模块12以显示。当本技术收合时,则分别将底座3旋入撑架2内,而后连同撑架2及底座3回转并收纳入显示框11与显示模块12所形成的凹陷空间内,即为如图4所示,故便于携带或置放。而为使显示框11与撑架2,以及撑架2与底座3间具有角度调整的停滞效果,可附加公知的增加摩擦力的装置,同时,底座3上也可设置显示连接器32,而替代原设于显示框11的显示连接器,如此,线路透过中空的架杆21也可连结于平面显示器1上的接头,在重心可稳定的情况下,底座为框体,以减轻重量,唯此俱为公知技术的等效运用与替换,故不予赘述。所以,经由本技术的实施,其可使平面显示装置的观看角度为全方位的调整,且易于收合与携带,对于目前追求轻、薄、短、小的资讯产品而言,可谓相得益彰,并为显示器的一大突破。本技术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悉该
的人员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离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携式平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平面显示器,由四周的显示框围组中央的显示模块,并于背面形成落差;下方的水平向显示框具有可供撑架嵌置的框槽,且背面上具有一显示连接器,并由线路连结于显示模块;其近端处则各凹陷形成嵌槽;一撑架,由两平行的架杆,其一端连接架柱,该架柱的长度,对应于下方水平向显示框,外径对应于框槽;架杆的厚度对应于嵌槽;另一端向内各延伸一架榫;一底座,为一座体,两角端处各设一供架榫嵌置的座孔;架榫置入底座的座孔,平面显示器与撑架间,以及撑架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希光
申请(专利权)人:马希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