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套钻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712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套钻孔工装,包括:本体,为多棱柱体形,所述本体设有作业槽,所述作业槽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且所述作业槽具有一开口端;定位件,朝向所述开口端凸设于所述作业槽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侧壁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底部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紧锁部,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紧锁部用于锁紧阀套零件和所述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精简阀套钻孔工装的结构,解决了传统阀套钻孔工装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套钻孔工装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阀套钻孔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阀套时,一般需要在阀套上进行钻孔作业,阀套上设计的孔通常位于其底部和侧壁,其孔设有多个,且孔的中心线要么平行于阀套的主中心线,要么垂直于阀套的主中心线;同时,多个孔之间还有相互位置度的要求。传统加工方法有两种:传统划线钻床打孔和数控加工中心加工。相关技术中,采用划线钻孔,很难保证孔的相互位置度,且钻孔效率低下;采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虽然钻孔精度和效率高,但是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套钻孔工装,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阀套钻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套钻孔工装,包括:本体,为多棱柱体形,所述本体设有作业槽,所述作业槽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且所述作业槽具有一开口端;所述本体具有紧锁部,所述紧锁部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定位件,朝向所述开口端凸设于所述作业槽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侧壁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底部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紧锁件,所述紧锁件与所述紧锁部配合作用,以锁紧阀套零件和所述本体。可选地,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作业槽的底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或者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作业槽的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齐平。可选地,所述侧壁模孔组包括第一侧壁模孔、第二侧壁模孔及第三侧壁模孔;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第三侧壁模孔间隔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面,且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第三侧壁模孔两两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本体的侧壁面。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第三侧壁模孔在同一水平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模孔的轴径和所述第二侧壁模孔的轴径呈直角设置;和/或,所述第三侧壁模孔的轴径与所述第一侧壁模孔和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均呈135°角设置。可选地,所述底部模孔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底部模孔和第二底部模孔;所述第一底部模孔轴径和所述第一侧壁模孔的轴径交汇;所述第二底部模孔的轴径和所述第二侧壁模孔的轴径交汇。可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定位件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作业槽为柱状槽;和/或,所述本体为八棱柱体状。可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取出部,所述取出部贯穿所述作业槽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取出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取出部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定位件上设有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对应所述侧壁模孔组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中,通过优化设置阀套钻孔工装的具体结构,使得工装得以小型化,大大节约了占地使用面积,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定位件和紧锁件分别在本体的轴径方向和垂直该轴径的方向对阀套零件进行定位,确保了阀套零件钻孔的精度和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阀套钻孔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本体210避让结构200定位件310第一侧壁模孔300侧壁模孔组320第二侧壁模孔400底部模孔组330第三侧壁模孔110作业槽410第一底部模孔120紧锁部420第二底部模孔130取出部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套钻孔工装,包括:本体100,为多棱柱体形,所述本体100设有作业槽110,所述作业槽110与所述本体100同轴径,且所述作业槽110具有一开口端;所述本体100具有紧锁部120,所述紧锁部120贯穿所述作业槽110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100;定位件200,朝向所述开口端凸设于所述作业槽110的底部,所述定位件200与所述本体100同轴径;侧壁模孔组300,贯穿所述作业槽110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100;底部模孔组400,贯穿所述作业槽110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100;紧锁件(图中未画出),所述紧锁件与所述紧锁部120配合作用,以锁紧阀套零件和所述本体100。本实施例中,为确保钻孔作业中的精度的要求,将所述本体100设置为多棱柱体形。例如但不限于,为了节约加工成本,所述本体100可以为六棱柱体形。为了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能,以规避尖锐棱边对作业人员或阀套零件的表面造成的机械性损害,将所述本体100设置为八棱柱体形。为了实现对阀套零件在沿垂直所述本体100的轴径的方向上的位置限定,设置了定位件200。所述定位件200凸设于所述作业槽110的底部,且所述定位件200容置于所述作业槽110内。所述定位件200用于限定阀套零件在垂直所述本体100的轴径方向上的移动。为了实现对阀门零件的精准钻孔,还设置了侧壁模孔组300和底部模孔组400。所述侧壁模孔组300用于精准对阀套零件的横向进行钻孔,所述底部模孔组400用于精准对阀套零件的纵向进行钻孔;以保证阀套零件上的钻模孔的相互位置度。为了实现对阀套零件在所述本体100的轴径方向上的位置限定,还在所述本体100上设置了紧锁部120。所述紧锁部120横向贯穿所述作业槽110的侧壁,插入所述紧锁件时,所述紧锁件抵接阀套零件的侧壁,从而限定阀套零件在沿所述本体100的轴径方向上的移动。例如但不限于,所述紧锁件为螺钉,所述紧锁部120为紧锁孔,所述紧锁件与所述紧锁孔相适配。这样,分别在所述本体100的轴径方向和垂直该轴径的方向对阀套零件进行定位,确保了阀套零件钻孔的精度和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同时,由于整个装置结构精简,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对阀套零件加工模孔的成本。由上,本专利技术阀套钻孔工装的作业机理如下:首先将粗加工的阀套零件套入所述作业槽110内,此时,所述定位件200插入粗加工的阀套零件的容置腔体内,形成第一自由度上的位置限定;然后将所述紧锁件插入所述紧锁部120,以使所述紧锁件的一端抵接阀套零件的外侧壁,从而实现对阀套零件的第二自由度上的位置限定;最后进行将钻孔机一一对准所述侧壁模孔组300和所述底部模孔组400进行钻孔作业即可。可选地,为了实现定位的精度,所述定位件200远离所述作业槽110的底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或者所述定位件200远离所述作业槽110的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套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为多棱柱体形,所述本体设有作业槽,所述作业槽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且所述作业槽具有一开口端;所述本体具有紧锁部,所述紧锁部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n定位件,朝向所述开口端凸设于所述作业槽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本体同轴径;/n侧壁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n底部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n紧锁件,所述紧锁件与所述紧锁部配合作用,以锁紧阀套零件和所述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套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为多棱柱体形,所述本体设有作业槽,所述作业槽与所述本体同轴径,且所述作业槽具有一开口端;所述本体具有紧锁部,所述紧锁部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
定位件,朝向所述开口端凸设于所述作业槽的底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本体同轴径;
侧壁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侧壁设于所述本体;
底部模孔组,贯穿所述作业槽的底部设于所述本体;
紧锁件,所述紧锁件与所述紧锁部配合作用,以锁紧阀套零件和所述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套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作业槽的底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或者所述定位件远离所述作业槽的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齐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套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模孔组包括第一侧壁模孔、第二侧壁模孔及第三侧壁模孔;
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第三侧壁模孔间隔设于所述本体的侧壁面,且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第三侧壁模孔两两之间至少间隔一个所述本体的侧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套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模孔、所述第二侧壁模孔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元文李季东苟明业黄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欣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