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92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上开设有定位销孔;V型定位块,垂直固定连接在底板上,V型定位块的V型开口朝上;转动调节块,连接在底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转动调节块可在安装槽内360度转动调节;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夹紧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处于两个安装槽之间的区域。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调整简单、切换快速,而且能够实现快速定位,而且测量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小批量产品的快速切换测量需求,测量速度快,能够及时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
本技术涉及测量夹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
技术介绍
开发周期短、反应速度快、质量保证优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能力。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其技术质量的领先性上。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具备快速测量切换、准确提供数据支持、缩短交付时间以及减少人力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企业面临的是多品种、小批量、交付短的产品,为保证产品测量,势必会需要企业设计制造更多专用的工装来适应现有的测量环境。相关技术中,专用三坐标测量工装,从设计到制造完成周期长、成本昂贵,对于小批量产品,工装的使用频次低,大量工装闲置,浪费库房及人力资源,使企业成本增加。库房积压的专用工装,也增加了公司的维修管理成本。因此,如何设计一款测量夹具,能够通过简单的调整,快速切换来满足同类型多种差速器工件产品的三坐标定位需求,节省测量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采用可调整的结构,能够满足同类型多种差速器工件产品的三坐标测量定位需求,而且该测量夹具调整简单、切换快速,节省了测量资源,同时也节省了工装管理资源,进而节省了产品开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销孔,以通过球锁组件将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锁紧定位在三坐标机体上;V型定位块,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V型定位块的V型开口朝上;转动调节块,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对称设置,而所述V型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呈三角形结构,所述转动调节块可在所述安装槽内360度转动调节;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夹紧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调节块相互垂直,所述夹紧块与所述连接杆相互垂直;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处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的位置与差速器工件的结构相配合,对差速器工件进行定位。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Z轴调节杆和调节螺栓,所述Z轴调节杆的顶部加工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栓配合拧入所述Z轴调节杆内,调节所述支撑杆的高度,所述调节螺栓过渡接触支撑差速器工件。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为U型槽,所述转动调节块在所述U型槽内移动,进行位置调节。优选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双向定位销孔。优选地,所述V型定位块的V型宽度与差速器工件较窄端的圆形口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夹紧块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拧入夹紧螺栓来夹紧稳固差速器工件。本技术提出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出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制作简便,调整简单、切换快速,而且能够实现快速定位,而且测量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小批量产品的快速切换测量需求,测量速度快,能够及时提供数据支撑。(2)本技术提出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制作成本低,便于储存管理,有利于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企业效益。(3)本技术提出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通过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进行定位,V型定位块和支撑杆进行支撑,在工件放置接触后分别限定了X、Y方向,然后通过夹紧块拧入夹紧螺栓夹紧稳固,稳固性强,而且支撑杆的高度可以调整,从而适应不同差速器工件的支撑高度。(4)本技术提出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通过底板的U型槽实现Y向直线的大范围调整,而转动调节块360°转动能实现XY双向调节,满足不同支撑固定的位置要求,使得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能够适应同类型多种产品的三坐标测量定位需求。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定位夹紧差速器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定位夹紧差速器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102底板,104定位销孔,106V型定位块,108转动调节块,110U型槽,112支撑杆,114夹紧块,116连接杆,118第一定位支架,120第二定位支架,200差速器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100包括:底板102、支撑杆112、第一定位支架118、第二定位支架120、转动调节块108、定位销孔104、夹紧块114,如图1所示,底板102上开设双向定位销孔104,通过球锁组件对定位销孔104的锁紧,能够将底板102固定在三坐标机体上,实现该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100与三坐标机体之间的快速定位夹紧,有利于实现自动测量。V型定位块106,固定连接在底板102上,V型定位块106的V型开口朝上,和垂直固定在其中一个转动调节块108顶面一端的支撑杆112,起到支撑差速器工件200的作用,固定连接在底板102上的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支架118和第二定位支架120对差速器工件200进行定位,第一定位支架118和第二定位支架120处于两个安装槽之间的区域,第一定位支架118、第二定位支架120以及V型定位块106的位置与差速器工件200的结构相配合,对差速器工件200进行定位。差速器工件200放置接触后分别限定了X、Y方向,夹紧块114通过连接杆116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转动调节块108的顶面一端,夹紧块114上开设有螺纹孔,通过拧入夹紧螺栓来夹紧稳固差速器工件20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底板102上开设的安装槽为U型槽110,转动调节块108,连接在U型槽110内,两个U型槽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销孔,以通过球锁组件将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锁紧定位在三坐标机体上;/nV型定位块,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V型定位块的V型开口朝上;/n转动调节块,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对称设置,而所述V型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呈三角形结构,所述转动调节块可在所述安装槽内360度转动调节;/n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n夹紧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调节块相互垂直,所述夹紧块与所述连接杆相互垂直;/n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处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的位置与差速器工件的结构相配合,对差速器工件进行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定位销孔,以通过球锁组件将差速器工件三坐标测量夹具锁紧定位在三坐标机体上;
V型定位块,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V型定位块的V型开口朝上;
转动调节块,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底板顶面一侧对称设置,而所述V型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的另一侧,两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在所述底板上的连接固定点呈三角形结构,所述转动调节块可在所述安装槽内360度转动调节;
支撑杆,垂直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
夹紧块,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转动调节块的顶面一端,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调节块相互垂直,所述夹紧块与所述连接杆相互垂直;
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支架和第二定位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和所述第二定位支架处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以及所述V型定位块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彬彬高春雨李肖麟王雪松李凤民张培培刘志国李传坤
申请(专利权)人:海纳川滨州轻量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