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73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包括主壳体、旋转体;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至少一个测试通道;旋转体设置于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旋转体内设置有轴向的进/排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气路通道;进/排气通道的一端具有进/排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气路通道的一端具有与进/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另一端具有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二连接口;还包括密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用于对非密封品或密封品进行气密性测试,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和测试精度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方法和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元器件、如晶振、芯片等的小型化,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就需要更小的测试内容积来提高测试的感度和精度,达到理想的测试效果。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10334704.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差压式气密性测试仪及测试方法,差压式气密性测试仪包括气源接口、充/吸气阀、泄气阀、第一保压阀、第二保压阀、差压传感器、第一分压阀、第二分压阀、被测物接口、基准物接口、第一分压罐及第二分压罐;气源接口连接充/吸气阀,充/吸气阀的出气端分别连接第一保压阀、第二保压阀及泄气阀;第一保压阀连接被测物接口;第二保压阀连接基准物接口;差压传感器一端连接在第一保压阀与被测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保压阀与基准物接口之间;第一分压阀的一端连接在第一保压阀与被测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一分压罐;第二分压阀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保压阀与基准物接口之间,另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罐。这种结构的测试气路存在结构复杂、加工难、装配难、内容腔体积大的缺点,导致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满足更高的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该装置用于对非密封品或密封品进行气密性测试,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及装配方便和测试精度好的特点;进一步地,它尤其易于加工成超小内容腔的测试气路结构,满足超小密封品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进一步地,它能够满足非密封品的气密性测试要求和批量化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测试精度好、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加工方便及装配简单的特点,解决了壳体内部的容纳腔室、气路、密封槽的加工及密封件的装配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旋转体;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至少一个测试通道;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旋转体内设置有轴向的进/排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气路通道;所述进/排气通道的一端具有进/排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气路通道的一端具有与进/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另一端具有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二连接口;还包括密封结构;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其另一端口用于与待测产品之间形成密封的气密性测试通道。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或者是,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的密封连接头,所述密封连接头具有第一密封接口和第二密封接口,所述第一密封接口与所述测试通道的远离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接口用于与待测产品的进/排气口密封连接;当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时,其另一端口通过密封连接头与待测产品导通形成所述气密性测试通道;所述待测产品为非密封品。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的测试夹具,所述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夹具本体,所述测试夹具本体上设置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与所述测试通道相导通;当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时,其另一端口与用于放置待测产品的测试腔导通形成所述气密性测试通道;所述待测产品为密封品。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一个所述进/排气通道;所述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均匀设有N个所述气路通道,N≥2;每相邻的两个气路通道之间形成夹角a,a=360°/N;所述气路通道的数量与所述测试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且一一对应设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两组以上的测试气路结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由气路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组成;测试气路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测试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测试方式二:所有测试气路结构中,一组测试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测试方式三:所有测试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两组以上的测试气路结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由气路通道、测试通道、密封连接头组成;测试气路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另一组用于测试标准非密封品,两组测试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测试方式二:所有测试气路结构中,一组测试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非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测试方式三:所有测试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组测试气路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差传感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的进/排气口连接的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为抽真空装置或充/吸气加压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各分壳体之间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室的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所述旋转体的形状为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旋转体;/n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至少一个测试通道;/n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旋转体内设置有轴向的进/排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气路通道;所述进/排气通道的一端具有进/排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气路通道的一端具有与进/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另一端具有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二连接口;/n还包括密封结构;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其另一端口用于与待测产品之间形成密封的气密性测试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旋转体;
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室,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室相导通的至少一个测试通道;
所述旋转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旋转体与主壳体之间可相对旋转;所述旋转体内设置有轴向的进/排气通道以及至少一个气路通道;所述进/排气通道的一端具有进/排气口,其另一端封闭;所述气路通道的一端具有与进/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连接口,另一端具有与容纳腔室连通的第二连接口;
还包括密封结构;在旋转体相对主壳体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过程中,气密性测试结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条件一: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对接连通、且它们之间的连接处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密封,使得进/排气通道、气路通道、测试通道依次导通形成密封的充/吸气通道;条件二: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与测试通道错位断开,且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其另一端口用于与待测产品之间形成密封的气密性测试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通道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的第一密封圈;
或者是,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套接于旋转体外周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通孔与所述气路通道的第二连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的密封连接头,所述密封连接头具有第一密封接口和第二密封接口,所述第一密封接口与所述测试通道的远离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接口用于与待测产品的进/排气口密封连接;当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时,其另一端口通过密封连接头与待测产品导通形成所述气密性测试通道;所述待测产品为非密封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测试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的测试夹具,所述测试夹具包括测试夹具本体,所述测试夹具本体上设置有测试腔,所述测试腔与所述测试通道相导通;当测试通道的一端口被封闭时,其另一端口与用于放置待测产品的测试腔导通形成所述气密性测试通道;所述待测产品为密封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腔的邻近容纳腔室一侧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还包括自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向外延伸出的转轴;所述主壳体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旋转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中心沿轴向设置有一个所述进/排气通道;所述旋转体的同一径向平面上沿径向均匀设有N个所述气路通道,N≥2;每相邻的两个气路通道之间形成夹角a,a=360°/N;所述气路通道的数量与所述测试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且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两组以上的测试气路结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由气路通道、测试通道、测试腔组成;测试气路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另一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两组测试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测试气路结构中,一组测试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测试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两组以上的测试气路结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由气路通道、测试通道、密封连接头组成;
测试气路结构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一:每两组所述测试气路结构并联使用,其中,一组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另一组用于测试标准非密封品,两组测试气路结构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差对比气路;
测试方式二:所有测试气路结构中,一组测试气路结构用于测试标准非密封品,剩余的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测试方式三:所有测试气路结构分别用于测试待测非密封品;各组气路结构中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气密性测试通道中气压的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测试气路结构的压力传感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压差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进/排气通道的进/排气口连接的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为抽真空装置或充/吸气加压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分体式结构,它包括两个以上的分壳体,各分壳体之间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形状为圆形,与之对应,所述旋转体的形状为圆形。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捷式轴向充气密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单非密封品测试步骤:
1-1)准备步骤:将待测非密封品通过密封连接头与测试通道密封连接,将气源装置与进/排气通道的进/排气口连接;
1-2)充/吸气步骤;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德志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阿普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