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静专利>正文

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172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装置、升降板、承托装置与推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支撑装置,通过转动调节蜗杆,可实现对多个阀体进行支撑,采用的承托装置,通过开启驱动电机,使从动齿轮上的多个螺栓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前侧,实现从动齿轮上的多个螺栓进行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前侧,采用的推出装置通过开启驱动电机,使凸轮转动带动推动架向右移动,推动架向右移动时对多组转动过来的螺栓进行推出下落,从而对阀盖和阀体进行穿套,采用的锁紧支链,通过锁紧杆反转,从而对阀体和阀盖上的圆孔会产生错位进行校对。阀盖上的圆孔会产生错位进行校对。阀盖上的圆孔会产生错位进行校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制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可分为闸阀、蝶阀、球阀等等;
[0003]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通过阀座和闸板接触进行密封,通常密封面会堆焊金属材料以增加耐磨性,闸阀在进行加工时需对阀体和阀盖进行螺栓穿套组装作业;
[0004]现有组装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0005](1)在对阀体和阀盖进行螺栓穿套组装作业时,现有装置无法对多个阀体和阀盖进行组装作业以及作业前的固定支撑,因此生产加工缓慢,工作效率低,;
[0006](2)在对多个阀体和阀盖进行螺栓穿套时,现有装置无法对多个阀体和阀盖上的圆孔进行同步依次转动穿套,给生产组装带来困扰;
[0007](3)在对多个阀体和阀盖进行螺栓穿套时,由于阀体和阀盖上的圆孔会产生错位,现有装置无法对阀体与阀盖上的圆孔进行单个调节,因此给螺栓穿套组装作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装置、升降板、承托装置与推出装置,采用上述组装设备对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阀体固定:通过转动转杆带动转动块移动,同时带动圆环移动,圆环移动时通过拉杆带动两侧的支撑板相靠近,且通过两侧的支撑板相远离对阀体进行内部支撑;
[0011]S2.阀盖调节:通过调节锁紧支链将阀盖上周向开设的圆孔与阀体上周向开设的圆孔进行对位,从而使阀盖上周向开设的圆孔与阀体上周向开设的圆孔重叠;
[0012]S3.螺栓穿套:开启驱动电机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多个螺栓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前侧,同时同步齿条带动最后侧的推出转轴转动,使转动过来的螺栓进行推出下落以实现对阀盖和阀体进行穿套;
[0013]S4.闸阀取出:反向转动转杆,带动转动块移动通过拉杆带动两侧的支撑板相靠近阀体内部取消支撑,反向转动调节蜗杆,使两侧的滑动板相对运动移出阀体两侧,从而对组装后的闸阀取出;
[0014]所述支撑架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方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下方设有承托装置,承托装置一侧设有与升降板转动连接的推出装置;
[0015]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转盘、通槽、调节螺杆、滑动板、移动块、转动环、调节杆、支撑筒、转杆、转动块、圆环、拉杆、支撑板、导杆、调节蜗轮、电动推杆、固定块、调节蜗杆,支撑
架上表面中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安装有支撑转盘,支撑转盘设有三个,支撑转盘上左右对称开设有通槽,支撑转盘下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通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调节螺杆上螺纹转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外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两侧铰接有调节杆,调节杆远离转动环一端分别于滑动板铰接,两侧的滑动板相靠近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筒,支撑筒内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贯穿滑动板,转杆上螺纹转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转动安装有圆环,圆环两侧铰接有拉杆,两侧的拉杆远离圆环一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板相靠近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杆,且导杆贯穿支撑筒,调节螺杆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蜗轮,支撑架内腔上表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两侧的电动推杆远离支撑架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前后两侧固定块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当对闸阀进行批量组装前的阀体固定时,将多个阀体依次放置在支撑架上表面,随后将电动推杆开启,转动调节蜗杆,调节螺杆转动带动移动块相向移动,移动块向下移动时带动转动环向下移动,带动两侧的滑动板相向运动,移动至阀体两侧的通孔内,通过转动转杆,转杆转动带动转杆上的转动块移动,转动块移动同时带动圆环移动,圆环移动时通过拉杆带动两侧的支撑板相远离,对阀体进行内部支撑,从而便于阀体与阀盖后续的组装作业;
[0016]所述承托装置包括调节盘、承托筒、吊杆、从动齿轮、驱动转轴、主动齿轮、链轮、链条、驱动电机、夹持单元与锁紧支链,升降板上表面中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安装有调节盘,调节盘下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承托筒,调节盘下表面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吊杆,两侧的吊杆下端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侧设有与升降板转动连接的驱动转轴,驱动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驱动转轴贯穿升降板上端固定安装有链轮,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升降板上通过电机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最后侧的驱动转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上设有夹持单元,升降板上设有锁紧支链,通过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最后侧的驱动转轴转动,最后侧的驱动转轴转动通过链条带动每一个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每一个主动齿轮转动,使从动齿轮上的多个螺栓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前侧,实现从动齿轮上的多个螺栓进行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前侧,便于对螺栓的依次推出;
[0017]推出装置包括推出转轴、凸轮、限位块、推动架、复位弹簧、带轮、皮带、同步齿轮与同步齿条,升降板下表面从前至后转动安装有推出转轴,推出转轴贯穿升降板,推出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凸轮,凸轮一侧设有与升降板固定连接的限位块,凸轮一侧始终接触有与升降板滑动连接的推出架,且推出架贯穿限位块,推出架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推出转轴上端固定安装有带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最后侧推出转轴与最后侧的驱动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之间通过同步齿条传动,驱动电机开启同时同步齿条带动最后侧的推出转轴转动,推出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带动推动架向右移动,推动架向右移动时对转动过来的螺栓进行推出下落从而对阀盖和阀体进行穿套。
[0018]优选的,所述夹持单元包括L型架、调节转杆、U型架、夹持弹簧、弧形板、滑板、限位弹簧与限位板,从动齿轮内侧上表面沿其轴心固定安装有L型架,L型架设有多个,L型架内侧转动安装有调节转杆,调节转杆上转动安装有U型架,且U型架一侧与L型架滑动连接,U型架内侧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夹持后弹簧,两侧的夹持瘫痪相靠近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弧形板,L型架顶部滑动安装有滑板,滑板为L型,滑板内侧上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一侧与滑板滑动连接,通过将滑板向右移动,滑板上的限位板向下滑动从而对弧形板内的螺栓顶部进行抵挡,避免对已夹持好的螺栓转动至阀盖上
的圆孔上方时,螺栓与阀盖接触后向上滑动。
[0019]优选的,所述锁紧支链包括手柄、转动圆环、转动槽、放置块、G型槽、锁紧杆与卡块,调节盘上均固定安装有手柄,调节盘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圆环,转动圆环位于升降板上开设有的转动槽内转动,升降板上设有放置块,转动圆环上开设有G型槽,放置块上转动安装有锁紧杆,锁紧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卡块,当对阀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圆孔进行调节对位时,将锁紧杆反转,锁紧杆转动带动锁紧杆下方的卡块移出G型槽,随后转动手柄将盖上的孔与阀体上的圆孔进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其使用了一种组装设备,该组装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装置(2)、升降板(3)、承托装置(4)与推出装置(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组装设备对不锈钢阀门制造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阀体固定:通过转动转杆(29)带动转动块(290)移动,同时带动圆环(291)移动,圆环(291)移动时通过拉杆(292)带动两侧的支撑板(293)相靠近,且通过两侧的支撑板(293)相远离对阀体进行内部支撑;S2.阀盖调节:通过调节锁紧支链(7)将阀盖上周向开设的圆孔与阀体上周向开设的圆孔进行对位,从而使阀盖上周向开设的圆孔与阀体上周向开设的圆孔重叠;S3.螺栓穿套:开启驱动电机(49)带动从动齿轮(44)转动,从而使多个螺栓依次转动至推出装置(5)前侧,同时同步齿条(59)带动最后侧的推出转轴(51)转动,使转动过来的螺栓进行推出下落以实现对阀盖和阀体进行穿套;S4.闸阀取出:反向转动转杆(29),带动转动块(290)移动通过拉杆(292)带动两侧的支撑板(293)相靠近阀体内部取消支撑,反向转动调节蜗杆(298),使两侧的滑动板(24)相对运动移出阀体两侧,从而对组装后的闸阀取出;所述支撑架(1)上表面中部设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上方设有升降板(3)、升降板(3)下方设有承托装置(4),承托装置(4)一侧设有与升降板(3)转动连接的推出装置(5);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支撑转盘(21)、通槽(22)、调节螺杆(23)、滑动板(24)、移动块(25)、转动环(26)、调节杆(27)、支撑筒(28)、转杆(29)、转动块(290)、圆环(291)、拉杆(292)、支撑板(293)、导杆(294)、调节蜗轮(295)、电动推杆(296)、固定块(297)、调节蜗杆(298),支撑架(1)上表面中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安装有支撑转盘(21),支撑转盘(21)设有三个,支撑转盘(21)上左右对称开设有通槽(22),支撑转盘(21)下表面中部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23),通槽(22)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24),调节螺杆(23)上螺纹转动安装有移动块(25),移动块(25)外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环(26),转动环(26)两侧铰接有调节杆(27),调节杆(27)远离转动环(26)一端分别于滑动板(24)铰接,两侧的滑动板(24)相靠近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筒(28),支撑筒(28)内转动安装有转杆(29),转杆(29)贯穿滑动板(24),转杆(29)上螺纹转动安装有转动块(290),转动块(290)上转动安装有圆环(291),圆环(291)两侧铰接有拉杆(292),两侧的拉杆(292)远离圆环(291)一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293),两侧的支撑板(293)相靠近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杆(294),且导杆(294)贯穿支撑筒(28),调节螺杆(23)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蜗轮(295),支撑架(1)内腔上表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96),两侧的电动推杆(296)远离支撑架(1)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297),前后两侧固定块(297)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298);所述承托装置(4)包括调节盘(41)、承托筒(42)、吊杆(43)、从动齿轮(44)、驱动转轴(45)、主动齿轮(46)、链轮(47)、链条(48)、驱动电机(49)、夹持单元(6)与锁紧支链(7),升降板(3)上表面中部从前至后依次转动安装有调节盘(41),调节盘(41)下表面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承托筒(42),调节盘(41)下表面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吊杆(43),两侧的吊杆(43)下端转动安装有从动齿轮(44),从动齿轮(44)一侧设有与升降板(3)转动连接的驱动转轴(45),驱动转轴(45)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46),驱动转轴(45)贯穿升降板(3)上端固定安装有链轮(47),链轮(47)之间通过链条(48)传动,升降板(3)上通过电机板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9),驱动电机(49)输出端与最后侧的驱动转轴(45)固定连接,从动齿轮(44)上设
有夹持单元(6),升降板(3)上设有锁紧支链(7);推出装置(5)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静
申请(专利权)人:丁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