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38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包括:壳体、夹具、夹具固定座、弹性部件、转轴、压块;所述壳体内部构成容纳物体的空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底面;所述夹具固定座设置于弹性部件上端,且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为夹具固定座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弹力;所述夹具设置于夹具固定座内并部分伸出壳体外部;所述转轴贯穿壳体;所述压块设置于转轴上并能随转轴旋转;当转动转轴时,带动压块旋转并下压夹具固定座,随即带动夹具向下位移,夹紧管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夹具开闭速度较慢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管梁夹具
本技术涉及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管梁夹具。
技术介绍
在对管梁进行加工时,会使用到夹具对其进行固定;现有夹具通常是使用螺纹结构夹紧方式,这种夹紧方式不足之处在于,当管梁的加工量较多时,螺纹夹紧结构的夹具开闭速度较慢,无论是让锁紧还是开合都需要转动螺纹结构,不仅浪费时间,并且会使工作人员感到疲劳,影响加工速度,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夹具开闭速度较慢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包括:壳体、夹具、夹具固定座、弹性部件、转轴、压块;所述壳体内部构成容纳物体的空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底面;所述夹具固定座设置于弹性部件上端,且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为夹具固定座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弹力;所述夹具设置于夹具固定座内并部分伸出壳体外部;所述转轴贯穿壳体;所述压块设置于转轴上并能随转轴旋转;当转动转轴时,带动压块旋转并下压夹具固定座,随即带动夹具向下位移,夹紧管梁。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齿槽。优选的,所述夹具固定座的两端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定位槽。优选的,所述夹具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夹具包括:直轴、夹头;所述直轴的一端凸起设置有圆柱,所述圆柱安装于定位槽内部;所述直轴的另一端伸出壳体顶部并且设置有夹头。优选的,所述所述压块上相对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圆角结构。优选的,所述夹具固定座上设置压台;所述压台顶端开设有弧形槽;当转轴带动压块旋转时,压块与压台接触并下压压台,且压块上的圆角结构能卡入弧形槽内。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个把手。优选的,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一个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使用转动把手的操作方式来固定管梁,相较于螺纹夹紧结构,缩短了操作动作的行程,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夹紧动作结束后,由于弹性部件的存在,夹具会自动复位,可快速更换管梁,增加工作效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本技术操作动作简单,传动快速,提升了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工作人员的体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壳体;11、放置槽;111、齿槽;2、底座;21、安装孔;3、夹具;31、直轴;311、圆柱;32、夹头;4、弹性部件;5、转轴;51、把手;6、压块;61、圆角结构;7、压台;71、弧形槽;8、夹具固定座;81、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快速管梁夹具3,包括:壳体1、夹具3、夹具固定座8、弹性部件4、转轴5、压块6;所述壳体1为空心的矩形结构,内部构成容纳物体的空间;所述弹性部件4设置于壳体1底部,在本技术中,弹性部件4优选为弹簧;所述夹具固定座8与弹性部件4的上端固定,在本技术中,壳体1内部底面的上表面与夹具固定座8的下底面均设置有空心圆座,用于放置弹性部件4(弹簧);弹性部件4可以为夹具固定座8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弹力,用于使夹具3在夹持动作结束后自动复位;所述夹具3设置于夹具固定座8上并向上延伸,并部分伸出壳体1上表面,伸出壳体1表面的部分用于夹持管梁;所述转轴5贯穿壳体1,并可在壳体1内部转动;所述压块6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转轴5上,并能随转轴5一同旋转;当转动转轴5时,带动压块6旋转并下压夹具固定座8,随即带动夹具3向下位移,夹持管梁。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底部开设有齿槽111,在本技术中,放置槽11开设于壳体1的顶部,截面呈三角形,用于放置管梁,而下方的齿槽111还可以适配带凸齿的异型管梁,考虑周到;夹具3伸出放置槽11的两旁的壳体1顶面,从上方向下将管梁压紧于放置槽11内。如图2所示:夹具固定座8为矩形板,其左右两端沿边线贯穿开设有矩形的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的左右两侧的槽壁上沿夹具固定座8的轴向方向分别开设有两组定位槽81。如图1-2所示:夹具3设置于放置槽11内;所述夹具3包括:直轴31、夹头32;所述直轴31为圆柱体结构,直轴31的下端沿竖直方向间隔的凸起设置两个圆柱311,所述圆柱311插入定位槽81内部;所述直轴31的上端伸出壳体1顶部并且设置有夹头32,在本技术中,夹头32从直轴31顶端向相对的圆柱311延伸,在夹头32的下端(朝向放置槽11的一端)削切有斜面结构,用于贴合管梁的管壁。如图2所示:所述压块6的两端向外延伸并且设置有圆角结构61,在本技术中压块6的截面形状为类菱形,其左右两端的尖端设置有圆角,夹具固定座8上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固定有一圆柱形的压台7;所述压台7上端面开设有弧形槽71;当转轴5带动压块6旋转时,压块6与压台7接触,并随着压块5的转动逐渐的下压压台7,并且压块6上的圆角结构61能卡入弧形槽71内。转轴5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个把手51,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轴5。所述壳体1下方设置有一个矩形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上四角处开设有安装孔21,用于插入螺栓等固定件与外部工作台固定。接下来介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方法:如图1-2所示,图1中本技术的夹具3呈放松状态,此时压块6水平,不与压台7接触,弹性部件4放松;当使用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把手,带动转轴5旋转,随着压块6的旋转,圆角结构61逐渐沿弧形槽71表面滑动,随即逐渐下压压台7,带动夹具固定座8向下位移,继而带动夹具3向下运动,逐渐靠近放置于放置槽11内的管梁,并最终贴合管梁表面;将压块6旋转90°使其呈竖直状时,弹性部件4被压缩至最大,此时只需继续旋转把手,带动转轴5旋转,使压块6逐渐脱离压台7,弹性部件4复位,将夹具固定座8向上推动,使夹具3远离被夹持的管梁。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夹具、夹具固定座、弹性部件、转轴、压块;所述壳体内部构成容纳物体的空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底面;所述夹具固定座设置于弹性部件上端,且弹性部件可以为夹具固定座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弹力;所述夹具设置于夹具固定座内并部分伸出壳体外部;所述转轴贯穿壳体;所述压块设置于转轴上并能随转轴旋转;当转动转轴时,带动压块旋转并下压夹具固定座,随即带动夹具向下位移,夹紧管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夹具、夹具固定座、弹性部件、转轴、压块;所述壳体内部构成容纳物体的空间;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壳体内部底面;所述夹具固定座设置于弹性部件上端,且弹性部件可以为夹具固定座在竖直方向上提供弹力;所述夹具设置于夹具固定座内并部分伸出壳体外部;所述转轴贯穿壳体;所述压块设置于转轴上并能随转轴旋转;当转动转轴时,带动压块旋转并下压夹具固定座,随即带动夹具向下位移,夹紧管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快速管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固定座的两端贯穿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侧的槽壁上开设有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管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文苟明业黄文军李季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欣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