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675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16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铜颗粒4‑6份,沸石1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0℃‑270℃,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锦纶弹力丝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抗菌织物不仅环保,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抗菌锦纶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也将成为我国目前功能纺织品研究和发展的一大方向。获得抗菌织物主要通过生产抗菌纤维和织物抗菌后整理两个途径来实现。抗菌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共混纺丝法、后整理法、接枝法、在位生成法等,抗菌后整理主要有浸渍法、表面涂层法、树脂整理法、微胶囊法四种。目前市面上的抗菌锦纶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在锦纶表面涂覆抗菌材料。这种生产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开始时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洗涤过程中,被涂覆在织物表面的抗菌材料会逐渐脱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2、采用抗菌材料与锦纶切片混合融熔,纺制成抗菌锦纶纤维。这种生产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抗菌材料的颗粒较细,影响锦纶长丝的优良性能,导致纺织性能较差,尤其不能满足高速纺的需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性能更佳的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得的抗菌锦纶弹力丝抗菌效果好,能够满足高速纺丝的需求,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16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铜颗粒4-6份,沸石1份。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0℃-270℃,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所述的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小于0.78微米。所述的PA6切片为粘度2.5-3.2dl/g的纺丝级锦纶切片。所述的共混纺丝的纺丝卷绕速度控制在4000~4100mΠmin,既可满足POY物理指标的要求,又可保证抗菌纤维的可纺性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组成的抗菌剂,抗菌效果显著,制成的抗菌锦纶弹力丝性能优越,可纺性高,使用其支撑的纺织品使用效果更佳,实用性更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16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铜颗粒4-6份,沸石1份。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0℃-270℃,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所述的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小于0.78微米。所述的PA6切片为粘度2.5-3.2dl/g的纺丝级锦纶切片。所述的共混纺丝的纺丝卷绕速度控制在4000~4100mΠmin,既可满足POY物理指标的要求,又可保证抗菌纤维的可纺性要求。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抗菌剂为沸石作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经分散处理;铜是人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分,如铜蓝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许多关键的酶,需要铜的参与和活化,对机体的代谢过程产生作用,促进人体的许多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微量的铜,会对生命产生至关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例如:它有助于提供机体生物化学过程所需的能量;帮助形成血液中的血红素,影响皮肤色素的形成;促进在骨胶原及弹性蛋白中形成交联,保持和恢复结缔组织;参与葡萄糖和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影响头发、皮肤、骨骼、大脑的发育,以及心脏、肝脏、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长期以来人们得出这样的经验,配戴铜具有治疗关节炎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金属铜具表面的铜原子与人体皮肤分泌出的汗水作用释放出铜离子,而铜离子穿透过皮肤而被人体吸收的结果。而本抗菌锦纶弹力丝就具备此功效,而且纳米二氧化钛的效果也很好,并且还能促进纤维的可纺性,满足高速纺丝需求。本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抗菌纤维的抗菌性和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测试,抗菌性检测结果:PA6抗菌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达到99%以上;安全性检测结果为,抗菌纤维织物对皮肤无刺激性、无毒性。实施例1: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纳米铜颗粒4份,沸石1份。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0℃,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实施例2: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60份,纳米二氧化钛10份,纳米铜颗粒6份,沸石1份。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70℃,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实施例3: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40份,纳米二氧化钛9份,纳米铜颗粒5份,沸石1份。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1℃,压力16MPa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共混纺丝,经过上油卷绕,平衡拉伸,制成抗菌锦纶弹力丝。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16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铜颗粒4-6份,沸石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PA6切片120-160份,纳米二氧化钛8-10份,纳米铜颗粒4-6份,沸石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锦纶弹力丝,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一半的PA6切片、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铜颗粒、沸石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共混造粒,制得锦纶母粒;然后将锦纶母粒与剩余的锦纶在混合机内充分混合后干燥,将含有水分小于600μg/g的切片在温度260℃-270℃,压力16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杨吉祖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安海顺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