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75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包括散热器、透镜支架、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液泵和透镜,所述透镜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组成,透镜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并位于透镜支架内,所述透镜支架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上,且透镜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所述液泵固定连接在散热器的侧面,由数十个小透镜组成矩阵式透镜,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充液型透镜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经过透镜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
技术介绍
当车辆在夜间行驶时遇到拐弯时,由于普通前照灯不能调节照明角度,只能保持固定的照明范围,弯道内部往往会出现“盲区”,严重威胁到驾驶员的安全。随动转向大灯可以根据方向盘的角度、车辆的偏转率和行驶速度不断地动态调整前照灯,以适应当前的转向角,使光的方向与车辆的当前行驶方向保持一致,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照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夜间驾驶的安全性。目前汽车大灯随动转向结构都是利用电机来实现灯光转向,左右随动转向靠一个电机,上下方向调光也是靠一个电机,不仅在结构上很浪费空间,而且随动转向结构件和电机也会浪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一种简洁高效的随动转向方式来解决现有技术的结构繁琐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由数十个小透镜组成矩阵式透镜,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充液型透镜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经过透镜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包括散热器、透镜支架、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液泵和透镜,所述透镜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组成,透镜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并位于透镜支架内,所述透镜支架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上,且透镜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所述液泵固定连接在散热器的侧面;所述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包括弹性薄膜和光学平面玻璃,所述弹性薄膜和光学平面玻璃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中,且弹性薄膜和光学平面玻璃之间密封并充有液体,且外圈连接件上还设有注液孔。优选的,所述液泵通过充液管道连接注液孔接口,所述注液孔接口连接在注液孔上,所述液泵还通过充液管道与外部的储液箱连通。优选的,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可以设置为五排,不同排的透镜数量不同,中间数量多,上下两侧数量少。优选的,所述透镜的中心处设有一个LED灯。优选的,所述弹性薄膜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的外侧,所述光学平面玻璃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的内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数十个小透镜组成矩阵式透镜,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充液型透镜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经过透镜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矩阵式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矩阵式透镜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光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实验对照图;其中,1、散热器,2、透镜支架,3、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4、液泵,5、充液管道,6、注液孔接口,7、透镜,8、LED灯,9、弹性薄膜,10、光学平面玻璃,11、注液孔,12、外圈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包括散热器1、透镜支架2、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液泵4和透镜7,所述透镜7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7组成,透镜7固定安装在散热器1上并位于透镜支架2内,所述透镜支架2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且透镜支架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所述液泵4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的侧面;所述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包括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所述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12中,且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之间密封并充有液体,且外圈连接件12上还设有注液孔11。所述液泵4通过充液管道5连接注液孔接口6,所述注液孔接口6连接在注液孔11上,所述液泵4还通过充液管道5与外部的储液箱连通。每一排小透镜7做成一个整体,可以设置为五排,不同排的透镜7数量不同,中间数量多,上下两侧数量少。所述透镜7的中心处设有一个LED灯8。所述弹性薄膜9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12的外侧,所述光学平面玻璃10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12的内侧。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如图1~3所示,矩阵式透镜由数十个小透镜7组成,每一排小透镜7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1上,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灯8经过透镜7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灯8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如图5所示,不同曲率的透镜表面对应不同折射角度,以此来调整光线的折射角度,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因具备体积小、成像好、调焦方便等优点而备受瞩目。使用透明的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板玻璃10将一定体积的液体封装在圆柱形的空腔内,当空腔内的液体体积变化时,透镜的曲率半径随之而改变。实现了透镜的可调焦。实验表明,该可调焦液态透镜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在一定液体体积变化范围内符合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6所示:不同角度点亮不同位置的LED灯8,并利用流水转向的方式来点亮,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已知常用随动转向角度最大偏转角度为15度,当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充满液体达到最大曲率时,图6的六个位置分别对应:无角度、开始右转、右转3度、右转6.5度、右转11度、右转15度,当随动转向角度达不到15度时,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的弹性薄膜9会根据随动转向最大真实偏转角度调节曲率,利用液泵4进行调节,不同的充液量对应不同曲率,将光线调整至真实偏转角度,同时配合流水转向很好的实现了随动转向功能。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由数十个小透镜组成矩阵式透镜,每一排小透镜做成一个整体,安装在散热器上,充液型透镜具有折射功能,不同位置的LED经过透镜投射出的光线具有不同角度,如图4所示,随动转向时,点亮不同位置的LED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效果,再利用流水转向点亮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随动转向的效果。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透镜支架(2)、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液泵(4)和透镜(7),所述透镜(7)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7)组成,透镜(7)固定安装在散热器(1)上并位于透镜支架(2)内,所述透镜支架(2)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且透镜支架(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所述液泵(4)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的侧面;/n所述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包括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所述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12)中,且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之间密封并充有液体,且外圈连接件(12)上还设有注液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随动转向大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透镜支架(2)、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液泵(4)和透镜(7),所述透镜(7)为矩阵式透镜组合,包含若干排,每一排由若干小透镜(7)组成,透镜(7)固定安装在散热器(1)上并位于透镜支架(2)内,所述透镜支架(2)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上,且透镜支架(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所述液泵(4)固定连接在散热器(1)的侧面;
所述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3)包括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所述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固定连接在外圈连接件(12)中,且弹性薄膜(9)和光学平面玻璃(10)之间密封并充有液体,且外圈连接件(12)上还设有注液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朱岳松檀生辉王东蒋立伟陶振刘恒王凯伍旭东吴二导孙鸿健胡珍珠姜敏何志维齐红青卜从升陈远龙陈丹丹孙绿豪吴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