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00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种曲搅拌供给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螺旋叶片对空腔内曲子原料进行搅拌,使曲子从下至上进行翻动,提高曲子的搅拌效果,通过设置多组通孔,增加曲子的流动方向,提高搅拌效果,通过设置搅拌杆和搅拌柱,便于将空腔底端的曲子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底端原料堆积影响搅拌效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还包括底箱、支柱、罐体、排料管、稳定支架、第一电机、减速器、通孔、搅拌杆和搅拌柱,底箱内设置有腔室,并且腔室内设置有推料装置,腔室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腔室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腔室内相通,支柱底端与底箱顶端连接,支柱顶端与罐体底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曲搅拌供给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是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的辅助装置,其在种曲搅拌供给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使用中发现,种曲工作的工艺流程包括:拌料、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出料,种曲是曲菌经过相当的纯粹培养,产生大量繁殖力强的孢子,接种于制曲原料上,得到大量繁殖力强的孢子,接种于制曲原料上,以得到大量良好的曲子,目前使用的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在对曲子搅拌时,装置对曲子的搅拌效果较差,曲子的成品质量较低,导致曲子加工效率较低,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第一螺旋叶片对空腔内曲子原料进行搅拌,使曲子从下至上进行翻动,提高曲子的搅拌效果,通过设置多组通孔,增加曲子的流动方向,提高搅拌效果,通过设置搅拌杆和搅拌柱,便于将空腔底端的曲子原料进行搅拌,防止底端原料堆积影响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的一种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箱(1)、支柱(2)、罐体(3)、排料管(4)、稳定支架(6)、第一电机(7)、减速器(8)、通孔(11)、搅拌杆(12)和搅拌柱(13),底箱(1)内设置有腔室,并且腔室内设置有推料装置,腔室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腔室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腔室内相通,支柱(2)底端与底箱(1)顶端连接,支柱(2)顶端与罐体(3)底端连接,罐体(3)内设置有空腔,空腔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空腔底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空腔内相通,排料管(4)顶端与空腔出料口相通,排料管(4)底端与腔室进料口相通,排料管(4)内连通设置有电磁阀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箱(1)、支柱(2)、罐体(3)、排料管(4)、稳定支架(6)、第一电机(7)、减速器(8)、通孔(11)、搅拌杆(12)和搅拌柱(13),底箱(1)内设置有腔室,并且腔室内设置有推料装置,腔室顶端设置有进料口,腔室右端设置有出料口,并且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腔室内相通,支柱(2)底端与底箱(1)顶端连接,支柱(2)顶端与罐体(3)底端连接,罐体(3)内设置有空腔,空腔顶端设置有进料口,空腔底端设置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均与空腔内相通,排料管(4)顶端与空腔出料口相通,排料管(4)底端与腔室进料口相通,排料管(4)内连通设置有电磁阀门(5),稳定支架(6)底端与罐体(3)内侧壁连接,第一电机(7)安装在罐体(3)顶端,减速器(8)底端与罐体(3)顶端连接,并且第一电机(7)输出端与减速器(8)输入端连接,减速器(8)底端输出端纵向设置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底端与稳定支架(6)顶端可旋转连接,第一转轴(9)上设置有第一螺旋叶片(10),并且第一螺旋叶片(10)设置在空腔内,第一螺旋叶片(10)上设置有多组通孔(11),搅拌杆(12)安装在第一转轴(9)外侧壁上,搅拌柱(13)设置在搅拌杆(12)的外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菌种曲搅拌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4)、气缸(15)、连接件(16)、推板(17)和加强件(19),安装架(14)右端与底箱(1)左端连接,气缸(15)安装在安装架(14)顶端,气缸(15)右端输出端与连接件(16)左端连接,连接件(16)右端与推板(17)左端连接,并且推板(17)设置在腔室内,推板(17)的外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涛刘会勇任德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凡诺尔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