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39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包括油路底板,油路底板的两侧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夹持工位包括并排设置在一侧长边边缘的三个第一液压油缸和并排设置在另一侧长边边缘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一液压油缸上侧均安装有压板,压板相对应处设置有夹持支撑台,油路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冷却阀板底部结构相对应的辅助支撑缸,夹持工位内设置有两个粗定位块,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一液压油缸之间靠近第一粗定位块的位置由左到右依次紧贴排列有辅助支撑缸、中间支撑座和高台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夹快速方便,可以满足冷却阀板正面机加工的需要,提高加工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夹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冷却阀板是新能源汽车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件,其属于薄板类零件,零件结构复杂,镂空比较多,加工过程中产品容易变形,如果采用普通常规的定位方式,则产品容易发生形变,特别是冷却阀板的正面由于孔槽特别多,加工的时候定位十分重要,现有的定位方式会产生尺寸超差,重复性差,加工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批量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装夹快速方便,可以满足冷却阀板正面机加工的需要,提高加工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包括油路底板,所述的油路底板的两侧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所述的夹持工位包括并排设置在一侧长边边缘的三个第一液压油缸和并排设置在另一侧长边边缘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一液压油缸上侧均安装有压板,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一液压油缸的一侧均安装有与压板相对应的夹持支撑台,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与第一液压油缸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冷却阀板底部结构相对应的辅助支撑缸,所述的辅助支撑缸的底部与油路底板内部的油路相连通,上端设置有浮动部,所述的夹持工位的右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块,所述的夹持工位的左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块,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和第二粗定位块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冷却阀板相配的定位槽,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和第一液压油缸之间靠近第一粗定位块的位置由左到右依次紧贴排列有辅助支撑缸、中间支撑座和高台支撑座,其中中间支撑座的上端竖直布置有支撑柱。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支撑缸包括嵌入到油路底板内的缸体,所述的缸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油路底板内部的油路相通的内部通道,所述的浮动部插入到内部通道内进行上下浮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浮动部的上端安装有柱形定位销。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和第二粗定位块的内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缸。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底板的上侧靠近加工位置的地方安装有喷头管。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底板的上侧位于顶角处安装有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粗定位块对冷却阀板进行快速定位,设置有辅助支撑缸和压板,两者一起可以实现对冷却阀板的上下稳定夹紧,由于辅助支撑缸有一定的弹性,在加工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冷却阀板不容易形变,工位的内设置有并排的辅助支撑缸、中间支撑座和高台支撑座,以对应冷却阀板底部特殊的定位位置,保证产品尺寸精度,重复性一致性高,尺寸稳定,方便产品的装夹提高加工效率,双工位加工,加工节拍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支撑缸的半剖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包括油路底板1,所述的油路底板1的两侧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A,所述的夹持工位A包括并排设置在一侧长边边缘的三个第一液压油缸2和并排设置在另一侧长边边缘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3,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上侧均安装有压板4,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的一侧均安装有与压板4相对应的夹持支撑台10,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与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冷却阀板14底部结构相对应的辅助支撑缸11,所述的辅助支撑缸11的底部与油路底板1内部的油路相连通,上端设置有浮动部21,可以上下移动,对冷却阀板14顶住定位,通过5个液压油缸和压板可以保证对冷却阀板14的压紧限位。另外,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右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块7,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左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块6,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7和第二粗定位块6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冷却阀板14相配的定位槽,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靠近第一粗定位块7的位置由左到右依次紧贴排列有辅助支撑缸11、中间支撑座9和高台支撑座8,其中中间支撑座9的上端竖直布置有支撑柱13。所述的油路底板1的上侧位于顶角处安装有吊环15,使用的时候,用液压车将夹具体通过吊环安装在机床上,用螺栓插入夹具的底板安装孔内把底板与机床工作台相连,确认夹具上所有液压油缸动作,各定位销,定位块状态;然后对准第一粗定位块7和第二粗定位块6放入冷却阀板14,使冷却阀板14工艺孔准确放入辅助支撑缸11、中间支撑座9和高台支撑座8,冷却阀板14的3个定位面与辅助支撑缸11以及夹持支撑台10的平面相合;压紧液压油缸2,使冷却阀板14处于装夹稳固状态,刀具开始加工。实施例:所述的辅助支撑缸11包括嵌入到油路底板1内的缸体22,所述的缸体22的内部设置有与油路底板1内部的油路相通的内部通道24,所述的浮动部21插入到内部通道24内进行上下浮动,通过油路底板1内的油路可以将浮动部21顶起来,与冷却阀板14相接触,所述的浮动部21的上端安装有柱形定位销12,与冷却阀板14底部相应的结构相配套。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7和第二粗定位块6的内侧均设置有辅助支撑缸11,这样在冷却阀板14进行粗定位的同时可以对冷却阀板14进行快速定位。所述的油路底板1的上侧靠近加工位置的地方安装有喷头管5,可以在机加工的时候对产品加工位置进行冲洗,避免碎屑的残留,并对刀具进行冷却。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包括油路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底板(1)的两侧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A),所述的夹持工位(A)包括并排设置在一侧长边边缘的三个第一液压油缸(2)和并排设置在另一侧长边边缘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3),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上侧均安装有压板(4),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的一侧均安装有与压板(4)相对应的夹持支撑台(10),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与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冷却阀板(14)底部结构相对应的辅助支撑缸(11),所述的辅助支撑缸(11)的底部与油路底板(1)内部的油路相连通,上端设置有浮动部(21),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右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块(7),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左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块(6),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7)和第二粗定位块(6)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冷却阀板(14)相配的定位槽,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靠近第一粗定位块(7)的位置由左到右依次紧贴排列有辅助支撑缸(11)、中间支撑座(9)和高台支撑座(8),其中中间支撑座(9)的上端竖直布置有支撑柱(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冷却阀板的正面机加工夹具,包括油路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底板(1)的两侧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工位(A),所述的夹持工位(A)包括并排设置在一侧长边边缘的三个第一液压油缸(2)和并排设置在另一侧长边边缘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3),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上侧均安装有压板(4),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的一侧均安装有与压板(4)相对应的夹持支撑台(10),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与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冷却阀板(14)底部结构相对应的辅助支撑缸(11),所述的辅助支撑缸(11)的底部与油路底板(1)内部的油路相连通,上端设置有浮动部(21),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右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粗定位块(7),所述的夹持工位(A)的左端靠近第二液压油缸(3)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粗定位块(6),所述的第一粗定位块(7)和第二粗定位块(6)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冷却阀板(14)相配的定位槽,所述的第二液压油缸(3)和第一液压油缸(2)之间靠近第一粗定位块(7)的位置由左到右依次紧贴排列有辅助支撑缸(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颖袁朝韩建祥牛立志俞红峰杜彪张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