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37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包括:真空箱,真空箱内用于容纳换热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冷凝部件包括冷凝腔和分离部,分离部位于冷凝腔内;分离部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真空泵,真空泵的进口与排出口连通。使用本换热器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换热器的烘干除油方式的除油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空调的管翅式换热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挥发油,在焊接前需进行除油除水式烘干,防止出现蚁巢腐蚀,同时需进行检漏以防止系统泄漏。通常采用燃气燃烧或红外加热的方式对换热器进行烘干,再采用充氮气的检漏设备或充压缩空气和氦气的检漏设备进行系统检漏。上述烘干、检漏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污染环境:挥发油在高温烘干下会裂解产生大量的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且将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如果增加VOC尾气处理装置来对笨、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又会增加生产运行成本。2、燃烧效率低:挥发油的沸点为170℃,常规烘干机需要加热至140~180℃或更高,导致能耗较大;且排放的尾气会带走较多的热量,造成能量浪费,热效率低,生产成本高。3、烘干质量差:当烘干机温度过高时,换热器铜管容易发生氧化变色,或上下排铜管出现色差,影响外观和换热性能;当烘干机温度过低时,容易导致铜管内部油分不能有效烘干,造成蚁巢腐蚀隐患。4、烘干和氦检为两个独立的工序,需要依次分别进行,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换热器的烘干除油方式的除油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包括:真空箱,真空箱内用于容纳换热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冷凝部件包括冷凝腔和分离部,分离部位于冷凝腔内;分离部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真空泵,真空泵的进口与排出口连通。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换热器的出口和进入口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和/或,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与第一开口和进入口连通,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开关。进一步地,分离部为管状,分离部的管腔形成分离腔,分离部的两个管口分别形成进入口和排出口。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排液管,排液管与分离腔连通;收集部,收集部具有收集腔,排液管的出口与收集腔连通。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进口与真空泵的出口连通,以使真空泵内的气体经过排气管排出。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加热部件,加热部件设置在真空箱内;其中,加热部件为多个,多个加热部件分为多组,多组加热部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各组加热部件包括多个加热部件,各组加热部件的多个加热部件绕真空箱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五管道,第五管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可通断地连接,以向换热器内通入压缩空气;第一压力计,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并位于第一开关和换热器的出口之间的管段上。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六管道,第六管道的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可通断地连接,以向换热器内通入氦气;氦气检测部,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二开口,氦气检测部的进口与第二开口可通断地连接,以收集真空箱内的氦气,根据氦气检测部所收集的氦气量来判断换热器是否存在泄漏。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回收部,回收部具有回收腔;第八管道,第八管道的两个管口分别与回收腔和换热器的出口连通,以使从换热器的出口流出的氦气进入回收腔内;第八管道上设置有第六开关。进一步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九管道,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三开口,第九管道的一个管口与第三开口连通;第二压力计,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第九管道上,以检测真空箱的腔体内的真空度;第二压力计与第三开口之间的管段可通断地设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热器检测设备包括真空箱、冷凝部件和真空泵,将换热器设置在真空箱内,真空箱具有与真空箱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包括冷凝腔和分离部,分离部位于冷凝腔内,以对位于冷凝腔内的分离部进行冷凝作用;分离部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真空泵的进口与排出口连通;具体实施过程中,使换热器的出口和第一开口均与进入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以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使换热器内的油气混合物经过换热器的出口和进入口流入分离腔内,同时使真空箱的腔体内的油气混合物经过第一开口和进入口流入分离腔内;进入分离腔内的油气混合物在冷凝作用下,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汽冷凝形成液体,这样,可以对冷凝后的油液进行收集,这种对换热器内外的除油方式,可以有效保证对换热器内外的除油效果,进而实现良好的除油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换热器的烘干除油方式的除油效果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器检测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真空箱;20、冷凝部件;21、冷凝腔;22、分离部;23、第三管道;24、第四管道;30、真空泵;31、排气管;32、排液管;33、收集部;41、第一管道;411、第一开关;42、第二管道;421、第二开关;44、第五管道;441、第三开关;45、第六管道;451、第四开关;46、第七管道;461、第五开关;47、第八管道;471、第六开关;48、第九管道;481、第七开关;50、加热部件;61、第一压力计;62、氦气检测部;63、氦气罐;64、回收部;65、第二压力计;71、第一连接管;72、第二连接管;73、第三连接管;74、第一接头;75、第二接头;200、换热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请参考图1,换热器检测设备包括真空箱10、冷凝部件20和真空泵30,真空箱10内用于容纳换热器200,真空箱10具有与真空箱10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冷凝部件20包括冷凝腔21和分离部22,分离部22位于冷凝腔21内;分离部22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进入口和排出口均与分离腔连通;换热器200的出口和第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真空箱(10),所述真空箱(10)内用于容纳换热器(200),所述真空箱(10)具有与所述真空箱(10)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n冷凝部件(20),所述冷凝部件(20)包括冷凝腔(21)和分离部(22),所述分离部(22)位于所述冷凝腔(21)内;所述分离部(22)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所述进入口和所述排出口均与所述分离腔连通;所述换热器(20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均与所述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n真空泵(30),所述真空泵(30)的进口与所述排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箱(10),所述真空箱(10)内用于容纳换热器(200),所述真空箱(10)具有与所述真空箱(10)的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
冷凝部件(20),所述冷凝部件(20)包括冷凝腔(21)和分离部(22),所述分离部(22)位于所述冷凝腔(21)内;所述分离部(22)具有分离腔、进入口和排出口,所述进入口和所述排出口均与所述分离腔连通;所述换热器(200)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均与所述进入口可通断地连接;
真空泵(30),所述真空泵(30)的进口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
第一管道(41),所述第一管道(41)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器(200)的出口和所述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411);和/或
第二管道(42),所述第二管道(42)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进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4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部(22)为管状,所述分离部(22)的管腔形成所述分离腔,所述分离部(22)的两个管口分别形成所述进入口和所述排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
排液管(32),所述排液管(32)与所述分离腔连通;
收集部(33),所述收集部(33)具有收集腔,所述排液管(32)的出口与所述收集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
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的进口与所述真空泵(30)的出口连通,以使所述真空泵(30)内的气体经过所述排气管(31)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检测设备还包括:
加热部件(50),所述加热部件(50)设置在所述真空箱(10)内;
其中,所述加热部件(50)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部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涛文辉眭敏杨玉丽蔡联君张国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