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勤文专利>正文

磁浮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68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中央微处理器散热用的磁浮式冷却器,其将以往开放式的散热结构改为封闭式的散热结构,散热能力集中,散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外环导热体1的内壁面上轴向布设多个散热鳍片2,各散热鳍片2向轴心聚拢,外环导热体1的一侧端内塞置有一风扇4,以驱动空气流动将热量导出;外环导热体1的环状壁面10具有空腔100,该空腔100内置有可绕轴心旋转的磁性空腔体3,该磁性空腔体3内灌有热传导物质或冷却液,外环导热体1的另一侧端内置有一磁性风车5,该磁性风车5的风叶50上设有磁铁51,磁性风车5可牵动磁性空腔体3以轴心为中心旋转将热量迅速转移,磁性风车5是依靠风扇4驱动的流动空气带动旋转。(*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浮式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浮式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桌上型电脑的中央微处理器用的磁浮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般中央微处理器6的冷却方式皆采用开放直立式的散热鳍片2’,将电脑中央微处理器6所产生的热量由底面1’传导给散热鳍片2’,再搭配一风扇4导出。又如图2所示,圆周分布的散热鳍片2”以中央圆柱导热体1”为中心,搭配一风扇4向周圆散热。但是,如图1所示的冷却器,由于风扇4所对应的另一端为封闭的平面,空气对流不是很好,导致散热效率不高;而图2所示的冷却器,由于其散热鳍片2”为开放式,其散热速度远小于中央微处理器热量产生的速度,从而使主机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传统冷却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将原来开放式的结构改为封闭式的散热结构,以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浮式冷却器,其包括有外环导热体、散热鳍片、磁性空腔体、风扇、磁性风车,其中,外环导热体具有一座体底面及一环状壁面,外环导热体为圆筒状,其内为中空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延至外环导热体的两端;散热鳍片位于外环导热体的容置空间,全部散热鳍片轴向布设于外环导热体的内壁面,并向轴心聚拢;外环导热体的环状壁面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浮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环导体(1)、散热鳍片(2)、磁性空腔体(3)、风扇(4)、磁性风车(5),其中,外环导热体(1)具有一座体底面(11)和一环状壁面(10),外环导热体(1)为圆筒状,其内为中空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延至外环导热体(1)的两端;散热鳍片(2)位于外环导热体(1)的容置空间内,全部散热鳍片(2)轴向布设于外环导热体(1)的内壁面,并向轴心聚拢,外环导热体(1)的环状壁面(10)具有空腔(100);磁性空腔体(3)的内部具有中空空间,该中空空间灌有热传导物质或冷却液,数个磁性空腔体(3)置于外环导热体(1)的空腔(100)中可自由滑动;风扇(4)塞置在外环导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浮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环导体(1)、散热鳍片(2)、磁性空腔体(3)、风扇(4)、磁性风车(5),其中,外环导热体(1)具有一座体底面(11)和一环状壁面(10),外环导热体(1)为圆筒状,其内为中空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延至外环导热体(1)的两端;散热鳍片(2)位于外环导热体(1)的容置空间内,全部散热鳍片(2)轴向布设于外环导热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勤文王派酋王勤彰
申请(专利权)人:王勤文王派酋王勤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