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生产的甾体上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87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连续生产的甾体上氟工艺,涉及甾体药物中间体9位上氟的化学合成方法,特别涉及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连续生产得到9位上氟中间体的化学合成方法,即一种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两相进料进行连续反应,化合物1与液态氯化烷烃混合形成相1,HF水溶液为相2,两相进入反应器后,反应器可以分为多个温区反应,反应温度范围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生产的甾体上氟工艺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甾体药物中间体9位上氟的化学合成方法,特别涉及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连续生产得到9位上氟中间体的化学合成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化合物,其生理性作用表现在对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的影响。它能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E2、5-羟色胺、组胺等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稳定溶酶体膜、抑制吞噬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可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增生,抑制免疫反应产生的病理变化,解除该疾病的症状。
[0003]9位氟基的甾体化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理活性。
[0004]糖皮质类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等作用,临床使用较广泛。9位氟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更强,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很轻,可肌注或静滴对垂体-肾上腺抑制作用较强。
[0005]目前上氟反应仍然围绕传统的搅拌式反应器进行,这种上氟工艺路线非常复杂、化学反应步骤多、原料利用率低、副反应多、技术难度较高,工艺极危险,反应过程具有使用的溶剂多、废水废气多、回收困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0006]中国专利200710061255.9 说明书第11页第二段公开了一种甾体化合物上氟的工艺:将环氧物8.9g加入60ml四氢呋喃,降温至-5℃,再加入30ml47%的HF水溶液,反应,至无原料,稀释于冰水中,用氨水调节PH=7,过滤干燥得到7.9g上氟物。
[0007]中国专利201110192377.8中权利要求2指出:倍他米松上氟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氟化氢通入水中,降温至-40 _30
°
C后,加入倍他米松环氧物,所述的倍他米松环氧物、氟化氢和水三者的加入量配比关系为1 :1. 5 3:1 2,同时控制上氟反应温度为-25
ꢀ-
10
°
C,反应完成后,将料液降温至-35
ꢀ-
30
°
C ;2)取步骤1)得到的料液在温度20
ꢀ-
50
°
C下,加入浓度为15
-ꢀ
25%的碳酸钠水溶液进行水析,然后进行过滤,冲洗,滤干得到倍他米松上氟物湿品;3)取步骤2)得到的倍他米松上氟物湿品粗精后得到倍他米松湿品,倍他米松湿品在温度55 60
°
C下,干燥2 4小时,得到倍他米松。
[0008]Synthesis of Betamethasone From the Waste of Thai Agave Sisalana(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Volume 36, 2006
ꢀ-ꢀ
Issue 7,865-874)中提出上氟工艺为将冷的四氢呋喃加入到HF中(干冰丙酮浴),将溶解于二氯甲烷的化合物A(100mg)加入到上述溶液中(-70至0℃),搅拌5小时,后倒入冷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水溶液用200ml二氯甲烷分四次提取,和合并有机相真空干燥,再使用30%的乙酸乙酯/二氯甲烷通过快速制备柱纯化,得到化合物B(摩尔收率80%)。
[0009]湖南大学唐杰的博士论文(9α-羟基-4-烯-3,17-雄甾二酮为原料的甾体皮质激素合成研究)中第64-65页指出70%氟氢酸(100ml)和DMF(10ml)降温-30℃左右,底物(0.054mol)缓慢加入搅拌反应4-6小时,反应升温至-15℃,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稀释,加冰
水1600ml和10%氨水300ml,进行中和淬灭,之后10%氨水调节PH至6-7,过滤后,湿饼在用二氯甲烷:甲醇(2:1)升温溶解,后使用甲醇重结晶,得到产物。还可以将底物溶于DMF,降温至0℃,再通入HF气体4-8h,反应毕,稀释与冰水中,存在腐蚀和泄露风险。
[0010]上述甾体药物9位上氟的工艺均为常规反应,无法实现连续反应,虽然介绍反应温度基本在0℃以下,但实际反应温度在-20℃以下,这种低温反应需要更多的制冷,需要更多的能耗。
[0011]对于医药和精细化工企业来说,工艺升级、环保安全、节能增效仍然是不变的主题。连续反应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颠覆性创新,也是一项实现本质安全的新技术。和传统反应器技术相比,通过连续反应器技术具有100倍的传质(混合效率)和1000倍的换热效率提升,是实现高效智能连续制造的重要单元过程。为了加速药品连续化生产,FDA最近发布的药品连续制造质量指南(草案)意在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保证药品质量和保障稳定供应。微通道反应优良的传质和传热过程,以及近乎“平推流”完美的停留时间分布(RTD),使得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无缝放大使得连续反应生产成为可能,并能够满足原料药cGMP要求。
[0012]同时上氟反应中由于使用腐蚀性极强的HF,使用人工进行批量投料反应,会造成明显的安全风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连续、快速、高效、自动化的通过9,11位环氧甾体化合物制备9氟,11β羟基甾体化合物方法。
[0014]通过不断地实验研究,令人惊奇的改变原有反应通过采用两相进料连续反应,通过9,11位环氧甾体化合物制备9氟,11β羟基甾体化合物方法,可以高效率的进行上氟反应。上述反应可以减少副反应,可安全操作,能做到连续可控生产。较传统釜式工艺,减少劳动力,减少占地面积,实现智能化生产。
[0015]一种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两相进料进行连续反应,化合物1与液态氯化烷烃混合形成相1,HF水溶液为相2,两相进入反应器后,反应器可以分为多个温区反应,反应温度范围为0-30℃,从反应器中流出后反应完成,使用碱水淬灭,得到式2化合物,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也可以没有键,R1=-H,-O-CO-R,R为1-4个碳烷基,R2=-OH,-O-CO-R,R为1-4个碳烷基或呋喃基,R3=-H,-OH或-CH3,
R4=-H,卤素原子或-CH3,R2和R3还可以为单键或环氧。
[0016]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式1、2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也可以没有键,R1=-H,-O-CO-R,R为甲基,R2=-OH,R3=-H,或-CH3,R4=-H,卤素原子或-CH3。
[0017]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式1、2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也可以没有键,R1=-H,-O-CO-R,R为甲基,R2=-OH,R3=-H,F或-CH3,R4=-H。
[0018]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式1、2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即1,2位为双键,R1=-H,-O-CO-R,R为甲基,R2=
--
OH,R3=-H,或-CH3,R4=-H。...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2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两相进料进行连续反应,化合物1与液态氯化烷烃混合形成相1,HF水溶液为相2,两相进入反应器后,反应器可以分为多个温区反应,反应温度范围为0-30℃,从反应器中流出后反应完成,使用碱水淬灭,得到式2化合物,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也可以没有键,R1=-H,-O-CO-R,R为1-4个碳烷基,R2=-OH,-O-CO-R,R为1-4个碳烷基或呋喃基,R3=-H,-OH或-CH3,R4=-H,卤素原子或-CH3,R2和R3还可以为单键或环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式1、2化合物的结构为:其中
“-ꢀ-ꢀ-”
代表可以有单键,即1,2位为双键,R1=-H,-O-CO-R,R为甲基,R2和R3还可以为单键或环氧,R4=-H。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式1、2化合物的结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王淑丽赵兴龙田妥任茂宾唐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