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8269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结构简单,其装置本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可用于进行需氧发酵,又在罐体顶部装有封盖,当需进行厌氧发酵时,可闭合封盖以将罐体密封,操作简单;罐体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在液态发酵腔内设有固态发酵内核,该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使得固液两相能够同时进行发酵,且固态发酵内核中的固体发酵所得的产物可及时从通孔自动流出至液态发酵腔,为在液态发酵腔内的进行的液体发酵提供养分补充,实现产物消耗的同时,促进了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的连续进行,确保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发酵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酵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酵方式按照形态分类,可以分为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一般的发酵装置均只能实现其中一种发酵进程,而不能将二者进行融合,使固液两相的发酵实现兼容,进行连续充分的发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促进发酵过程持续进行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且底部设置连通液态发酵腔的进气孔;封盖,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用于封闭开口,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气孔;固态发酵内核,设置在所述液态发酵腔内,所述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至少具备如下的有益效果:该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结构简单,其装置本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又在罐体顶部装有封盖,当需进行厌氧发酵时,可闭合封盖以将罐体密封,或从下部进气口通入不含氧气的气体;当进行需氧发酵时,可以打开封盖或从进气口通入含氧气体,操作简单;罐体内部设有液态发酵腔,在液态发酵腔内设有固态发酵内核,该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使得固液两相能够同时进行发酵,且固态发酵内核中的固体发酵所得的产物可及时从通孔自动流出至液态发酵腔,为在液态发酵腔内的进行的液体发酵提供养分补充,实现固态发酵产物消耗的同时,促进了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的连续进行,确保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利用该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不仅可用于进行独立的固态发酵,当只进行固态发酵时,将固体发酵基质投入到固态发酵内核发酵即可;还可用于进行独立的液态发酵,当只进行液态发酵时,仅装入液态基质发酵即可;进一步地,还能用之同时进行固液两相发酵,当同时进行固液两相发酵时,要求液态发酵腔的液面低于固态发酵区内固体发酵基质的顶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态发酵内核内配置有搅拌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螺旋轴和驱动螺旋轴转动的电动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固体投料口和液体进料口,所述固体投料口、液体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固态发酵内核、液态发酵腔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态发酵内核的底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与出料口接通的固体出口以及与液态发酵腔连通的液体出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体出口、液体出口上分别安装有放料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罐体的侧壁内设有一变温夹层,所述罐体的侧壁外表面设置有连通至变温夹层的热流体入口和热流体出口,所述热流体入口位于热流体出口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绕所述液态发酵腔配置一灌注热流体的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从罐体侧壁的底部和顶部穿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为一端插入罐体内且另一端连接显示仪表的温度探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进气孔,且所述封盖上设置出气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包括有顶部开口的罐体11、安装在罐体11的顶部用于封闭开口的封盖12,以及置于罐体11内的固态发酵内核2。具体地,罐体11的底部设置进气孔111且封盖12上设置出气孔121,罐体11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115;固态发酵内核2设置在液态发酵腔115内,其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115接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结构简单,装置本体包括顶部开口的罐体11,罐体11顶部安装有封盖12,当进行需氧发酵时,可直接打开封盖或从进气孔111通入含有氧气的气体;而当需进行厌氧发酵时,可闭合封盖12以将罐体11密封,或在封盖12闭合的状态下从进气口111通入不含氧气的气体,操作简单;罐体11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115,在液态发酵腔115内设有固态发酵内核2,该固态发酵内核2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115接通,当液态发酵的液面低于固态发酵内核中基质的顶端时,可使得固液两相同时进行发酵,且固态发酵内核2中的固体发酵所得的产物可及时从通孔自动流出至液态发酵腔115,为在液态发酵腔115内的进行的液体发酵提供养分补充,实现固态发酵产物消耗的同时,也促进了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的连续进行,确保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固态发酵内核2内配置有搅拌机构3;启动搅拌机构3,可对置于固态发酵内核2的固体物质进行粉碎细化处理,提高其发酵效率,促进其发酵产物的快速产生。具体实施例中,搅拌机构包括螺旋轴和驱动螺旋轴转动的电动机,其中,螺旋轴包括有中心轴及绕中心轴设置的螺旋叶片,电动机启动后,即驱使中心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旋叶片的转动,螺旋叶片在转动中完成对固体物质的切割粉碎,同时将切割后的固体物质搅拌均匀。螺旋轴的转动,也加快了固体物质发酵的产物从通孔流至液态发酵腔115的速度,促进液体发酵的进行。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封盖12上开设有固体投料口122和液体进料口123,液体进料口123分过管道与液态发酵腔115连通,同时,固体投料口122通过管道与固态发酵内核2连通,以此保证从固体投料口122进入的固体物质能准确进入固态发酵内核2。更为具体地,固态发酵内核2的底壁设有出料口,且罐体11的底部设置与出料口接通的固体出口112以及与液态发酵腔115连通的液体出口113。为了使物质的更换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固体出口112、液体出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且底部设置连通至液态发酵腔的进气孔;/n封盖,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用于封闭开口,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气孔;/n固态发酵内核,设置在所述液态发酵腔内,所述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开口、内部形成液态发酵腔且底部设置连通至液态发酵腔的进气孔;
封盖,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用于封闭开口,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气孔;
固态发酵内核,设置在所述液态发酵腔内,所述固态发酵内核的壁面分布有多个通孔与液态发酵腔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发酵内核内配置有搅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螺旋轴和驱动螺旋轴转动的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连续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上开设有固体投料口和液体进料口,所述固体投料口、液体进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固态发酵内核、液态发酵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蓉徐志宏袁明贵彭新宇周廷斤田雅余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