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96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持臂和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显示屏背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支持臂的一端与枢转部相固接,支持臂另一端内由端末向着臂体纵向形成一凹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凸体,底座的凸体与支持臂的凹槽相嵌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显示器,具有新型的结构。图1至图3所示是台湾73275号技术专利申请案中公开的电脑显示器的结构,由轻薄的液晶显示屏10及支承架座20组成。其中液晶显示屏10与支承架座20是这样组合的:在显示屏10的背部设有一具有适当长、宽、深度的凹纳室11,于凹纳室11的内侧端设卡结座12(见图2),支承架座20的短臂型支承架21的一端211上设枢钮轴23,卡结座12与枢钮轴23相枢接即枢接显示屏10与支承架座20,如图1中所示。显示屏10即可架设在该支承架座20上。由于短臂型支承架21的两端分别与显示屏10及底座22相枢接,因此短臂型支承架21的上、下两端均会转动,使用者在调整显示屏10的显示角度时需兼顾两调整点,不便于调整控制。若要将显示屏10设置在长悬臂型的支承架座20B上,如图3中所示,而可更方便地调整显示屏10时,需在该显示屏10背后的卡结座12上卡结一插承头30,而插承头30需设置插结轴端(图中未示出),用于插结于长悬臂型支承架座20B前端预设的插承座24上,使显示屏10与长悬臂型支承架座20B相枢接。因此,显示屏10在与不同类型的支承架座插接时,卡结座12也需针对不同类型的支承架座作转接,不仅给使用者操作转接造成不便,且生产不同类型的支承架座还提高了成本。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是对台湾73275号技术专利案的补充与修改,可让使用者方便地调整显示屏的显示角度并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使电脑显示器可方便地使用不同型式的支承架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持臂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背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支持臂的一端与枢转部相固接,支持臂另一端内由端末向着臂体纵向形成一凹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凸体,底座的凸体与支持臂的凹槽相嵌合。所述显示屏背部的枢转部是两个枢钮。所述显示屏背部设有凹纳室,所述的枢钮伸设于凹纳室内。-->所述的底座是一桌上型底板,所述的凸体设置在该底板上。所述的底座是L型板,由水平座板和垂直座板组成,所述的垂直座板上设有供壁挂的挂设孔,所述的凸体设置在水平座板上。所述的底座由至少一个活动臂组成,活动臂一端部设有与凸出物夹持的夹持部,所述的凸体固接在活动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的支持臂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覆合组成,所述的凹槽设置在两壳体底端,是两壳体相对包围形成的空间。所述支持臂的凹槽内设有一可套插于所述凸体上的端套。本技术的电脑显示器,其支持臂与底座间无需螺锁固接,而是以嵌合固接方式相套接,支持臂与显示屏间通过枢转部结合,使用者仅需控制该枢转部转动,即可调整显示屏与支持臂的显示角度,操作相当方便,改进了原专利技术中显示屏、支撑臂及底座间因多点枢接、不易调控的缺点。本技术在组合支持臂与底座时,通过结合凸体与凹槽实现,使之可设置在不同型式的转接座上,且凸体的结构单一,可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在组装支持臂与其它功能的转接座时,仅需作嵌接操作,即将支持臂的凹槽与底座或具有其它功能的转接座上的凸体套合或脱离,就可稳固结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图1是台湾73275号专利案的电脑显示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显示屏卡结座与支撑架座枢接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台湾73275号专利案的电脑显示器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新型结构电脑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枢转部与结合柱的结合状态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新型结构电脑显示器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新型结构电脑显示器的壁挂式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新型结构电脑显示器的长悬臂式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的说明前己述及,不再赘述。参见图4、图5,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包括显示屏40(可为液晶型显示屏),支持臂50和底座60。显示屏40的背部设有凹纳室41,该凹纳室41的长、宽、深度恰可承纳支持臂50。显示屏40设有枢转部42,是两个枢钮,枢转部42的一端固设在显示屏40内部,另一-->端相对应地突伸于凹纳室41内,于突伸端的适当位置处设有结合孔421。支持臂50由第一壳体51及第二壳体52覆合构成,第一壳体51内设有可与上述结合孔421结合的结合柱511,第一壳体51通过螺合元件53与第二壳体52锁合。第二壳体52上还可设置电源插座及传输接口转接座,通过该电源插座及传输接口转接座可与显示屏40的电源线及传输线连接。支持臂50的底端是由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的内含空间在覆合时包围形成的凹槽54,此凹槽54也可设置在一套结于支持臂50末端的端套上(图中未示出),以便于改变组装型态。支持臂50与显示屏40按上述方式组合后,支持臂50即枢设在凹纳室41内,使用者可通过调整显示屏40带动枢转部42转动,即可改变显示屏40与支持臂50间的支撑角度,进而改变显示屏40的显示角度,操作相当方便。底座60上固设有一凸体61,该凸体61的形状应以能与支持臂50底端的凹槽54相匹配来设计,使支持臂50与底座60间可通过凹槽与凸体的相互插卡而结合。底座60与支持臂50的卡合以凸体61与凹槽54直接套合或脱离完成,操作相当方便。参见图6至图8,本结构以支持臂50的凹槽54与底座上凸体61相配合而结合,该凸体61可极便利地设置在如图6所示的桌上型底座62上,或如图7、图8所示的具有其它功能的底座(转接座)上,如壁挂式的转接座63或长悬臂式的转接座64。壁挂式的转接座63是由水平座板631与垂直座板632组合构成的L型底座,垂直座板632上设有挂设孔633,可挂置于墙壁壁面上固定,而凸体61则接设在水平座板631上。长悬臂式转接座64具有至少一个活动臂641,活动臂641的一个端部可设有一夹持部(图中未示出),供夹持在凸出物上,活动臂另一端642则与上述的凸体61相固接。如上所述,支持臂50的结构及凸体61的规格是完全统一的,因此制造成本较低,且支持臂50与各种类型的转接座间无需设置任何栓锁元件,而是以直接套合方式嵌合的,因而组装便利,使用者可按不同的环境灵活地转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持臂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背部设有枢转部;所述支持臂的一端与枢转部相固接,支持臂另一端内由端末向着臂体纵向形成一凹槽;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一凸体,底座的凸体与支持臂的凹槽相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背部的枢转部是两个枢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背部设有凹纳室,所述的枢钮伸设于凹纳室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电脑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是一桌上型底板,所述的凸体设置在该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有信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