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38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其在一侧壁上枢设一扣具,该侧壁设置于一计算机主机的壳体内部,其所在位置对应于一适配卡的末端;该扣具为一长形板体,具有一身部,该身部的二端分别为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呈一块体,用来勾扣于该适配卡末端的顶边;该第二卡扣部可与一位于该侧壁的第三卡扣部形成互相卡扣的关系,以维持该扣具勾扣适配卡的状态,以此防止该适配卡由其所连接的扩充插槽中脱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止适配卡由扩充插槽脱出的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构造简单,可针对个别的适配卡分别进行勾扣固定的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一部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除了设置于主机板上的CPU、内存及逻辑芯片组外,还包含有利用各种接口连结的外围装置,与主机板互相搭配结合,以扩充计算机主机的功能。而网络服务器或工业用服务器主机等大型计算机装置,除了处理能力比一般个人计算机强大之外,其外围装置往往也需要提升性能,以匹配服务器主机的处理能力,并胜任高负荷量的工作程序。因此安装于大型计算机上的适配卡长度也大于一般个人计算机用的适配卡,以在适配卡的电路板上容纳数目更多、面积更大的芯片,使适配卡能够处理高负荷及复杂的工作程序。服务器上所采用的适配卡长度,几乎等于服务器主机机壳的长度,而其连接接口仍以通用的PCI、ISA插槽等作为连接接口,此种扩充插槽所能提供的夹持力道有限,使得适配卡可能在计算机主机的组装、搬运等过中脱落,造成接触不良,使得服务器主机无法正常运作。为了避免适配卡由扩充插槽中脱落,一般会针对机壳型态设置不同的固定结构,避免适配卡由扩充插槽中脱落。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的适配卡固定结构,在服务器机壳内部设置一框架1,形成一容置区域,该框架1的底部设置一电路板2及多个扩充插槽3,一截面呈L型的扣具4,具有一枢接部4a及一卡扣部4b,该枢接部4a枢设于该框架1的前侧壁面,该枢接部4a可通过枢转靠拢于该前侧壁面,并使该卡扣部4b移至该框架1的前侧壁面顶边上,而朝向该框架1内部突伸。将多片适配卡5依序插设于该各扩充插槽后3,转动该扣具4,使该卡扣部4b勾扣于该各适配卡4b末端的顶边,可有效地固定该各适配卡5,避免该各适配卡5脱出。该固定结构能同时固定多片适配卡5,若是该各适配卡5的高度不一致时,会造成各适配卡5受压力道不一,影响个别适配卡5的固定效果,仅拆换单一适配卡5时-->也必须解除其它适配卡5的勾扣状态,无法针对单一适配卡进行勾扣的变换,使得每一次的拆换作业都必须对所有的适配卡进行检测。此外,该扣具4依据一平行于前侧壁面的旋转轴向进行旋转,而实现靠拢于前侧壁面或与该前侧壁面上被掀起的状态,此种枢接关系使得该框架1前侧壁面的外侧,必须维持足够的操作空间,才能使该扣具4自由活动枢转,以固定或卸下适配卡5,不利于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空间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其操作方式简单,可牢固地固定适配卡,防止适配卡自扩充插槽中脱出,同时其构造简单、操作空间小。因此,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包含有一设置于计算机主机内部的框架以及一枢设于该框架上的扣具。该扣具为一长形板体,具有一身部,该身部的二端分别为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卡扣部,该身部上设有一枢接轴,该第一卡扣部呈一块体,朝向该扣具的一侧延伸突出;该框架内形成一容置空间,用来容置至少一适配卡,该框架包含有至少一侧壁,该侧壁与该适配卡互相对应,使其接近或直接接触该适配卡的末端,该侧壁上设有一枢接孔以及一第三卡扣部,该扣具的枢接轴插设于该枢接孔,使该扣具枢设于该侧壁,并依据一垂直于该侧壁的旋转轴向相对于该侧壁旋转,该第二卡扣部及该第三卡扣部分别为一扣孔及一凸块,可互相卡扣以固定该扣具,使该扣具牢固地勾扣住该适配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扣具的数目依据适配卡的数目配置,且可依据适配卡的尺寸型态,变换该扣具的长度及第一卡扣部的长度,以使不同尺寸的适配卡可同时有效地被勾扣固定。此外,该扣具以一垂直于该侧壁的旋转轴向进行旋转,操作过程中完全靠拢于该侧壁,因此该侧壁周边不须为该扣具预留操作空间,有利用计算机主机内部空间的运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适配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扣具尚未勾扣该适配卡时的前视图;及图6为本技术中扣具勾扣该适配卡的前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     框架          2      电路板3     扩充插槽      4      扣具4a    枢接部        4b     卡扣部5     适配卡        10     框架11    第一侧壁      111    限位板111a  开孔          112    枢接孔113   第三卡扣部    12     第二侧壁20    扣具          21     身部211   枢接轴        22     第一卡扣部221   卡扣槽        23     第二卡扣部30    适配卡        31     适配卡末端40    电路板        41     扩充插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的局部立体图。该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包含有一框架10及多个扣具20,该扣具20枢设于该框架10上,该框架10设置于一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内部,用来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多片适配卡30容置于该框架10中,作为适配卡30隔离、保护之用。该框架10至少包含有一对应于适配卡30末端的第一侧壁11及平行于该等适配卡30的第二侧壁12。一电路板40设置于该框架10的底部,该电路板40上具有多个扩充插槽41,以供适配卡30插设于其上,使各适配卡30容置于该框架10所构成的容置区域中,且各适配卡30的末端31接近或接触该第一侧壁11的内侧面,该电路板40可为一计算机主机板,也可为一接口扩充板,以排线与主机板连接,该电路板40及该扩充插槽41为熟悉计算机技术者所熟知的构件,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扣具10分别用来固定适配卡30的其中一个,以勾扣该适配卡30末端31的顶边的方式,形成固定效果,防止在搬运、组装、测试该主机壳体过程中,或在该主机壳-->体受外力撞击、震动时使得适配卡30由扩充插槽41中脱出。为方便说明叙述,以下针对扣具10进行详细说明。该扣具20为一长形板体,具有一身部21,该身部21的二端分别为一第一卡扣部22及一第二卡扣部23,该身部21接近中央位置凸设有一枢接轴211。该第一侧壁11的顶边向外弯折形成有一限位板111,该第一侧壁11与该限位板111弯折交接处设置有一对应于该扣具的开孔111a,该第一侧壁11上设有一枢接孔112(如图4所示)以及第三卡扣部113,该开孔111a、该枢接孔112(如图4所示)及该第三卡扣部113位于同一直线,该直线平行于该扣具10所对应的适配卡30,且该枢接孔112位于该开孔111a及该第三卡扣部113之间。该扣具20以该枢接轴211插设于该第一侧壁11的枢接孔112,该扣具20的身部21穿过该开孔111a,使该第一卡扣部22所在的一端突出该第一侧壁11的顶边,该扣具20可依据一垂直于第一侧壁11的旋转轴向进行旋转,旋转过程中维持靠拢以及平行于该第一侧壁11。图4为该扣具20及该第一侧壁11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一卡扣部22呈一块体,朝向该框架10内侧延伸突出,该第一卡扣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设置于计算机主机机壳内,并与一适配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扣具,为一长形板体,具有一身部,所述身部的二端分别为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卡扣部,所述身部上设有一枢接轴,所述第一卡扣部朝向所述适配卡的一侧延伸突出;及    一侧壁,设置于所述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内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一枢接孔及一第三卡扣部,所述扣具的枢接轴插设于所述枢接孔,且所述扣具枢设于所述侧壁,并依据所述枢接轴相对于所述侧壁旋转,第一卡扣部可勾扣于所述适配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卡扣部及所述第三卡扣部可形成相互卡扣的状态以固定所述扣具,所述扣具固定所述适配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适配卡固定装置,设置于计算机主机机壳内,并与一适配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扣具,为一长形板体,具有一身部,所述身部的二端分别为一第一卡扣部及一第二卡扣部,所述身部上设有一枢接轴,所述第一卡扣部朝向所述适配卡的一侧延伸突出;及一侧壁,设置于所述计算机主机的机壳内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一枢接孔及一第三卡扣部,所述扣具的枢接轴插设于所述枢接孔,且所述扣具枢设于所述侧壁,并依据所述枢接轴相对于所述侧壁旋转,第一卡扣部可勾扣于所述适配卡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卡扣部及所述第三卡扣部可形成相互卡扣的状态以固定所述扣具,所述扣具固定所述适配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