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固支撑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49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包括有一以金属制成的本体、一容置槽、数个方孔、一接合槽、一对第一锁合孔及一对第二锁合孔,容置槽设于本体内部,并延伸至本体底面形成一容置开口,所述数个方孔以等间隔距离排列成一直线,设于本体顶面与容置槽及容置开口相通,接合槽设于本体前端并形成一开口,该对第一锁合孔及该对第二锁合孔具有内螺纹且分设于该本体的两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是应用在各式模块化机箱中,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即可建立出多种锁固结构,而无需制作多种锁固支撑架装置来达到,可以轻易的建构出所需的机箱。(*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固支撑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应用在模块化机箱内部,具有多种锁固用途的锁固支撑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组装工业用计算机时,使用者经常会依据自己的需求指定机箱的装置配备,故组装者接获指定的装置配备之后,随即利用各种锁固支撑架及其配件建构出机箱的结构,此即所谓“客制化”。公知的机箱(图略)内部是以使用者指定的装置配备,个别制作各种锁固支撑架来组装,各种锁固支撑架仅可使用于特定的位置、锁固特定的机箱配件,而无法互相替代。由于各种锁固支撑架装置种类、样式繁多,组装耗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混淆,发生错误,而需重新组装。另外,制作多种类的锁固支撑架装置亦会提高制造成本,库存数量亦不易控制,容易造成长短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用途的锁固支撑架装置,可以利用这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搭配不同的机箱配件及锁固组件即可建立多项锁固结构,而不需使用多种锁固支撑架装置来达到,就可轻易建立一客制化的机箱。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包括:一以金属制成的本体;一设于本体内部并延伸至本体底面形成一容置开口的容置槽;数个设于本体顶面且与容置槽位置相对应的方孔,所述数个方孔以等间隔距离排列成一直线并与容置槽及容置开口相通;一接合槽,设于该本体内部近前端处,该接合槽延伸至该本体前端形成一开口,在该接合槽内设有互相平行的一第一接合轨及一第二接合轨;一对具有内螺纹且分设于本体两侧-->面的第一锁合孔及一对具有内螺纹且分设于本体两侧面的第二锁合孔。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与侧板及隔板组合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与导位架组合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与牙条接合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与牙条及面板组合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  本体                11  顶面111 方孔                12  底面13  容置槽              131 容置开口14  接合槽              141 开口142 第一接合轨          143 第二接合轨15  第一锁合孔          16  第二锁合孔20  侧板                21  穿孔22  螺丝                30  隔板31  螺孔                32  螺丝40  导位架              41  螺丝42  适配卡              50  牙条51  螺孔                60  面板61  面板螺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包括:一本体10、-->一容置槽13、数个方孔111、一接合槽14、一对第一锁合孔15及一对第二锁合孔16。本体10以金属制成,本体10的顶面11靠近前端处设有凹凸的花纹,即可增加外观上的美感,又可达到减重的效果,使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具备重量轻且刚性佳的特质。容置槽13设于本体10的内部,其延伸至本体底面12形成一容置开口131,通过容置开口131可将其它锁固组件置入或移除,并将容置槽13作为一个容置空间,而将其它锁固组件容置于容置槽13内。所述数个方孔111设于本体10的顶面11,所述数个方孔111以等间隔的距离排列成一直线,且皆与容置槽13及容置开口131相通。可利用所述数个方孔111配合锁固组件直接锁固机箱零件;或利用所述数个方孔111等间隔排列的特性,锁固具有与其孔位相对应的卡扣结构的机箱零件,增加机箱的功能,如:增减适配卡的槽数。接合槽14设于本体10内部近前端处,并形成一容置空间,接合槽14延伸至本体10前端形成一开口141,于接合槽14内设有互相平行的一第一接合轨142及一第二接合轨143。第一接合轨142与第二接合轨143皆由本体10的一侧面延伸至另一侧面,可将锁固组件与本体10侧面的第一接合轨142、第二接合轨143做结合,形成一锁固结构。该对第一锁合孔15分别设于本体10的两侧面,该对第一锁合孔15为同一轴心,其内部设有内螺纹可与螺丝锁固,而将机箱配件锁在本体10的侧面。该对第二锁合孔16分别设于本体10的两侧面,介于该接合槽14与该对第一锁合孔15之间,该对第二锁合孔16为同一轴心,其内部设有内螺纹可与螺丝锁固,而将机箱配件锁在本体10的侧面。请参阅图3所示,利用本体10及螺丝22将机箱的侧板20锁固于本体10上,借螺丝22穿过侧板20上的穿孔21,与具有内螺纹的该对第一锁合孔15及该对第二锁合孔16锁合,将侧板20锁固于本体10的右侧面,左侧面亦可以相同手法锁固侧板(图略)。另外,本体10亦可与隔板30锁固,将螺丝32穿过所述数个方孔111,与隔板30的螺孔31-->锁固,将隔板30锁固于本体顶面11,建构出机箱内部的区隔空间。机箱的防尘盖(图略)亦可以相同手法锁固于本体顶面11。请参阅图4所示,为将适配卡42与机箱做电性连接,使用一对本体10及一导位架40做搭配。将导位架40的卡扣结构及锁固结构(图略)插入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数个方孔111内并与其卡扣而不致松脱,使导位架40能架设于该对本体10上,螺丝41由本体底面的容置开口131进入,通过所述数个方孔111与导位架40锁固,将螺丝41的螺丝头容置于容置槽13内。相反的,亦可经由容置开口131进入容置槽13内将导位架40的卡扣结构及螺丝41移除,而取出本体10上的导位架40。借以上的组合,即可随使用者的需求,与所述数个方孔111相对应的在本体10上间隔设置或移除数个导位架40,借以迅速增减可插入的适配卡42数量,达到客制化的要求。请参阅图5所示,使用一锁固组件—牙条50,将一具有数个螺孔51的牙条50与本体10侧面的第一接合轨142做接合,形成一锁固结构。可视结构上的需求来决定要将牙条50与第一接合轨142或第二接合轨143做接合,也可以同时插入双牙条50(图略),如此在锁固时更能加强机箱防震的效果。请参阅图6,为图5的锁固结构的实际应用。利用在机箱上、下方各使用一本体10与牙条50的锁固结构,以面板螺丝61通过该面板60由本体的开口141进入接合槽14内与牙条的螺孔51锁固,面板螺丝61穿过牙条50的部分则容置于该接合槽14内,将面板60固定于一对本体10之上。亦可在该对本体10上同时插入双牙条50,如此一来,面板螺丝61在锁入时,会与双牙条的螺孔51做两次的锁固,经过两次的锁固,加强了防震的效果,即使机箱受到震动,螺丝也不易松掉。由上述可知,同一种本技术锁固支撑架装置即可用于锁固多项机箱零件,其侧面可用于锁固侧板20,顶面可锁固隔板30或防尘盖(图略)及搭配导位架40使用,也可迅速增减适配卡的槽数…等,具有多种变化用途,不限定于要使用在特定位置,而可以互相替代。由于只使用同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组装不会混淆,较为省时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以金属制成的本体;一容置槽,设于该本体内部,该容置槽延伸至该本体底面形成一容置开口;数个方孔,与该容置槽相对应的设置于该本体顶面,所述数个方孔皆与该容置槽及该容置开口相通,并以等间隔的距离排列成一直线;一接合槽,设于该本体内部近前端处,该接合槽延伸至该本体前端形成一开口,在该接合槽内设有互相平行的一第一接合轨及一第二接合轨;一对第一锁合孔,分别设于该本体的两侧面,于该对第一锁合孔内设有内螺纹;以及一对第二锁合孔,分别设于该本体的两侧面,介于该接合槽与该对第一锁合孔间,于该对第二锁合孔内设有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固支撑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以金属制成的本体;一容置槽,设于该本体内部,该容置槽延伸至该本体底面形成一容置开口;数个方孔,与该容置槽相对应的设置于该本体顶面,所述数个方孔皆与该容置槽及该容置开口相通,并以等间隔的距离排列成一直线;一接合槽,设于该本体内部近前端处,该接合槽延伸至该本体前端形成一开口,在该接合槽内设有互相平行的一第一接合轨及一第二接合轨;一对第一锁合孔,分别设于该本体的两侧面,于该对第一锁合孔内设有内螺纹;以及一对第二锁合孔,分别设于该本体的两侧面,介于该接合槽与该对第一锁合孔间,于该对第二锁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养源
申请(专利权)人:正凌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