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由后向前的装配方式分别包括光源座、透镜安装块和透镜约束块;光源座的前端面的靠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光源座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自光源座的前端贯穿至后端;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容纳第一定位柱的容纳槽,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还设有与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容纳槽自内端起朝向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方向开设有第二装配孔,透镜约束块固定安装于透镜安装块的前端,透镜约束块的后端开设有与第二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透镜远光灯,该装置的外壳通过较佳的组合结构进行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
本技术涉及汽车灯具
,特别是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
技术介绍
LED具有节能、环保、高光效、抗震性好、点亮速度快、光衰小、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因而能较好地满足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从信号指示灯领域向照明领域发展,LED汽车大灯受到业界广泛关注。LED灯的外壳分为多个组成部分,多个组成部分由螺钉串接固定,并且多个组成部分之间多为平面组合,这种装配方式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透镜远光灯,该装置的外壳通过较佳的组合结构进行装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由后向前的装配方式分别包括光源座、透镜安装块和透镜约束块;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的靠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自所述光源座的前端贯穿至后端;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容纳槽,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容纳槽自内端起朝向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方向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透镜约束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所述透镜约束块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较佳地,所述第一定位柱以左右的设置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设有4个,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4个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装配孔沿着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的轮廓设置,所述第一装配孔设有6个,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6个第一螺纹孔。较佳地,所述透镜安装块设有4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透镜约束块的后端的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较佳地,所述透镜安装块后端开设有进光通道,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为出光通道,所述出光通道至少开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的出光通道设有透镜容纳位,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容纳位。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设有至少1个第二定位柱,所述透镜约束块在与第二定位柱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凹陷。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光源座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座的后端设有散热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采用层叠的方式对灯壳的各个模块进行装配,并且螺钉都隐藏于拼接处,由于采用了定位柱配合容纳槽的这种装配结构,使装置在装配之后,螺钉只需要提供轴向的约束力即可,装置达到了螺钉不外露的效果,装配结构使装置的外部造型有更好的塑造空间,并且产品表面光滑会很大成都上降低风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视角的分解状态示意图。其中:光源座100、第一定位柱110、第一装配孔120、透镜安装块200、容纳槽210、第一螺纹孔220、第二装配孔230、第二定位柱240、透镜约束块300、第二螺纹孔310、定位凹陷320、安装板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由后向前的装配方式分别包括光源座100、透镜安装块200和透镜约束块300;所述光源座100的前端面的靠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110,所述光源座100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装配孔120,所述第一装配孔120自所述光源座100的前端贯穿至后端;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柱110的容纳槽210,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后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20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20;所述容纳槽210自内端起朝向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前端方向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30,所述透镜约束块300固定安装于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前端,所述透镜约束块300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230对应的第二螺纹孔310。本方案采用层叠的方式对灯壳的各个模块进行装配,并且螺钉都隐藏于拼接处,由于采用了定位柱110配合容纳槽210的这种装配结构,使装置在装配之后,螺钉只需要提供轴向的约束力即可,装置达到了螺钉不外露的效果,装配结构使装置的外部造型有更好的塑造空间,并且产品表面光滑会很大成都上降低风阻。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110以左右的设置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110设有4个,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4个所述容纳槽210;所述第一装配孔120沿着所述光源座100的前端面的轮廓设置,所述第一装配孔设有6个,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6个第一螺纹孔。设置4个第一定位柱能提高装置的强度,并且四个第一定位柱110的设置,使装置在造型方面更美观,第一装配孔设有6个,同样提高产品的强度。其中,所述透镜安装块200设有4个容纳槽210,所述容纳槽210内均设有第二装配孔230;所述透镜约束块300的后端的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230对应的第二螺纹孔310。所述容纳槽210的设置数量增多,透镜安装块200和透镜约束块300之间的装配强度就越可靠。其中,所述透镜安装块后端开设有进光通道,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为出光通道,所述出光通道至少开设有2个。出光通道设有2个,可以增加透镜的设置数量。此外,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前端的出光通道设有透镜容纳位,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容纳位。通过透镜容纳位来约束透镜的径向自由度,使透镜能可靠的安装。此外,所述透镜安装块200的前端设有至少1个第二定位柱240,所述透镜约束块300在与第二定位柱240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定位凹陷320。通过定位凹陷320和第二定位柱240的配合,为透镜约束块300提供径向支撑力和约束力。此外,还包括安装板400,所述安装板40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光源座100的侧面。此外,所述光源座100的后端设有散热筋结构。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其特征在于,由后向前的装配方式分别包括光源座、透镜安装块和透镜约束块;/n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的靠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自所述光源座的前端贯穿至后端;/n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容纳槽,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n所述容纳槽自内端起朝向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方向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透镜约束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所述透镜约束块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透镜远光灯壳,其特征在于,由后向前的装配方式分别包括光源座、透镜安装块和透镜约束块;
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的靠外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至少开设有一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自所述光源座的前端贯穿至后端;
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容纳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容纳槽,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一螺纹孔;
所述容纳槽自内端起朝向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方向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透镜约束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前端,所述透镜约束块的后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透镜远光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以左右的设置方式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设有4个,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4个所述容纳槽;
所述第一装配孔沿着所述光源座的前端面的轮廓设置,所述第一装配孔设有6个,所述透镜安装块的后端面对应的位置设有6个第一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健彬,张邦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升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