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云芳专利>正文

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477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包括:滚筒、驱动装置、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氧气输送管、第一曝气管和若干第二曝气管,所述风机与所述氧气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曝气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设置在滚筒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曝气管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滚筒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曝气管与若干第二曝气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上设置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一端设置有相对水平向具有倾斜角的喷气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避免物料在滚动的时候形成小球影响物料的发酵,同时实现对滚筒内固废物料的内部供气及表面供气,使发酵更加充分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废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废弃物的产量也快速增加,对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一般采用好氧发酵滚筒,好氧发酵滚筒是采用旋转的卧式回转窑形式进行有机废物的氧发酵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传质效果好,发酵效率高、发酵时间短、密闭性好无臭味释放等优点。在滚筒旋转过程中,通过内设的抄板实现固废物料的翻抛,物料在抛洒的过程中与滚筒内空气进行接触实现供气、供氧的目的。目前,该装置通过固废物料表面通风的形式实现供气供氧,即在滚筒前端采用引风机将滚筒内空间的空气抽出,从尾端补充进入新鲜的空气。这种供气方式只能实现物料的表面供氧,空气不能渗入至固废物料内部。受停留时间的限制,滚筒采用间歇式的运转方式,故滚筒转动时间有限,所以对物料的翻抛次数较少。在翻抛的间歇期,空气无法渗入到固废物料内部,容易造成厌氧环境,一方面影响好氧发酵的效率,另一方面厌氧环境易产生臭气,对环境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翻抛间歇期固废物料内产生的热量、水分释放缓慢,不利于固废物料内的温度控制和水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包括:滚筒、驱动装置、曝气装置;其中,所述滚筒具有封闭筒腔且两端设有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滚筒上,用于给滚筒旋转提供动力;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氧气输送管、第一曝气管和若干第二曝气管,所述风机与所述氧气输送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一曝气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设置在滚筒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曝气管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滚筒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曝气管与若干第二曝气管导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上设置有若干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一端设置有相对水平向具有倾斜角的喷气头。优选条件下,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上的温度检测器和氧气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滚筒内连通。优选条件下,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风机、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氧气检测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优选条件下,所述的喷气头相对水平向的倾角为15-30°。优选条件下,所述滚筒上设有与所述闭合筒腔连通的臭气排出管。优选条件下,所述第二曝气管为两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将第二曝气管相对的安装在筒壁上,可同时实现对滚筒内固废物料的内部供气及表面供气,进而使空气充分渗入到固废物料内部,使发酵更加充分、均匀,缩短发酵周期;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曝气管及弯型曝气支管,可在滚筒转动的同时用作抄料板对物料进行翻抛梳理,避免物料在滚动的时候形成小球影响物料的发酵,物料在抛洒的过程中与滚筒内空气进行接触实现供气、供氧的目的,保证发酵质量;3、采用由筒外向桶内供气的方式,通过在滚筒上设置的温度检测器和氧气检测器及控制器,可以在滚筒外部控制供气量,有利于实现精准化控制;4、本技术中设置有相对水平向具有一定倾斜角的喷气头,这样可避免滚筒内物料将曝气管的出气口压实堵塞,影响氧气的供入,降低物料发酵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滚筒;2-驱动装置;3-风机;4-氧气输送管;5-第一曝气管;6-第二曝气管;60-曝气支管;61-喷气头;7-旋转接头;8-温度检测器;9-氧气检测器;10-控制器;11-臭气排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附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包括:滚筒1、驱动装置2、曝气装置;所述滚筒1具有封闭筒腔且两端设有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固废物料经进料装置的进料口倒入滚筒1封闭的筒腔中,启动驱动装置2给滚筒1旋转提供动力,滚筒1高速转动,氧气输送管4通过旋转接头7与滚筒1内第一曝气管5相连接,第一曝气管5与第二曝气管6导通连接,这样可使安装在滚筒1内的第二曝气管随滚筒1一起转动,从而不断的将进料端的固废物料沿着滚筒1轴线方向向出料端移动,使固废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此过程中的第二曝气管6及曝气支管60可用作传统发酵滚筒内壁上安装的抄板,在滚筒1转动的同时曝气支管60对物料进行翻抛梳理,可避免物料在滚动的时候形成小球影响物料的发酵,物料在抛洒的过程中与滚筒1内空气进行接触实现供气、供氧的目的,保证发酵质量,装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门进入发酵过程。具体结合图2,待滚筒1处于静止发酵状态时,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一个第二曝气管6处于固废物料的底部,其曝气支管60延伸至固废物料内部,另一个第二曝气管6处于固废物料顶部,风机3吹进的气体通过氧气输送管4流入第一曝气管5,然后经第一曝气管5分流至滚筒1内壁上安装的第二曝气管6,最终通过曝气支管60及安装的喷气头61将气体释放到滚筒1内,实现了对滚筒1内固废物料的内部及表面同时供气,进而使空气充分渗入到固废物料内部,使发酵更加充分、均匀,缩短发酵周期,发酵完成后,打开出料装置的出料门,滚筒1高速转动,完成出料操作,则整个好氧发酵过程结束。具体的,根据本技术,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1上的温度检测器8和氧气检测器9,及与所述风机3、所述温度检测器8和氧气检测器9连接的控制器10。在发酵的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器10与温度检测器8和氧气检测器9配合,根据滚筒1内物料的发酵状态,自动控制风机3的工作状态。本技术中,所述的喷气头61相对水平向的倾角为15-30°,这样可避免滚筒1内物料将喷气头61的出气口压实堵塞,影响氧气的供入,降低物料发酵效果;通过将相对的喷气头61设为相反的倾斜方向,这样可使滚筒1内的固废物料可充分均匀的接触到供入的氧气,使发酵更加充分,缩短发酵周期。本技术中,所述滚筒1上设有与所述闭合筒腔连通的臭气排出管11,采用引风机将滚筒内的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驱动装置(2)、曝气装置;/n其中,所述滚筒(1)具有封闭筒腔且两端设有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n所述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滚筒(1)上,用于给滚筒(1)旋转提供动力;/n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3)、氧气输送管(4)、第一曝气管(5)和若干第二曝气管(6),所述风机(3)与所述氧气输送管(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7)与第一曝气管(5)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5)设置在滚筒(1)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曝气管(6)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滚筒(1)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曝气管(5)与若干第二曝气管(6)导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6)上设置有若干曝气支管(60),所述曝气支管(60)一端设置有相对水平向具有倾斜角的喷气头(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式固废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1)、驱动装置(2)、曝气装置;
其中,所述滚筒(1)具有封闭筒腔且两端设有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滚筒(1)上,用于给滚筒(1)旋转提供动力;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风机(3)、氧气输送管(4)、第一曝气管(5)和若干第二曝气管(6),所述风机(3)与所述氧气输送管(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氧气输送管(4)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7)与第一曝气管(5)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5)设置在滚筒(1)一端内壁上,所述第二曝气管(6)沿轴向设置在所述滚筒(1)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曝气管(5)与若干第二曝气管(6)导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6)上设置有若干曝气支管(60),所述曝气支管(60)一端设置有相对水平向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芳李登记
申请(专利权)人:刘云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