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06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按键结构;    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一导体,且该第一导体对应于该按键结构;    至少一个间隔薄膜,具有一孔洞,该孔洞对应于该第一导体;    一第二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对应于该孔洞;及    至少一个提示器,与该第二导体薄膜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应用于电子仪器,特别是诸如:个人计算机的键盘、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个人数字助理的键盘及手机的键盘等等的输入装置,且为一种可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大量及日渐普及的信息,造成电子仪器的使用率提高不少。不论是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甚至是手机等,都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所频繁使用的电子仪器,而在欲输入信息于电子仪器时,其中又以键盘为最方便的输入装置。在使用键盘时,往往会对使用者造成身体的伤害,所以目前发展出许多强调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但是在按压按键时却仍会造成许多缺点,如:使用者常会依当时的情绪,甚至是身体状况,而施以较小或是较大的力量按压键盘的按键,但是若是施以较小的力,将会无法输入信息于电子仪器,反之,若是施以较大的力,却会让使用者在长期使用键盘下,使其手指的肌腱过度收缩而引起手指肌腱炎等伤害。基于上述现状,在使用者以过大的力量按压按键时,提示使用者,以让使用者改变其按压按键的力道,避免手受伤,这乃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以在使用者以过大的力量按压按键时,提示使用者,让使用者改变其按压按键的力道,而避免手受伤。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包括有:一按键结构;-->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一导体,且该第一导体对应于该按键结构;至少一个间隔薄膜,具有一孔洞,该孔洞对应于该第一导体;一第二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对应于该孔洞;及至少一个提示器,与该第二导体薄膜电性连接,当该按键结构受到过大的外力时,该按键结构会与该第一导体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且该第一导体会穿过该孔洞,与该第二导体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予该提示器,以做施力过大的提示。该输入装置还包括:一按键盖;及一弹性体,对应于该按键盖及该第一导体薄膜,且该弹性体具有一驱动导体,该驱动导体对应于该第一导体,以在该按键盖受到外力时,驱使该弹性体变形,而使该驱动导体与该第一导体电性连接。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按键座,具有一上容置空间及一下容置空间,该上容置空间供该按键盖及该弹性体设置,并限制该按键盖在受到外力时,仅能朝向该弹性体移动,而该下容置空间供该第一导体薄膜、该间隔薄膜、该第二导体薄膜及该提示器设置。该输入装置还包括:一另一间隔薄膜,具有一另一孔洞,该另一孔洞对应于该第一导体;及一另一第二导体薄膜,具有一另一第二导体,该另一第二导体对应于该另一孔洞及该按键结构,当该按键结构受到过大的外力时,该按键结构会使该另一第二导体穿过该另一孔洞,与该第一导体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且该第一导体会穿过该孔洞,与该第二导体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予该提示器,以做施力过大的提示。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按键盖;及一弹性体,对应于该按键盖及该第一导体薄膜,且该弹性体具有一驱动导体,该驱动导体对应于该第一导体,以在该按键盖受到外力时,驱使该弹性体变形,而使该驱动导体与该第一导体电性连接。-->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按键座,具有一上容置空间及一下容置空间,该上容置空间供该按键盖及该弹性体设置,并限制该按键盖在受到外力时,仅能朝向该弹性体移动,而该下容置空间供该另一间隔薄膜、该另一第二导体薄膜、该第一导体薄膜、该间隔薄膜、该第二导体薄膜及该提示器设置。该提示器为声音提示器。该提示器为灯光提示器。该提示器为发光二极管。该提示器为显示屏幕。该第一导体薄膜及该间隔薄膜的个数相等且大于一个,而该提示器的个数比该第一导体薄膜多一个时,其一该提示器与该第二导体薄膜电性连接,且其它的各该提示器分别与各该第一导体薄膜电性连接。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为一种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用以在使用者以过大的力量按压按键时,提示使用者,让使用者改变其按压按键的力道,而避免手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示器的示意图;图3A、3B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于使用时的动作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及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是用以输入信息在电子仪器,因而此输入装置可为个人计算机的键盘、笔记型计算机的键盘、个人数字助理的键盘及手机的键盘等等皆可,如图1及图2所示,此输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按键结构10、第一导体薄膜20、间隔薄膜30、第二-->导体薄膜40及提示器50。按键结构10包括有按键盖11、弹性体12及按键座13,按键盖11供使用者按压,弹性体12则对应于按键盖11及第一导体薄膜20,且弹性体12具有驱动导体121,至于按键座13具有上容置空间131及下容置空间132,此上容置空间131供按键盖11及弹性体12设置,并限制按键盖11在受到外力时,仅能朝向弹性体12移动,而下容置空间132供第一导体薄膜20、间隔薄膜30及第二导体薄膜40设置。第一导体薄膜20设置于按键结构10的下方,并具有第一导体21,且第一导体21对应于按键结构10的驱动导体121,间隔薄膜30则设置于第一导体薄膜20的下方,并具有孔洞31,而此孔洞31对应于第一导体21,至于第二导体薄膜40设置于间隔薄膜30的下方,且具有第二导体41,此第二导体41对应于孔洞31,而提示器50与第二导体薄膜40电性连接,且其可为声音提示器、灯光提示器,如发光二极管,或是显示屏幕,或三者皆是,以分别通过声音提示、通过灯光提示及通过显示屏幕所显示的讯息提示等等,当然若要通过显示屏幕显示讯息做提示时,则必须借由计算机主机51中所安装的驱动程序,驱使显示屏幕显示出提示的讯息。因此,如图1、图2及图3A、图3B所示,在使用时,可施力于按键结构10的按键盖11,使按键盖11受限于按键座13的上容置空间131,而朝向弹性体12移动,因此弹性体12也就朝向第一导体薄膜20变形,使驱动导体121与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当然,依照施力程度的不同,可仅使驱动导体121与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或是在施力过大的情形下,除了使驱动导体121与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而输出讯号外,第一导体薄膜20亦朝向间隔薄膜30变形,第一导体21穿过孔洞31,而与第二导体41电性连接,因而第二导体41便会输出讯号给提示器50,以做施力过大的提示,所以在驱动导体121与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下,便可输出平时按压按键所欲输出的讯号,而第一导体21与第二导体41电性连接下,则会输出压力过大的讯号予提示器50,以做施力过大的提示。当然,若欲以施力过大的程度区分提示的程度时,则请参考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可将第一导体薄膜20、间隔薄膜30及提示器50之个数增加为二,如此一来,在驱动导体121与上方的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时,可输出平时按压按键所欲输出的讯号,而在上方的第一导体薄膜20朝向下方的第一导体薄膜20变形,使上方的第一导体21穿过孔洞31,与下方的第一导体21电性连接时,便可输出第一种压力过大的提示给提示器50,如灯光提示,至于在下方的第一导体薄膜20朝向第二导体薄膜40变形,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按键结构;至少一个第一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一导体,且该第一导体对应于该按键结构;至少一个间隔薄膜,具有一孔洞,该孔洞对应于该第一导体;一第二导体薄膜,具有一第二导体,该第二导体对应于该孔洞;及至少一个提示器,与该第二导体薄膜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按键盖;及一弹性体,对应于该按键盖及该第一导体薄膜,且该弹性体具有一驱动导体,该驱动导体对应于该第一导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结构还包括:一按键座,具有一上容置空间及一下容置空间,该上容置空间供该按键盖及该弹性体设置,而该下容置空间供该第一导体薄膜、该间隔薄膜、该第二导体薄膜及该提示器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另一间隔薄膜,具有一另一孔洞,该另一孔洞对应于该第一导体;及一另一第二导体薄膜,具有一另一第二导体,该另一第二导体对应于该另一孔洞及该按键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示施力过大的输入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显铭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